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时政 | 财经 | 改革开放三十年 | 综合 | 长三角 | 港澳台 | 评论 | 人事 | 深度 | 图片 | 人物 | 看中国 | 探索 | 网记订阅本频道的头条新闻
 24小时热点  
·近8万新闻记者已换新记者证
·专家:针对差异细化碘盐标准
·美女保安将服务国庆安检
·18位老战士将参加国庆游行
·长沙发322个工种工资指导价
·河南监狱设服刑人员改造基金
·虚拟货币交易成色情网站动向
·两地车祸不同判 法官也纠结
·广东严查酒驾 一夜拘留78人
·青藏铁路查出1.28亿假发票
 科学·探索·轶闻 更多
英雄纪念碑曾欲在碑内装电梯
·中国9大城市娶老婆成本
·陈独秀拒绝共产国际经费援助
·毛泽东亲自参加的悼念活动
·重庆连发地产窝案:五厅官落马
·"白宫"楼举报人狱中蹊跷死亡
 人物语录 更多
洪晃生父:章含之有外遇在先
·76岁李宗仁与胡蝶27岁女儿的忘年恋[图]
·开除刘少奇党籍 谁唯一没举手?
·谁是毛泽东的“双儿女亲家”
·揭秘:毛主席像章怎样从“狂热”到“制止”
·毛泽东的烟瘾:烟龄长达六十三年
·【中国·面孔】之悲情农民赵作海
·【中国·面孔】之“房产大炮”任志强
·【中国·面孔】之文强黑与白
·【中国·面孔】之冷血屠夫郑民生
·孟学农两度去职低调复出 曾赋闲一年远离公众视野
 English News More
浙报集团系列数字报刊
浙江日报 | 钱江晚报 | 今日早报
美术报 | 浙江老年报 | 城市假日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时政新闻 > 深度报道  正文
   | 打印
放大 原大 缩小 打印 
灾难挡不住奋进脚步:写在汶川大地震两个月之际

  5月19日,北京八达岭长城游览区为四川汶川大地震的遇难同胞下半旗志哀。新华社记者刘浦泉摄

  新华网成都7月11日电题:灾难,挡不住奋进的脚步——写在“5·12”汶川大地震两个月之际

  汉旺广场的塔钟,永远定格在5月12日14时28分;

  北川县城废墟上的挂钟,仍在“嘀嗒嘀嗒”走个不停。

  时间没有停滞!震后两个月,灾区处处可见从头再来、重建家园的坚毅身影。

  生命大救援,闪耀着生命至上、不屈不挠的人性光辉;

  灾后大重建,贯穿着以人为本、尊重科学的发展主线。

  为了灾区的美好明天,我们万众一心。

  重建决策“路线图”——伟大抗震救灾精神的生动写照

  5月26日。胡锦涛总书记主持中央政治局会议。震后仅半个月,政治局就作出了加快恢复重建的部署。

  就在前一天,胡锦涛总书记到河北廊坊考察过渡房生产情况。与此同时,温家宝总理在四川灾区调研受灾群众安置和恢复重建工作。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两个月来,中央领导到灾区现场和生产一线“穿梭办公”。来自基层的呼声建议,凝聚成党和国家的决策部署——

  中央政治局会议、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国务院常务会议,一项项重大决策及时作出。

  22次国务院抗震救灾总指挥部会议,一项项抢险救灾、恢复重建的措施果断发布。

  恢复生产,重建家园,这是中华民族面对巨灾的宣言。

  以人为本,尊重科学,这是责任政府冷静理性的抉择。

  “坚持尊重自然、尊重规律、尊重科学。”7月3日,国务院发布《关于做好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的指导意见》,“三个尊重”是放眼长远的打算,更是标本兼治的策略。

  “力争用三年左右时间完成灾后恢复重建的主要任务,使灾区群众的基本生活生产条件达到和超过灾前水平。”

  这是一项庄严的承诺,更是一项艰巨的任务。

  恢复重建,法制“领路”——

  震后14天,国务院法制办接到紧急任务:为灾后恢复重建立法。“完全没有想到,会这么快开始立法规制。”熬了15个不眠之夜的起草小组成员王振江说。

  历史将会铭记这部特殊的条例。6月8日,温家宝总理签署国务院令,发布《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条例》。这是我国首部针对一个地方震后恢复重建的行政法规。

  一部“汶川条例”,九章八十条,从过渡安置到重建规划,清晰界定了政府的任务和责任。

  一部“汶川条例”,彰显法治力量,体现人文关怀,贯穿着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王振江说:“灾后现场清理要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对这样的细节,温总理都有过明确指示。”

