404 Not Found |
|
首页 | 时政 | 财经 | 改革开放三十年 | 综合 | 长三角 | 港澳台 | 评论 | 人事 | 深度 | 图片 | 人物 | 看中国 | 探索 | 网记 | ||
404 Not Found |
公费、医保、自费 三类不同患者的医改心愿
2008年07月01日 09:40:55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
(资料图片) 【时事热词:医疗改革】 法人制改革:公立医疗机构改革的方向 “以药养医”刺痛医药圈 医改触动药企神经 “公费的、医保的、自费的?”大凡去医院的患者都会被挂号员这样询问。挂号员也据此以不同颜色的处方笺,区分身份不同的三类患者,即公费医疗、医疗保险、自费医疗者。 时政导读 党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 [风疾雨骤旗更红][风雨砥砺坚强伟大的党] [共产党员要为党分忧][热烈庆祝建党87周年] · 党建:胡锦涛对当前党的建设工作提出3点要求 · 高层:习近平出席中组部表彰仪式李克强在冀考察 · 政务:统计局表示CPI涨幅仍在高位 房价继续上涨 · 虎照:官员承认专家鉴定不严谨损害陕声誉启示 · 奥运:地铁未添堵 上班族很少被安检禁气球广告 记者在近日采访中发现,三类患者的就医心态迥然不同,他们对医疗体制改革的敏感度也有天壤之别。而造成差异的根源在于现行的三类不同的“买单人”制度——公费医疗、医疗保险、自费医疗劳保医疗制度。 公费医疗患者:不问药价、只选最好 “每月900多元的药费,但报销药费后,自己掏钱很少,我不太关心医改方案。”在北京朝阳医院取药的患者张淑珍告诉记者。 张淑珍是北京市朝阳区黄胄实验小学的一名退休教师。黄胄实验小学属朝阳区事业单位,老师们的医疗费用都在公费医疗报销范畴内。 “不问药价、只选最好”的底气源于患者公费医疗的“身份”。按照这一制度,国家机关、全民所有制事业单位的在编人员和离退休人员、高校学生等人群的医疗经费,按规定范围和比例进行实报实销。原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从未对外公布全国参加公费医疗的人数,记者了解到除太原、辽阳等部分地市公务员、事业单位人员已被纳入医保体系外,中央部委、直辖市、省级机关和事业单位人员全在公费医疗之例。 在黄胄实验小学的公费医疗报销协议上,记者见到了报销的条款:公费医疗患者门诊费3000元以上,自负5%;3000元以下,自负10%。住院费1000元以上,自负3%;1000元以下,自负5%。特殊检查费用200元以上,自负10%。 “报销完后,我一月只付150多元。”张淑珍坦言,就自己每月2000多元退休金而言,150多元的医药费可以承担。“但如果没了公费医疗,我们这些老年患者真吃不消。” 医保患者:报销比例少、限制多 医保患者就没那么幸运了,受起付线标准、报销比例等条件限制,他们的就医状态与公费医疗患者有天壤之别。医保患者指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农民工医疗保险的人员。 孟先生是北京某事业单位的退休职工,他说,单位将退休人员全转为医保,报销比例大大下降了,报销种类也有了限制,“现在看病开药,心里总得盘算一番。” 与公费医疗实报实销不同的是,医保制度受起付线、封顶线的约束,采取统账结合的形式,将患者报销分为医疗保险统筹基金和个人账户支付两种模式。报销起付线以下的费用从个人账户中划去,而超出起付线至封顶线之间的费用则由统筹基金支付。 记者从《北京市基本医疗保险规定》了解到,门诊报销起付线为2000元,封顶线为2万元,个人需支付50%。住院起付线为1300元、封顶线为7万元,一、二、三级医院的个人报销比例有15%、10%、8%等档次。显然,与黄胄实验小学公费医疗报销协议上的报销比例相比,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报销条款没那么“实惠”。 除了报销比例外,医保还设定了一定的门槛。 孟先生说,一些新出的药物、治疗技术没纳入医保的报销范畴,“有些新药的疗效比传统药要好,但医保只能保障最基本的治疗,对治疗效果则得看个人经济条件来负担新药费用。” 在北京市宣武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记者遇到带着一家三口前来注射甲乙肝疫苗的姚先生。他和爱人都参加了基本医疗保险,到医院后才知道,医疗机构没有注射甲乙肝疫苗的职能,而且预防性疫苗不能报销。“一针双福立适联合疫苗199元,一般注射三针才有效,加上我们的体检费用近3000元。”他反问记者,这种预防性的医疗费用,为什么不列入医疗保险的报销范畴。 对于流动性强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患者,医保制度显得有些力不从心。“我儿子摔了,半夜送医院,医生说要动手术,但必须先交钱,不交钱就不给做。”回想起儿子看病时的情景,甘肃农户王大妈满腹苦水。她说,尽管现在有农村合作医疗保障,自己可少负担一些医疗费,但因合作医疗是一年一报,一旦遇到严重疾病、一时凑不足钱,也只能拖着。 患者们告诉记者,听说医改方案今年将出台,他们都希望“提高报销比例、减少限制条件、降低付费比例”。 自费患者:一台手术等一两个月 记者在北京、山西采访中发现,公费医疗、医保制度覆盖了城市职工和居民,可在大城市的大医院里,流动人口占自费患者的大部分。他们就医的共同感受是——大城市求医太难了。 一大早,从新疆来的林先生就带着女儿守在北京市宣武医院神经外科候诊处。“来北京一月多了,现在才诊断出孩子的病。”他说,自己排队挂号、诊断病症就花了三周的时间。“诊断后还要等着手术,医生说可能一两个月后才行。” “我们希望政府能降低医疗费用。”周先生是北京一家证券公司的总经理,常带孩子到北京儿童医院看病。“虽说为孩子看病,父母亲不在乎钱,但医疗费用太高了。”他告诉记者,女儿被诊断出患急性扁桃体炎,一次医药费就超过了2000元,这些费用全要自己掏。(记者:曾亮亮 刘翔霄 实习生:宋燕) 新医改方案分娩前奏:推进医保体系建设被视作根本 在外界长久的猜测和揣摩之中,新医改方案终于迎来了第一批“普通读者”。4月中旬,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座谈会。分别由医药行业人士、其他群众代表参加的两场座谈会,主要讨论了《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征求意见稿)》。中南海再次敞开大门,听取来自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声音。 《瞭望》文章:对医改的合理预期 新一轮医改将致力于提高人民健康水平,这让代涛感觉:“医改,方向正确,道路艰难。” 代涛是中国医学科学院卫生政策与管理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他去年为《瞭望》新闻周刊勾勒的新医改方案脉络,受到社会不少关注。 >>>>更多内容请关注时政频道<<<<
来源:
新华网
作者:
编辑:
谢旭
|
404 Not Fou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