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
|
首页 | 时政 | 财经 | 改革开放三十年 | 综合 | 长三角 | 港澳台 | 评论 | 人事 | 深度 | 图片 | 人物 | 看中国 | 探索 | 网记 | ||
404 Not Found |
高油价使世界经济衰退 中国应开始第4次技术革命
2008年07月04日 12:32:25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
新华网专稿:体制上的优势,使美国在国际市场上过度透支信用,过度消费世界资源,特别是石油。美元是国际石油市场的结算货币,因此美国具有消费世界石油资源的特权。当石油市场出现供不应求局面时,美国就会印刷更多的美元用于购买石油,由于石油的供给速度永远也赶不上美元的印刷速度,因此以美元计价的石油价格就会飙涨,进而带动天然气、煤炭价格大幅上涨。油价高企又吸引大量农民改种能源作物,粮食种植面积减少,又导致其它农产品价格飞涨。这一系列连锁反应,其根源都与石油供应不足有关。 6月29日,第19届世界石油大会在西班牙首都马德里开幕。与一周前在沙特吉达举行的国际石油会议一样,此次会议的焦点仍是如何控制飞涨的国际油价。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就在会议举行期间,7月2日,纽约、伦敦两地油价双双冲破每桶144美元,创出历史新高。显然,市场对此次石油大会的效果并不抱什么希望。 市场是对的。像世界石油大会这样的非政府、非盈利的国际石油论坛组织,很难对高油价问题提供实质性帮助。当今世界仍处于无政府状态,真正意义上的全球治理远未实现,因此,在立场迥异、利益相互对立的产油国和消费国之间,在石油公司和各国政府之间,达成油价控制协议的机会微乎其微。 那么,究竟谁能决定油价的走向呢?我认为,发挥基本影响的仍是两大因素:一是供求关系,二是国际金融体系。 从本质上讲,高油价是供求失衡的结果。虽然有观点认为,投机资金才是油价飞涨的元凶,但投机的基础是供求关系,如果没有供不应求的客观现实和远景预期,投机资金也就无从炒作。 世界经济衰退难免 过去20年,世界人口增长了14亿,越来越多的人由农村走向城市,越来越多的人开上了小汽车,坐着飞机在全世界旅游。人口增加、生活水平提高,不可避免地带来能源消费的增加,可是石油作为不可再生资源,其储量、产量都是有限的,不可能随着人口增长无限制提高。再加上经济全球化带来生产效率提高,极大地刺激了全球能源消费,导致石油供求日益失衡。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报告,过去5年,全球经济增长速度每年都超过4%,形成了过去30年世界经济最长的一轮经济扩张周期。经济的高速发展,使能源消耗速度超过了能源供给。这种供求关系的改变,就是国际油价不断上涨的基本面。 同时,国际金融体系的固有弊端也对高油价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上世纪70年代,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美元与黄金脱钩,从那时起,世界进入了“自由印钞时代”。虽然过去30多年的实践证明,货币摆脱黄金的束缚,有利于世界经济的发展,但是,它同时也埋下了货币信用无限扩张的隐患。美元本位的国际货币体系意味着,只要美国把纸印成美元,就可以用它在国际市场上购买任何资源和商品。这种体制上的优势,使美国在国际市场上过度透支信用,过度消费世界资源,特别是石油。美元是国际石油市场的结算货币,因此美国具有消费世界石油资源的特权。当石油市场出现供不应求局面时,美国就会印刷更多的美元用于购买石油,由于石油的供给速度永远也赶不上美元的印刷速度,因此以美元计价的石油价格就会飙涨,进而带动天然气、煤炭价格大幅上涨。油价高企又吸引大量农民改种能源作物,粮食种植面积减少,又导致其它农产品价格飞涨。这一系列连锁反应,其根源都与石油供应不足有关。 如果以上论述成立,世界经济的前景显然是灰暗的。当前国际市场上出现的油价、粮价暴涨,通货膨胀等现象,从根源上说,都是以石油为代表的不可再生资源满足不了人类发展的需要造成的。这意味着世界经济已经撞上了能源天花板,除非有新技术、新能源的大范围开发和利用,否则,世界经济将不可避免地陷入衰退。 按照马尔萨斯的理论,当资源(马尔萨斯指的资源主要指土地)供给赶不上人口增长时,就会出现罪恶(战争、瘟疫、饥荒等)消灭人口,直到经济重新达到平衡。人类历史的多数时期,正是在这种怪圈中往复循环。当前世界面临的能源困境与马尔萨斯怪圈类似,如果人类拿不出办法突破能源瓶颈,就只能通过衰退甚至战争来消灭刚性需求。 中国应成为第四次技术革命领跑者 根本的解决之道是开始第四次技术革命,开发新技术、新能源,摆脱对传统化石能源的依赖。按照一般的说法,人类历史上发生过三次技术革命。第一次是以蒸汽机的发明与使用为标志的工业革命;第二次是以电力的发明和化石能源大规模使用为标志的重工业革命;第三次是以计算机等高技术发展为标志的信息革命。这三次革命,都曾使人类突破马尔萨斯怪圈,通过技术创新发展生产力,满足人口增长带来的物质需要。而目前,高油价时代的来临,为新技术、新能源的研发和推广创造了条件,以新能源技术为代表的第四次技术革命必将出现。 对中国而言,只有成为第四次技术革命的领跑者,才有机会突破能源瓶颈,摆脱受制于人的局面。 放眼历史,前三次技术革命都发生在世界领先国家,中国要有雄心壮志,在人类第四次技术革命中占据一席之地。在这方面,中国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一是中国石油、天然气严重依赖进口,具有开发替代能源的强烈经济愿望;二是中国的巨大市场,为研发新技术、新能源的公司提供了广阔的获利空间;三是中国国内目前面临流动性过剩,可以利用这一契机,为新技术、新能源的开发提供巨额资金支持;四是中国的科研体系比较完备,如果能和企业进行有效结合,可以为新技术、新能源开发提供强大的技术和人才保障。这些条件,完全有可能让中国成为产生技术突破的国家。 作为正在崛起的大国,中国要满足13亿人日益增长的物质需要,就必须有稳定的能源供应。因此,全力开发新技术、新能源,对中国不是该不该做的问题,而是必须做好的问题。目前,对中国最重要的,就是要为新技术、新能源的开发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保护知识产权,鼓励创新,引导人才、资本向节能技术、新能源领域流动。今年4月1日,修订后的《节约能源法》正式施行。这是党和政府高度重视节能问题的体现。下一步,我们还应进一步制定保护、引导新技术、新能源开发的能源法案,进一步完善资本市场,为环保、节能、新能源企业创造便利的融资条件。 同时,我们也应清醒地认识到,新技术、新能源的应用需要较长的时间和巨额投入,并不能从根本上阻止眼前的世界性衰退。我们必须积极采取措施,应对当前的难关。对内,一方面要进一步节能挖潜,减少浪费,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另一方面,应逐步调整产业结构,淘汰、限制高耗能产业的发展。对外,我们一方面要加紧实施走出去战略,确保油源的稳定供应;另一方面,应加强国际合作,特别是与日本等东亚国家和地区的合作,共同制定能源政策,共享节能技术。东亚国家普遍贫油,日本更是一滴油不产的国家,可日本的石油消费量却长期位居世界前三位。因此,日本的能源供应面临着比中国更严峻的局面。在这方面,世界石油消费第二大国和第三大国,完全可以携起手来,共同寻求能源对策,通过整个东亚的团结,影响国际能源市场走向。 来源:
新华网
作者:
窦含章
编辑:
陈新科
|
404 Not Fou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