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4.96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4.96
 
首页 | 时政 | 财经 | 改革开放三十年 | 综合 | 长三角 | 港澳台 | 评论 | 人事 | 深度 | 图片 | 人物 | 看中国 | 探索 | 网记订阅本频道的头条新闻
 24小时热点  
·近8万新闻记者已换新记者证
·专家:针对差异细化碘盐标准
·美女保安将服务国庆安检
·18位老战士将参加国庆游行
·长沙发322个工种工资指导价
·河南监狱设服刑人员改造基金
·虚拟货币交易成色情网站动向
·两地车祸不同判 法官也纠结
·广东严查酒驾 一夜拘留78人
·青藏铁路查出1.28亿假发票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4.96
 科学·探索·轶闻 更多
英雄纪念碑曾欲在碑内装电梯
·中国9大城市娶老婆成本
·陈独秀拒绝共产国际经费援助
·毛泽东亲自参加的悼念活动
·重庆连发地产窝案:五厅官落马
·"白宫"楼举报人狱中蹊跷死亡
 人物语录 更多
洪晃生父:章含之有外遇在先
·76岁李宗仁与胡蝶27岁女儿的忘年恋[图]
·开除刘少奇党籍 谁唯一没举手?
·谁是毛泽东的“双儿女亲家”
·揭秘:毛主席像章怎样从“狂热”到“制止”
·毛泽东的烟瘾:烟龄长达六十三年
·【中国·面孔】之悲情农民赵作海
·【中国·面孔】之“房产大炮”任志强
·【中国·面孔】之文强黑与白
·【中国·面孔】之冷血屠夫郑民生
·孟学农两度去职低调复出 曾赋闲一年远离公众视野
 English News More
浙报集团系列数字报刊
浙江日报 | 钱江晚报 | 今日早报
美术报 | 浙江老年报 | 城市假日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4.96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国内新闻 > 综合 正文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4.96
控制热钱风险 外汇储备透明化先行

   中国再次大幅加强资本进入境内的管制措施。国家外汇管理局、商务部、海关总署日前联合发布《出口收结汇联网核查办法》。根据新规则,出口商若想将美元兑换为人民币,将需要提交书面证据,证明其商业发票系基于真实的商务交易。

   这不仅意味着国内控制热钱流动的措施进一步强化,更为重要的是,它表明目前国内对于热钱规模的测算缺乏规范依据,真正的热钱规模大小及其流向如何,尚没有令人信服的标准。

   之前业界和学界对于热钱规模的测算不断见诸媒体,少至两三千亿美元,多则五六千亿美元,最高的数据来自于中国社科院近期发布的报告,认为热钱规模或达到1.2万亿美元。单纯从数量对比中就可以看出,各方对于热钱规模的测算偏差极大,甚至能够相差数倍之上。而除了最终结果之外,《办法》的颁布更是表明,目前通用的计算热钱标准,或许在基本方法上就存在严重偏差,有可能大大低估了热钱的规模。

   目前对于热钱通用的计算方法是,以月度外汇储备增长规模为基准,扣除贸易项目和外商直接投资(FDI)的净流入,将之后不能解释的外汇储备增长视为热钱。这一方法隐含着一个重要前提,那就是贸易项目的资金往来不包括热钱在内。而《办法》的发布则直接把这一前提打破,清楚地表明监管部门认为贸易项目下同样隐含着大量的热钱往来。

   其实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现实中,自从人民币进入到升值趋势后,很多中国企业在国际贸易资金往来的关系中,突然地位变得非常优越。中国出口企业往往会很早就提前获得外方的资金预付,而中国进口企业则可以较长时间延迟付款,享受着不需支付利息的免费"贸易信贷"。更有甚者,很多中国企业签订出口合同,在等到大量海外预付资金到账后,居然最终宣布合同撤销,而之前借机进入境内的外资则继续滞留境内。这一系列现象背后,就是大量海外资金试图通过贸易渠道进入境内。由此看来,以往直接扣除贸易项目计算热钱的方法,在计量标准上就存在明显的问题。这就意味着之前多数热钱规模的测算结果都失去了参考意义,究竟国内热钱规模有多大更加无法搞清楚。

   有关热钱的问题已经成为一个不解之谜。而这一问题已经到了必须要解决的时候。7月3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为6.8529,创出2008年以来的第51个新高。尽管人民币对美元依旧呈现出明显的加速升值态势,但是学界普遍担心的是升值拐点似乎越来越近了。其一,海外普遍预测的人民币对美元升值极限在5.5到6之间,而投机者是不会等待极限到来才撤离,热钱撤离或将早于极限到来。由此,判断热钱未来期望的升值空间可能不过在10%左右。其二,持续高涨的能源价格导致的通胀压力,已经让美国自身无法忍受。市场判断"强势美元"这次不再只是停留在口头上,美元或将从年底前就将逐步升值。美元一旦进入升值趋势,无异于对全球热钱吹响"集结号",中国境内热钱也有可能会集中撤出。

   由此看来,当务之急是尽快搞清楚国内热钱的规模究竟有多大,而其流向又如何,多大比例是投机性资金,多大比例侧重于长期投资。据此再来测算如果外汇市场趋势变动,带给中国金融市场的风险有多大。从目前的数据信息看,由于外汇储备数据公开程度不够,这些测算都很难实质性推进。

   截至目前,对于外汇储备数据,外界只能获得一些大项目总量数据,而其中的相关细节却始终未见公开,甚至连相关的财务数据编制准则外界也从来无法准确知晓。由此数据不透明而导致了一些"乌龙事件"。以去年一季度为例,其时的相关数据显示,依照前述标准所算出的不明外汇储备增长达到了733亿美元,一时间有关"热钱"井喷的惊呼与政策建议可谓是甚嚣尘上。各路金融学者与外管局官员中,对于"热钱"流入渠道的检讨、对于"热钱"流入监管强化的呼吁、对于地下钱庄管理的担忧、对于人民币升值速度和方式的批评与建议等等言论看法一时间不绝于耳。然而,就在诸多猜测和政策建议均已发布并对市场产生影响之后,又有权威人士透过媒体表示,在733亿美元不明新增外储中,约600亿美元为企业海外融资资金(其实就是工行H股发行所筹资金)结汇所导致的。而扣除这一部分增长数据之后,所谓的不明资金结汇比例并不高。这样的结果让人大跌眼镜。

   事实上,由于中国实行的是强制结汇制度,公众(包括居民和企业)的所有外汇收入都必须向银行结汇,并汇总至央行外汇储备账面下。因此外汇储备本质上是央行对于全体社会公众的负债。作为债权人,公众理应拥有起码的知情权与监督权。外汇储备资金来源和使用信息的公开透明,是规避和防范金融风险的重要前提。

   如果外汇储备的币种结构、资产组合和经营绩效一直处于高度机密状态,不仅热钱问题一直很迷茫,而有关部门对于外汇储备资金的运用也往往会引发争议。比如相关部门提出通过设立外汇投资公司的模式,切断外储增加与流动性供应的链条,其思维虽然是正确的,但问题是,对于社会公众而言,由于外汇储备在经营绩效方面的信息不透明,不仅有关热钱的计算成为一道无法逾越的难题,社会公众也很难判别和评价外汇储备资金的投资运作效率与成果。前者让热钱问题始终如盲人摸象一般,而后者则让资金管理内控无从谈起,无法有效保证投资的效率与绩效。

  

  

  

[ 复制本文标题地址 ] [ 发表评论 ]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4.96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4.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