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
|
首页 | 时政 | 财经 | 改革开放三十年 | 综合 | 长三角 | 港澳台 | 评论 | 人事 | 深度 | 图片 | 人物 | 看中国 | 探索 | 网记 | ||
404 Not Found |
治国兴邦 人才为本——提高中国领导干部五大能力
2008年07月21日 13:46:26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
6月25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实地考察北京市奥运会配套交通设施。这是胡锦涛乘坐轻轨列车,实地了解北京市轨道交通发展情况。新华社记者鞠鹏摄 领导干部应着力培养改革创新能力、话语表达能力、文字撰写与材料综合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和妥善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 当今世界,人才资源已成为最主要的战略资源。治国兴邦,人才为本。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对领导干部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根据领导干部队伍现状,结合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需要,当前应注重提高干部改革创新等五个方面的素质和能力,努力建设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湛、开拓创新、作风过硬的领导干部队伍。 改革创新能力 党的十七大强调:要把改革创新精神贯彻到治国理政的各个环节,重视提高各级领导干部的改革创新能力和领导决策水平。具体地说,要具有科学判断形势能力、驾驭市场经济能力、应对复杂局面能力、依法执政能力和立足大局开拓创新能力。 做到这些,首先需要摆脱僵化的思想观念、不合时宜的做法的桎梏,不断进行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具有“经世之学”、“济世之才”,识大体,有远见,善于用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去谋事、想事、做事、成事。这样才能着眼经济全球化发展大势,着眼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大局,借鉴国内外一切发展经验和文明成果,结合本地区本单位实际,不断更新观念,创新发展模式,破解发展难题,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 同时,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增长智慧,提高创新能力。防止用静止的、片面的、孤立的眼光分析和研究客观事物,防止就局部论局部、就眼前论眼前地去解决实际问题。如果目光短浅、墨守成规,或是固步自封,我们的事业就缺乏发展生机和活力。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未来很远,但是我们的目光应更远。衡量一个领导干部是否改革创新、与时俱进的根本标准,主要看施政方略是否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否符合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规律,是否符合本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是否符合科学发展观。 话语表达能力 这是领导干部的一项基本功。这不仅指日常言谈话语的表达,结合领导干部工作特点,还应具备三方面的素养。 其一,脱稿演讲。在经贸洽谈、投资合作、会见来宾、重大礼仪、中外交流等场合,应具备这一能力。这不仅是一个领导干部个人气质与修养的外在表现,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一个单位甚至一个地方的形象塑造。只有加强这方面的修养和历练,才能不断塑造激情、亲切、风趣、幽默的演讲风格与魅力。应善于结合工作所在地所从事的职业,了解有关历史、风俗、传说、典故,丰富知识,开拓视野,储备“才学”,做到“诵史鉴,考掌故,慷慨论天下事”。 其二,半脱稿演讲。在部署工作时,要使指示、决定、措施、要求等更具号召力、鼓动性,可结合实际,借鉴有关经验、分析正反典型,即兴发挥,让大家喜闻乐见,产生共鸣,使动员效果事半功倍。因此,领导干部需要熟悉和掌握新形势下党的执政理念、执政规律、执政方式和政府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的基本要求,只有胸有成竹,部署工作任务时才能激浊扬清,条分缕析,激发智慧,更好地统一群众思想和行动。 其三,不脱稿讲话。在传达上级文件、会议精神或宣读通报、通令、命令等场合,应避免出现念错字、断错句、语言不畅等现象,因此,应加强文化知识、语法修辞、文学常识方面的学习与积累。 提高话语表达能力,应减少不必要的应酬,不断加强政治、经济、文化、历史、社会等方面知识的学习,做到勤勉笃实,博览群书,“学而不厌,侮人不倦”。广博的知识,对于领导者从政为人,能起到有力的辅助作用。也只有博学多才,才能有较强的话语表达及理解能力,也才能将上级文件精神及时、准确、翔实地传达到位,落实到底,防止出现不应出现的常识性错误。 来源:
新华网
作者:
编辑:
陈天怀
|
404 Not Fou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