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
|
首页 | 时政 | 财经 | 改革开放三十年 | 综合 | 长三角 | 港澳台 | 评论 | 人事 | 深度 | 图片 | 人物 | 看中国 | 探索 | 网记 | ||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
宏观调控效果逐渐显现 通胀警报有望解除?
2008年07月09日 14:00:05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
编者按:国家信息中心8日发布的一份《中国经济景气监测预警报告》显示,根据我国主要经济指标变动情况,经济景气呈持续高位回落的态势,“偏快转向过热的风险基本解除”。由此可见从去年下半年开始防止经济过热的调控效果已经显现,并且“经济下行的风险正在加大”。面临国际严峻的经济环境,这是否意味着我国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将面临调整契机?中国经济景气监测预警报告 如何得出经济过热风险解除结论 国家信息中心通过监控数据看到,综合反映宏观经济运行情况的一致合成指数已经连续7个月小幅回落,经济景气呈持续高位回落的态势。中国经济景气监测预警报告全文 主要经济景气指标变动 在构成综合警情指数的10个指标中,CPI、财政收入和工业企业销售收入等三个指标继续处于红灯区,财政收入增速继续下降;M1、发电量、工业增加值、进出口总额和消费品零售额实际增速处于黄灯区;固定资产投资、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增速继续处于绿灯区,两者均为下降。三驾马车:进出口、消费、投资放缓 事实上,随着宏观调控效果逐渐显现,同时受出口减少、部分企业效益下降的影响,固定资产投资稳中有所回落。特别是国际油价高企和农产品价格上涨的影响,生产成本上升导致相关行业投资明显放慢,出口企业面临困境。 从5月以来,CPI当月涨幅呈现回落趋势,这对于居民消费来说是有利因素。但同时居民在股市、基金的投资收益减少,加之通胀较高,使得居民消费预期改变,例如汽车和房产消费呈现萎缩趋势。金融市场证券市场平稳 但投资者信心不足 目前,存款准备金率已达到17.5%的历史新高。受资金面和地震灾害影响,银行间市场债券发行量减少,国债收益率曲线小幅上移。而在股票市场上,股指震荡新股发行频繁,但投资者因亏损挫伤信心,导致资金入场意愿低迷。 因收紧资金供给总量,导致企业资金紧张,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则让银行自身资金状况也紧缺。这些也成为“宏观经济由偏快转向过热风险基本解除”的明证。判断宏观调控措施得失 当前政策不应骤变 中国国际经济关系协会常务理事景学成认为,不应将控制通胀和防止经济下行风险相对立,“二者不是非此即彼关系”。他建议将通胀列为考核经济增长质量的一个指标。 在通货膨胀压力较大、国际“热钱”持续涌入的背景下,货币政策要坚持总量从紧,并以数量型政策工具为主的策略。因此通胀仍是目前我国最需解决的经济问题。30年6次宏观大调控:从"一刀切"到"微调"和"点刹" ·经济学家:保护需求预防经济增速下降过快 夏斌:宏观调控不应以控制物价为唯一目标,“大幅度地减少需求肯定有助于全球通胀的下降,但经济增速下降过快代价肯定很大。” 祝宝良:目前通胀主要是成本推动和外部输入因素,“需求拉动因素在明显减弱,加息作用有限”。他分析,在热钱流入成患情况下,不可能大幅加息,而小幅加息无论对扭转负利率还是对抑制通胀而言,作用都非常有限。 ·工行城市金融研究所课题组:有保有压 基于对未来三年经济金融走势存在较大不确定性的考量,监管层的总量宏观调控取向和政策的一大特征是“相机抉择”,高度关注经济金融运行中存在的不稳定因素,既要防范经济过热的风险,也要防范经济出现周期性大幅下行的风险,总体取向是紧中有松、有保有压,确保通胀风险可控,同时经济平稳较快增长。 ·高盛:紧缩财政政策造成企业压力 高盛日前发布对二季度GDP和6月份主要经济数据预测,在紧缩货币政策下GDP和CPI将继续回落,其中二季度GDP同比增幅可能将在一季度10.6%数据上进一步放缓至10.1%左右,CPI则可能从上月7.7%的水平继续回落到7.1%. 不过高盛认为,随着GDP的进一步放缓,6月份工业增加值同比增幅可能将从5月份的16%大幅下降到13.8%的低位,这一判断意味着紧缩政策对于工业企业的利润增长将有进一步的下行压力。 ·国家信息中心:把握经济增长和抑制通胀平衡点 下半年,宏观调控必须把握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抑制通货膨胀的平衡点,以“稳定需求,增加供给,控制通胀,防范风险”为重点,从紧的货币政策要更加灵活地把握实施力度、重点和节奏,稳健的财政政策要加大对灾后重建、结构调整、保障民生的支持力度,有效避免经济出现大的起落。宏观调控面临新挑战 "双防"基调不会改变 随着国际国内局势不断变化,宏调自然必须针对不同环境作出调整。在经济过热、通胀压力增大时收缩银根,冷却经济固然是宏调的职责;但在经济转弱、信贷紧张时,放松控制,推动经济,也是宏调的任务。只有科学地把握宏调力度和节奏,才可确保国家经济在波谲云诡的中国内外形势下继续稳健前行。 (关婧 编辑综合) 特别声明:文章只反映作者本人观点,中国经济网采用此文仅在于向读者提供更多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立场。转载和引用此文时请注明“来源于:中国经济网”,并请署上作者姓名。 欢迎进入独家视点,浏览更多精彩文章
来源:
中国经济网
作者:
编辑:
余伟刚
|
404 Not Fou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