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加息的传闻已经沸沸扬扬了半个多月,近日加息预期再次增强。直接原因是6月26日美联储宣布维持联邦基金利率不变,7月3日欧洲央行宣布,将欧元区主导利率由现行的4%提高到4.25%。
与此同时,国内支持加息的因素包括油电价格放开后,通胀压力增加。另据7月3日的消息,1年期和3年期央票发行利率较长时间持续不变,与二级市场不断攀升的收益率形成倒挂,造成央票需求锐减,从而公开市场操作回笼资金方式面临挑战,弱化了数量型货币政策工具的效果,而解决问题的途径之一是加息。
种种迹象使得加息的预期不断,但在一切尚未尘埃落定之时,所有的预期都只是猜测。那么,是什么左右了央行的加息决策,使得政策出台如此之难呢?归结起来,可能有以下几个因素。
第一,在反通胀和保增长之间求得平衡。最近一段时间,反通胀是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但经济增速出现下滑的苗头也引起调控部门的高度警惕。
第二,热钱流入的风险阻止了加息进程。人民币升值预期以及中外利率倒挂的现实吸引了热钱流入,这不仅加剧了流动性过剩局面,也给宏观经济稳定造成威胁。
第三,加息可能会拖累房地产市场。加息对于房地产市场的冲击来自两个方面,一方面将给本来已经资金紧张的开发商雪上加霜。另一方面,加息提高房贷的支出,将进一步抑制房地产的消费需求。一旦房地产市场进入下行通道,对于银行和金融的稳定都会产生负面影响。
不过,在存款准备金率已居高位,进一步提升的空间和作用有限的情形下,加息有可能成为央行的政策选择。与此同时,高通胀带来的实际利率为负也要求提升利率以纠正资金价格扭曲。而此次欧盟加息也将会给中国央行拓宽加息空间。
从目前的形势看,央行加息尚处于观望阶段,其观望的重点也许是通胀形势,即CPI和PPI。预计一旦CPI涨幅进一步抬高,通胀压力加大,加息就会变为现实。但7月2日从有关研究部门透露的消息称,6月CPI涨幅将比5月略有下降,因此近期加息的可能性应该不大。但如果粮油价格上涨的滞后效应充分显现,物价水平进一步升高,加息或会变为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