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青岛7月10日电(记者 徐冰)青岛海关日前查获一起福建省某公司走私出口小麦粉案,涉案小麦粉2288吨,初步估算案值773万元,涉税153万元,已抓获犯罪嫌疑人3名。这是青岛海关缉私部门立案侦办的首起粮食走私出口案件。
据介绍,2008年6月22日上午,青岛海关查验关员在对一票以一般贸易方式申报出口到泰国的氧化锌进行查验时,发现这些白色粉末十分可疑。关员取样用水作浸泡试验,这些“氧化锌”没有按照常理溶于水,却产生了面筋,疑似面粉,经报相关部门进行成分鉴定,实货为小麦粉。青岛海关立即扣留这批共计5个标箱、重109.4吨货物,并移交缉私部门办理。
缉私部门受案后,立即控制相关涉案人员,调取相关证据,加大审查力度,使案件战果迅速扩大。现已初步查明:2008年2月至今,犯罪嫌疑人将小麦粉伪报为形态、比重、包装相近的氧化锌,先后分22票出口泰国、菲律宾、新加坡等国,总计2288吨。
据海关查验关员介绍,氧化锌与小麦粉同为白色粉末状,在外形、密度上都比较接近,单凭海关目前机检设备难以区分。根据国家规定,氧化锌出口无出口退税,不易引起注意,而小麦粉根据国家最新规定出口暂定关税为25%,并需提供出口许可证及出口关税配额证明。青岛海关介绍,从全国范围看,青岛海关查获的粮食走私案件并不是个例。今年以来,深圳、拱北、昆明、南宁、杭州等多个海关都陆续查获粮食走私出口案件。这些公司大多是私营、贸易型小公司或信誉不高的公司。惯用的手法就是异地报关、伪报品名,货物出口地大多在东南亚、非洲等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