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春运危机的原因是什么?有人说是农民工观念限制非要回家过年。昨天发布的《广东省情调研报告(2008年春运危机成因与对策的思考)》认为:“根源在于户籍制度。农民工不能取得所在地的户籍,难以获得像当地人一样的‘国民待遇’,除了得到微薄的工资外,对城市的设施、保障、福利、子女教育没有享用的权利。户籍制度一日不改,‘乡愁’引发的春运危机还会重现。”
原因:区际经济发展失衡
报告认为,“春运”难题主要根源在于区际经济发展不平衡,产业过于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而且东部沿海地区仍然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春运是在短短的时间内让全国1/3的人口流动,其对交通基础设施和交通运输结构形成空前的压力。今年的雪灾正好与春运重叠,让春运更显无力。显然,若不从根本上扭转区际经济发展失衡的格局现状,我国的春运‘窘局’仍将年年延续。”
分析:应急机制救灾能力脆弱
报告认为:“现有的应急机制和救灾能力是如此的脆弱。”其原因:第一预警应急信息不对称,警示性的信息并未被交通、煤电等部门及更多民众知晓;冰雪灾害发生后,气象预报、交通封闭未能与车票预售系统有效连接、互动,没能及时把信息传递给旅客。二是应急机构或者没有常设,或者权威性不够,在灾难迹象发生时,难以迅速启动预警机制,难以有效调动各种媒体发布警报,停止或减少人流的盲目移动。三是应急动员能力不强。重大灾害形成后,全民动员工作环节和救灾物资储备及生产能力储备不足,高速公路缺少大型施救设备和应对雪灾的专家及专业队伍,高速公路的预警手段有待加强、车辆分流能力有待提高。四是应急联动机制缺乏。地方政府与中央部门出现不同声音;政府应急机制与企业应急机制缺乏联动和呼应;跨区域信息联动机制更是亟待加强。
建议:加强应急物资供应能力
报告对此建议,加强公共危机应急物资动员能力建设,“首先必须要有相应的能源和物资储备,比如水、药品等,在无外界支援的情况下,至少能独立生存几天、十几天。其次要保有一定的应急物资突击生产能力,形成可靠的物资补充来源渠道。再次一旦危机发生,各种物资资源能迅速集结投放,在第一时间发挥效用。”
另外,实行政府与企业应急机制的连通联动,明确不同类型企业应承担的社会责任,公共危机一旦发生,企业应根据危机的烈度,顺势启动应急预案,自觉担起应负的社会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