  制度动员,合力支援——

  6月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召开会议,研究部署灾后恢复重建对口支援工作。6天后,《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对口支援方案》印发,吹响了恢复重建的“集结号”。

  “一省帮一重灾县”,19个省市分别对口援助18个四川受灾县市和甘肃、陕西两省受灾严重地区。

  “辽宁有44个县,安县就是第45个县,我们一定要把重建安县当成自己的事干好!”辽宁省有关领导如是说。

  “你们需要什么,我们就给什么!”山东承诺三年支援北川重建100亿元。

  正如海外媒体所说,中国制度体系显示了强大的赈灾“动员能力”。“这是迄今为止其他任何制度所不能比拟的。”

  在庆祝建党87周年前夕,胡锦涛总书记总结提出了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险、百折不挠,以人为本、尊重科学。”

  短短24个字,彰显了民族精神的升华和时代精神的凝聚!

        多难兴邦,多难砺党。两个月来,党和人民正是靠着这一伟大精神,赢得了抗震救灾的重大阶段性胜利。

  

  5月21日,在成都市天府广场,人们展开国旗,振臂高呼:“汶川挺住!”“四川雄起!”“中国加油!”新华社记者江宏景摄

  从帐篷应急到板房安置——“新家”让群众燃起新生活的希望

  7月2日,位于绵竹市体育馆旁的活动板房安置区,43岁的卢姗领到新房钥匙后,反复摩挲,身旁8岁的儿子使劲拽她的胳膊,踮起脚瞅。

  “有新家了。”卢姗一脸喜悦。当天,绵竹市共有2629户家庭像她一样领到了板房钥匙,他们将在这里度过两三年时间,直到拥有永久性住房。

  安置!安置!——特大地震灾害过后,世界罕见的难题首当其冲地摆在中国政府面前:

  4600多万人受灾,比北欧5个国家人口的总和还多;

  1400多万人需要转移安置,相当于瑞士总人口的两倍多;

  “确保灾区群众有饭吃、有衣穿、有干净水喝、有临时住处。”震后第一时间,胡锦涛总书记提出明确要求。

  帐篷!帐篷!——刚从废墟中站起来的群众急需遮风挡雨。

  党中央、国务院紧急部署:一个月内向灾区提供90万顶帐篷。

  各地紧急行动:一家家企业,一个个车间,机器不停运转,灯火彻夜长明。

  这是令世界震撼的应急救灾景象:震后首月,从北川到青川,从宁强到文县……10万平方公里的大地上,处处可以看见帐篷的“海洋”。

  一张桌子就是一个部门,几顶帐篷就是一个政府――应急帐篷虽然简陋,公共服务设施一项都没少。

  防疫!防疫!——集中居住地、废墟、遗体、伤口、酷热……随着震后时间的推移,传染性疫情暴发的条件在叠加。

  绝不能让受灾群众遭受二次伤害!党中央、国务院迅速部署,震后两个月,中国和疫情赛跑的速度始终一路领先:

  消杀防疫面积40亿平方米,相当于57万个标准足球场,每人每天平均要完成1个足球场的消杀任务;

  近1.4万人的卫生防疫队伍,实现了对灾区和安置点的防疫全覆盖;

  震后无大疫的记录,就这样顽强地一页页翻过。

  板房!板房!——遮风挡雨的帐篷应急之后,举国聚焦受灾群众的板房安置。

  党中央、国务院迅速安排专项资金,部署相关部门和省份,为灾区首批建造100万套活动板房。

  北京、广东、上海……短短两三天,20多个省份组织起施工队伍奔赴灾区。

  7月3日,40多万套活动板房已安装完毕。

  再过一个月,8月12日前,四川将全部解决受灾群众过渡安置问题。

  心里装着人民!一切为了人民!才会有这样细致的政策安排,才会有如此高效的运作模式。历史将铭记中国政府破解这一世界难题的壮举!

  家园在重建,希望在升腾。历经劫难的灾区人民,心头重新燃起对美好生活的憧憬。

  35岁的杨丽华在绵竹汉旺镇经营快餐店,地震使她7年奋斗的家业成为废墟。在活动板房安置区,她拿着新钥匙说:“我还会再开一家更大的快餐店”。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在注册后发表评论。
 我要注册
[ 复制本文标题地址 ] [ 发表评论 ]  
·汶川地震已造成69197人遇难 18341人失踪
·民政部发布公告感谢社会各界捐赠援助地震灾区
·《汶川地震灾后旅游业恢复重建规划》通过评审
Copyright © 1999-2015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