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震局副局长阴朝民在今天下午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说,5月12日发生在四川汶川8.0级大地震,由于发震区域构造的复杂性,震前没有出现大量典型的异常,我们没能做出预报,作为地震工作者,我们深感痛心和不安。
时政导读
奏响“和平、友谊、进步”的北京乐章
[北京三地铁新线今通车][机场线最大时速110公里]
[透过奥运看文化] [官员和执法人员如何“迎讲树”]
· 西方记者目睹"3·14"事件称:中国政府表现克制
· 残奥会火炬手选拔今天启动 共选拔850名火炬手
· 一名共产党员的誓言—追记辽中信访局长潘作良
·上海袭警案追踪:北京警方启动程序寻找杨佳母亲
· 王旭明自我评价:谦虚一点60分 自恋一点80分
7月19日下午,2008北京国际新闻中心举行中国地震灾害预测与预报新闻发布会。
阴朝民在会上说,中国政府对防震减灾工作高度重视,积极推进防震减灾事业发展,经过几十年的探索和实践,逐步形成了“以预防为主、防御与救助相结合”的防震减灾工作方针,建立了“监测预报、震灾预防、紧急救援”三大工作体系,确立了“突出重点、全面防御,健全体系、强化管理,社会参与、共同抵御”的三大战略要求,提出了到2020年中国基本具备综合抗御6级左右地震的奋斗目标。
阴朝民同时指出,虽然中国地震监测台网已经具有一定的监测能力,但是对地壳深部的探测,依然处于“入地无门”的状态,对地球内部的情况和地震发生规律的认知还十分有限,地震预报水平还将长期处于探索和经验积累阶段,我们目前只能在一定条件下,对某些类型的地震,作出一定程度的预报,但是,大多数地震还不能预报出来。
阴朝民说,地震预报尤其是短临预报至今仍是世界科学难题,我们在进行预报探索的过程中,遭受的挫折远多于成功,地震预报的水平还很低。5月12日发生在四川汶川8.0级大地震,由于发震区域构造的复杂性,震前没有出现大量典型的异常,我们没能做出预报,作为地震工作者,我们深感痛心和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