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家郎咸平近日在做客凤凰《经济制高点》栏目接受采访时表示,中国根本不是制造业大国,中国的制造业也依然处在产业链的最低端。同时,他还建议称,企业家应该多保留现金以准备过冬。
郎咸平认为,中国并不是制造业大国。制造业它不是一个点,而一条链,比如说我就以东莞和温州所生产的芭比娃娃为例。芭比娃娃,我们这边制造业的出厂价格是1美元,那在美国,美国的零售价是9.99美元,10美元吧,那么10美元减掉1美元,9美元差价怎么创造出来了,那就很有意思了,是透过产品设计,原料采购,仓储运输,订单处理,批发经营,以及终端零售,6大环节创造出来的。那么这就是一个叫6+1的产业链,美国掌控6,中国掌控1,这就是国际分工,我们创造出1美元的产值,那么我们就同时替美国创造出9美元的产值,因此我们越制造,美国越富裕,这就是产业链的分工,因此以产业链的价值而言的话,真正拿到大头的是美国,而我们只是九分之一,而且我们还负担了沉重的代价,我刚刚讲的,比如环境,资源,劳动的问题,这就是目前的现状。
郎咸平说,以台湾为例,刚开始的时候也是以这种低层次的劳力密集业的产业为主,但是到了一定的阶段之后,引入了新竹高科学园区的概念,所以提升了整个台湾地区的产业的竞争力,也进入了IT行业。以通过劳力密集产业,积累大量资金之后,透过人才的培养,资金的积累,你就具备了产业升级的条件,但是我们似乎在,我们在大陆没有看到这种现象,我们看到资金的积累,但是这个资金的积累,更多的不是用在升级,而是用在炒楼,炒股。
郎咸平称,从今年3月份开始到6月份,这短短几个月时间,企业迅速倒闭,而且是加速度地倒闭,到现在差不多百分之二三十,那么如果不遏止这种情况的话,我很担心这种加速度倒闭有可能到达40%到50%。
郎咸平认为,由于处在产业链的最低端,价值最低,利润最低,因此最扛不住风险。如果在这个时刻又来了宏调,提高利率,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又从这些企业中又收回大量的资金,又碰到这个时候推出劳动合同法,增加它的成本,那么再加上汇率的不断升值,这些外在因素,配合上我讲的产业链的低端价值的问题,一发不可收拾,而且是同时发生,这就是为什么我们企业倒闭得这么急、这么快。
郎咸平认为,一方面,中国企业在夹缝中挣扎,走不出去,但是另外一方面,中国经济发展速度却极快,每年以10%的数额高速增长。这种现象的产生原于中国十余年来,二元经济的发展思维。其中一部分,是产业链定位错误的制造业,另一部分是以拉动GDP为主导的建设工程,以及替它们融资的银行等。
郎咸平认为,中国企业现在很难“走出去”,至少到目前为止,我没有看到真正意义上的走出去的中国企业,包括海尔曾经想收购美泰,美泰就是6+1的6,是做最有价值环节的,想收购它,这个收购一定会失败的。
在谈到如果要实现产业升级时,郎咸平指出,我们产业升级的理念,还停留在6+1的1,要进口设备,提高技术,而我建议产业升级的概念要从1走到进入6,而且是高效整合的6,这才是一个新型的产业整合的概念。而且产业整合,在中国能不能做?可以。我们中国不是没有6,比如说服装行业,我们都有6,我们有仓库,我们有运输,我们有车队,我们都有啊,问题是都是分开的,大家各干各的,因此是效率是非常低,交易成本非常高,目前要做的是把它串在一起,高效压缩,高效整合。
郎咸平称,对于现在的短期困境,我们只能够建议企业家,投资要是特别的谨慎,不要做无畏地投资,不要盲目地扩充,同时企业家应该多保留现金,以准备过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