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
|
首页 | 时政 | 财经 | 改革开放三十年 | 综合 | 长三角 | 港澳台 | 评论 | 人事 | 深度 | 图片 | 人物 | 看中国 | 探索 | 网记 | ||
404 Not Found |
各方热议:学习潘作良先进事迹 争做党和人民满意公务员
2008年07月16日 16:17:50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
“作良精神”促稳定稳定促发展 辽大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教务处处长杨志安 是什么使人民群众对潘作良充满如此真挚的感情?我的感受是六个字:谦卑、口碑、丰碑。潘作良对人民群众是谦卑的,他立党为公,把人民群众的利益看得高于一切,正是这种谦卑,为人民群众办实事,使人民群众体会到了党的温暖,赢得了群众的口碑,在人民群众心中树立了丰碑,影响深远。 “作良精神”是什么?一是“零距离”的为民精神,两年来他接访3828次,解决疑难问题107件,细访104件。二是“全天候”的忘我精神,他把为党分忧、为民解难作为自己的人生追求,上访户半夜也能打电话联系到他。三是“全方位”的敬业精神,他掌握丰富的法律理论,具备信访、心理、政策等各方面的知识,在做信访的各种工作中保持很高的政策水平。四是“高低相映”的奉献精神,工作标准高、生活标准低,把本属于自己的荣誉称号让给别人。 经济和稳定是相辅相成的辨证关系。稳定是前提,没有稳定就没有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潘作良为了辽中的稳定,埋头苦干,做了大量信访工作,为稳定作出了突出的贡献。也正是“作良精神”换来了辽中县的社会稳定,促进了辽中县经济的发展。 人格魅力与职业能力互动生辉 中国沈阳人才市场管委会主任孟庆伟 把平凡的工作做好就是不平凡,把普通的工作做好就是不普通,这是潘作良的精神核心所在。潘作良同志在普通的岗位上、平凡的工作中,把每一件事、每一个环节都做到了极致,维护了党和政府的形象,保证了改革开放的持续发展。我们向他学习,就要在平凡中找规律,在普通中求深化,使党和政府、人民满意。 在工作岗位上任劳任怨是潘作良的精神闪光点。我们向他学习,就是要把群众的事、百姓的事当作父母交办的事来做,这样工作才能有真情、做事才能有真意。每一个公务员都要在学中思,在查找不足和差距中,弥补自身的缺陷。每一个职能部门都应该设身处地从本部门的职能、任务中查找差距,从思想、工作流程、工作制度、工作细节上与潘作良进行对照,进而不断提高完善。 在潘作良身上,我们真实地看到优秀人才成长靠的不仅是知识、学历,更重要的是对人民的真情和服务本领,我们还可以透视出公务员为人民服务是本分所在、本质需要。我们要把潘作良的精神和境界在公务员中不断放大,在全社会进行普及,让沈阳的明天更美好。 学习潘作良从三方面下功夫 沈阳市委党校副校长刘成果 在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年代,涌现了潘作良这一时代骄子。我们每一个党员、每一个干部都应该向潘作良学习,躬身拜潘作良为师。 以潘作良为榜样,就要学习他爱岗敬业的精神。学习潘作良,应注重从三个方面下功夫。 一是在理想信念教育上下功夫。党校教师和学员都应把马克思主义当作一门科学来对待,强化党员干部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培养政治过硬的干部队伍。 二是在权力观教育上下功夫。党校教育的一个根本任务,就是帮助并强化受训学员树立正确的权力观。领导干部手中的权力来源于人民群众,有了群众的授权,取得的权力才具有合法性;同样,权力的使用只有在为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时才是合法的,否则就是滥用权力。 三是在作风教育上下功夫。作为整体的党的作风建设,最终要落实到作为个体的党的各级领导干部的作风建设上。党校教育应继续强化对受训学员的作风教育。 向潘作良学习,要同做好本职工作、本部门工作结合起来,同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结合起来,求真务实,开拓进取,全力推动沈阳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开创全面振兴的新局面。 亲民爱民正气长存 辽宁省委党校党史党建教研室副主任、教授储霞 潘作良身上所体现的克己为公、为民的精神,让人们感受到一个正直、勤政的领导干部所散发出的人格魅力,也让人们对领导干部应有的思想品德有进一步的思考。 