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灯塔、三教庙、八里桥、李卓吾墓、通运桥……一幕幕逼真的画面,把京杭大运河从南至北的漕运景观呈现在人们眼前。这是浙江大学教授潘志庚运用虚拟展示技术为正在申遗的大运河制作的宣传片。昨天,第三届世界遗产论坛在宁召开,数字化技术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运用引发了与会专家学者的强烈兴趣。
数字化技术服务申遗
所谓数字化遗产,是指运用数字图像技术、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多媒体、宽带网络等先进的信息技术,对文化遗产的文化内涵进行数字化保存、重现,以实现信息查询、管理和反复使用等功能。潘志庚认为,在文化遗产前期的申报工作和后期的宣传保护中,“可以记录下文化遗产前世今生”的数字化技术,正在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据潘志庚教授介绍,这部京杭大运河宣传片采用多媒体、人机交互、Web3D等多种技术,逼真再现了当年的漕运景象。除了漕运景观文化的展示外,运河沿途的民俗文化、地名域名文化和码头文化也都被生动地呈现出来。由于加入了互动体验技术,人们还可以在运河上虚拟驾驶,实现身临其境的场景漫游。
“目前关于大运河的资料很多,但很零散,需要一个很好的平台把运河的历史文化及所包含的工程技术展示出来。”潘志庚说,“这部几分钟的宣传片把大运河1700多公里的文化内涵一网打尽,让人真切感受大运河当年的盛景。这就是数字化的魅力。”
南京数字化保护进入应用阶段
2000年,敦煌莫高窟与美国梅隆基金会决定共同建立“数字化虚拟洞窟”,由此开创中国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的先例。如今,人们只要登录敦煌网,就能在“数字化莫高窟”的虚拟漫游中,欣赏那些历经千年风雨的绝世壁画。武汉大学旅游规划设计研究院教授张薇认为,数字化保护建立的虚拟平台为文化遗产撑起了一把“保护伞”,这种更便捷低廉的旅游模式,可以大大减少实地旅游对古老遗产的破坏。
在南京,正在兴建的明孝陵博物馆新馆就使用了大量高科技元素来丰富
展陈手段,其中,采用最新技术打造的360°环幕影院,可以让游客身临其境般地感受明孝陵的四季风景和前世今生;南京博物院推出的“数字化博物馆”,让人们在网络上就能将几万件文物尽收眼底。
也有专家建议,南京的金陵刻经、仿古牙雕等“濒危”非遗项目,都可以采用数字化技术将其制作工艺、历史沿革等信息保存下来,避免日后因失传而彻底消亡。(朱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