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不起,我接个电话。”昨天中午午休时间,记者在南医大二附院东院产科发现,护士长褚志萍的手机不停地响,大多数都是孕妇的咨询电话。一位孕妇称肚子一阵阵疼,不知是否要分娩了,何时该去医院。褚护士长叮嘱她准确计算宫缩时间,并与她保持联系。在两个小时里,记者发现该孕妇来了3次电话。
褚志萍的手机24小时开着,一年至少接受2万个患者的电话咨询,而每月的电话费都是自己掏钱,同时,每晚她还要在网上义务咨询2-3小时。有这样一个细节,有次褚志萍的手机忘在了家里,等两个小时后她回家,发现手机上竟有47个未接电话。
“我是高龄孕妇,医生让我做唐氏筛查,又要做羊水穿刺,穿刺有风险,我拿不定主意。”“我的羊水太多,怀疑胎儿是畸形,到底要不要这个孩子,全家人都焦虑不安。”“老母鸡有雌激素,喝鸡汤会不会影响奶水?”褚志萍说,很多问题已经超出了她的业务范围,但她不会简单拒绝;“我去帮你咨询相关专家,再告诉你。”
对于每个电话,褚志萍都力求做到有问必答,如果当时很忙,她也会让咨询者等一会再打来,还特别嘱咐不要发短信,担心因收不到信息而误事。“这些问题对我可能很简单,但可能会让孕妇焦虑多日。”
接电话、上网咨询几乎占据了褚志萍全部业余时间,只要她有一点空闲,就去帮助这些孕妇。由于孕妇在深夜阵痛更明显,此时她们更显得无助、焦虑,电话常常在深夜打来。
褚志萍的丈夫曾抱怨夫妻交流都没有时间了,孩子也常问妈妈为什么不能少接这些电话。在对家人深感歉疚的同时,褚志萍也感叹,“十月怀胎,孕妇的困惑太多了,非常需要帮助,能为她们解决点问题,感到很欣慰。”来自孕妇们的感谢潮水般涌来,因为建立起这样的信任,不少孕妇从别的医院出来,到她所在的医院分娩。
利用业余时间提供医疗咨询,她已经坚持了4年。每次到社区为孕产妇开展健康讲座,她都会留下自己的手机号码:“有问题可以随时问,我只想帮助你们,不收取任何费用。”
不愿意张扬的褚志萍朴实地说,自己心甘情愿地做这些事情,从没有想去谋求什么利益,只希望能尽自己一份社会责任。
记者获悉,在该院妇产科,主动给患者留下电话的不只她一人,妇产科主任、留美医学博士应小燕在看完病后,也习惯将自己的手机号码留在病人的病历本上。应小燕说,在欧美发达国家,医生都会将电话留给患者,由秘书记下患者的询问,医生再统一回答。而国内的医疗咨询服务远不能满足群众需要。“我们在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应教授说。(毕晓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