潘作良见荣誉就让,见困难就上;他以身作则,持之以恒,视百姓如亲人,为百姓做事充满了深厚的情感,也正是这份情、这份爱,使他获得了百姓的由衷尊敬与深切怀念。 潘作良之所以赢得人们的赞誉,在于当一些人心浮气躁的时候,他却深入基层一件件处理问题,到最困难的地方化解矛盾。对工作从不敷衍、不推诿,尽职尽责,力求做到最好,让我们看到一名干部必备的敬业精神。 学习潘作良,对于领导干部而言,贵在学习其精神品质,讲德行、重品格,着眼于人格力量的积聚、培养,坚守信念以养正气,加强学习以养才气,敢于负责以养锐气。对于各级党组织而言,重在创建有利于培养德才兼备人才的机制,不让干事的人吃亏,不让正派的人寒心,不让虚夸的人得利,用制度的力量弘扬正气,坚持正义。 民生工作者新时期的焦裕禄 辽宁省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研究员王正 作为辽中县信访局局长,一名普通的公务员,潘作良心里时时想着群众,为群众办实事,为群众排忧解难,不幸倒在工作岗位上,他的事迹令人感动和钦佩。潘作良作为杰出的人民公仆,堪称新时期的焦裕禄。 改革开放30年来,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在社会转型期,一些问题、矛盾关系到百姓最直接、最现实的切身利益,信访遂成为广大群众表达诉求的重要渠道。 正是有了潘作良这样具有高尚的人格、敬业心、责任心和爱心的人,把群众的困难和诉求看得比什么都重要,勤奋工作,扎实地做着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性工作和实实在在的民生工作,使百姓的诉求得到合理满足,社会得以稳定。 潘作良每天的工作都是具体、繁琐的。但是在看似平凡的工作中,他做出了杰出的成绩,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广泛赞誉和极高的评价,他的葬礼成为辽中县有史以来最隆重的葬礼,他的事迹也给了我们很多启示。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和谐社会的目标,公务员要学习潘作良的境界和精神,在工作中真正做到心里想着群众,为群众排忧解难,甘当人民公仆。 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 辽宁大学法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杨松 信访工作是联系群众和政府的一个桥梁,是为百姓排忧解难的一个重要部门。信访工作的好坏体现工作人员的能力水平,也体现我们党的执政能力,关系到社会稳定。 社会主义法制理念在潘作良身上得到了充分体现。一是执法为民,他熟悉法律知识,并能熟练地运用法律手段去处理信访问题。二是公平正义,他在处理信访问题时,始终秉承公平正义的原则。三是服务大局,他着眼于社会稳定、经济发展的大局,勤奋工作。从潘作良的事迹中,我们能够看到他为解决群众纠纷、维护社会稳定、体现法制精神、维护法制尊严作出的贡献。 对于百姓来说,信访工作是维权的一个重要手段。潘作良作为国家公务员,树立了一个执法为公、执政为民、服务大局、不计较个人得失的榜样,也树立了民众对党的领导、国家政策和信访工作的信心。我们要学习他的奉献精神、敬业精神和服务大局的精神,像潘作良那样踏踏实实为百姓做事;要学习他的职业道德和职业修养;要学习他在工作中对政策的融会贯通和对法律娴熟运用的能力。 在平凡中升华 辽宁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党总支书记谢晓娟 在现实生活中,党的事业依靠的更多的是那些默默无闻、不计较个人得失与名利的普通党员和普通干部。潘作良短暂的一生给我们留下深刻的思考:怎样活着才有意义。 我认为,他的身上体现了几个特殊性:第一,潘作良所从事的信访工作是连结政府与群众的桥梁,是解决群众眼前各种困难的渠道,也是党的权威、政府公信力的标尺,关系到党在群众中的形象。他在这样一个岗位上,用一名共产党员的信念履行职责,把党的关怀和伟大通过他的工作传递出去。第二,潘作良人生境界的超越性。他的衣食住行都非常节俭,这样一种境界尤为可贵。第三,潘作良的人生,在平淡中升华。他的事迹不是轰轰烈烈,而是在一种平凡工作中的升华。他每天接触的每一个人、处理的每一件信访都是平淡无奇的,都是常规工作,但他却以一个共产党员的使命感与责任感在工作,践行自己的人生信条,演绎自己的人生轨迹,谱写自己平凡但光辉的一生。
来源:
新华网
作者:
编辑:
余伟刚
|
404 Not Fou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