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
|
首页 | 时政 | 财经 | 改革开放三十年 | 综合 | 长三角 | 港澳台 | 评论 | 人事 | 深度 | 图片 | 人物 | 看中国 | 探索 | 网记 | ||
404 Not Found |
鸟巢明晚彩排残奥开幕式 不安排焰火燃放
2008年09月03日 15:12:15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
记者从北京市交通委获悉,9月4日,残奥会开幕式将在国家体育场举行开幕式彩排,观众乘坐公共交通前往将最为方便。市交通部门准备了28条奥运公交专线、22条常规公交线路、8条地铁线路,持有门票的观众可免费乘坐公共交通观看彩排。地铁8号线(奥运支线)距地铁直梯最近的地方将安排半节车厢作为残疾人乘客车厢,供残疾人乘客就近上车。地铁运营公司还开通了68345678电话预约,为残障人士提供全程陪同或接力式服务。另据了解,明晚(4日)彩排不燃放焰火。 前往国家体育场观看开幕式彩排的持票观众,可以选择9月4日当日15时30分开通的28条残奥会开幕式彩排公交专线前往国家体育场。市交通部门在28处残奥会开幕式彩排公交专线始发车站的基础上,设置了40处中途站位,方便观众在68处站位乘坐开幕式彩排公交专线抵达国家体育场,28条公交开幕式彩排专线的下车位置在奥林匹克公园区东公交场站和南公交场站上下车点(北辰桥南民族大道两侧辅路)。同时,为了方便观众辨认28条开幕式彩排公交专线,有关部门在车前风挡处会摆放标有“开幕式专线”标志的蓝色标牌。 需要提醒注意的是,按照开幕式彩排当日交通管制要求,原开通的奥运公交专线在交通管制期间,由奥林匹克中心区发车的末车时间为13时30分,专线车另一端的末车时间为12时30分。 乘公交去鸟巢 观众可以选择乘坐常规公交线抵达国家体育场。结合当日交通管制,部分公交线路封站的情况,在安立路有22条途经奥林匹克公园区的常规公交线路可供选择乘坐,观众可以在炎黄艺术馆和安慧桥北公交车站下车,前往国家体育场。 乘地铁去鸟巢 选择乘坐地铁线路前往国家体育场的观众,一是可以乘坐地铁10号线在北土城站出站,经安检后换乘8号线,直达地铁奥林匹克公园站;二是乘坐地铁5号线至大屯路东站,换乘开幕式彩排公交专线11路到达奥林匹克公园区东公交场站。 散场后乘公交返回 28条开幕式彩排公交专线的运营时间从散场开始至人员疏散完毕。观众可以在东公交场站和南公交场站上下车点(北辰桥南民族大道两侧辅路)搭乘开幕式彩排公交专线,原路返回外围首末站。同时,为更好帮助观众返回,在28处开幕式彩排公交专线外围首末站点安排90条常规公交线路摆车,与公交专线接驳,方便观众换乘。 为方便观众乘车返回,市交通运输部门安排17条常规公交线路在奥林匹克公园区周边的慧忠北里公交场站、北四环路北辅路(北辰东路——北辰西路路段)和北四环路南辅路(北辰西路以西路段)3处摆车,方便观众散场返回。 散场后乘地铁返回 观众如乘坐地铁线返回,一是可以步行至奥运支线奥林匹克公园站乘坐地铁到北土城站,换乘地铁10号线,或沿景观大道向南步行至北土城站直接乘坐地铁10号线。二是步行至东部公交场站乘坐开幕式彩排公交专线11路至大屯路东站换乘地铁5号线。三是为便于散场观众返回,开幕式彩排当晚,地铁8号线运营时间延长到9月5日凌晨1时,其他线路(除机场线外)适当延长末班车运营时间,保证观众换乘。在地铁5号线天通苑站、天通苑北站、宋家庄站,10号线巴沟站、知春路站、劲松站,市交通运输部门共安排10条常规公交线路摆车接驳方便乘客换乘。 坐轮椅观众去鸟巢有便捷线路 为方便乘坐轮椅的观众前往国家体育场,市交通部门还细化了最方便的前往路线,供乘客参考:一是乘坐地铁前往国家体育场。残障人士可以从地铁10号线北土城站换乘8号线,不需要出地面,可在站内走专用通道,经安检后,直接换乘8号线。 二是乘坐公交车到北土城换乘8号线,可在地铁北土城站东北C1口进入站厅,经安检后,乘坐8号线。或在北辰路西北角在地面经安检后,直接进入8号线西北A口乘坐8号线。 三是到达8号线奥林匹克公园站后,从东北D口出站,进入下沉花园,乘电梯或走坡道到达公园广场。而乘坐轮椅的观众在返回时,可以按照志愿者的引导,乘电梯或走坡道到达下沉花园,从地铁B口、C口、D口进入8号线奥林匹克公园站,乘电梯到站台坐8号线。或者乘地铁8号线到达北土城站后,在站内直接乘坐电梯换乘10号线。为方便残疾人乘客乘坐地铁,地铁运营公司开通了68345678电话预约,为残障人士提供全程陪同或接力式服务。J147 开幕式彩排观众提示 1、奥林匹克公共区和国家体育场均有食品和饮料售卖,为便于安检,建议观众不要携带各类软硬包装饮料和食品。 2、建议留意天气预报,如遇雨请自带雨衣。 3、根据规定,开幕式彩排内容严禁外泄,观看彩排观众请勿携带照相机、摄像机或无线电设备入场。 4、明晚残奥会首次彩排,所有安检口自下午4时起开放。 来源:
北京晚报
作者:
孟环
编辑:
廖小清
|
404 Not Fou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