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2.95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2.95
 
首页 | 时政 | 财经 | 改革开放三十年 | 综合 | 长三角 | 港澳台 | 评论 | 人事 | 深度 | 图片 | 人物 | 看中国 | 探索 | 网记订阅本频道的头条新闻
 24小时热点  
·近8万新闻记者已换新记者证
·专家:针对差异细化碘盐标准
·美女保安将服务国庆安检
·18位老战士将参加国庆游行
·长沙发322个工种工资指导价
·河南监狱设服刑人员改造基金
·虚拟货币交易成色情网站动向
·两地车祸不同判 法官也纠结
·广东严查酒驾 一夜拘留78人
·青藏铁路查出1.28亿假发票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2.95
 科学·探索·轶闻 更多
英雄纪念碑曾欲在碑内装电梯
·中国9大城市娶老婆成本
·陈独秀拒绝共产国际经费援助
·毛泽东亲自参加的悼念活动
·重庆连发地产窝案:五厅官落马
·"白宫"楼举报人狱中蹊跷死亡
 人物语录 更多
洪晃生父:章含之有外遇在先
·76岁李宗仁与胡蝶27岁女儿的忘年恋[图]
·开除刘少奇党籍 谁唯一没举手?
·谁是毛泽东的“双儿女亲家”
·揭秘:毛主席像章怎样从“狂热”到“制止”
·毛泽东的烟瘾:烟龄长达六十三年
·【中国·面孔】之悲情农民赵作海
·【中国·面孔】之“房产大炮”任志强
·【中国·面孔】之文强黑与白
·【中国·面孔】之冷血屠夫郑民生
·孟学农两度去职低调复出 曾赋闲一年远离公众视野
 English News More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2.95
浙报集团系列数字报刊
浙江日报 | 钱江晚报 | 今日早报
美术报 | 浙江老年报 | 城市假日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2.95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国内新闻 > 综合 正文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2.95
陕西农村生产力发展水平调查及对策建议

   农村生产力发展关系农村社会全面建设,关系农民增收、农村进步、农业发展,关系新农村建设的顺利开展。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现阶段,农村生产力发展不仅要求农村生产模式、组织关系相适应等,而且成为农村发展、农业增收、农民致富的关键,是我国解决"三农"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

   陕西省农村生产力发展水平如何?存在哪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是否适应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经省统计局对安塞县、兴平市、石泉县及洛川县的7个村及585户农户进行的问卷调查结果表明,陕西省农村生产力发展现状有喜有忧,发展水平亟需提高。一、生产资料发展水平不容乐观

   陕西省农村生产资料有进有退。大量农机具的使用,极大地解放了劳动力,把大量劳动力从传统繁重人力农耕方式中解放了出来。调查户中每10户拥有一台农业机械(包括大、中、小型拖拉机及其配套农具、联合收割机、农用运输车等),机播面积、机耕面积、机收面积分别达到48%、34%及30%以上。另一方面,许多方面不容乐观。如生产资料最重要的耕地却在萎缩,严重匮乏,调查户人均仅有土地1亩略多,且其中水浇地不足4成,土地经营还多属于传统耕作模式,说明农业生产还摆脱不了靠天吃饭的局面。民以食为天,农民以地为本,耕地减少、良田退化的现状不容忽视。农业机械的拥有率、使用率还比较低,传统生产方式在有些地方根深蒂固,一家一户"豆腐块"式的土地严重阻碍了农业机械的推广使用。二、科技成果应用不够广泛

   近年来,市场经济的纵深发展,农民收入的增加对市场的依赖程度增强,如何适应市场需求,实现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生产适销对路的产品是农民的必然选择,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要占有市场份额,就要立足名、特、优,在规模、质量、绿色环保上下功夫,如何实现名、特、优,使生产的农产品优质、高效、安全,科技是第一要务,这已被农民深深地所认识,农民对科技的需求正在明显增加,科技需求的增加拉动了农业新技术层出不穷的涌现,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步伐进一步加快,政府对科技的投入也不断增加,科技与农民增收的关系愈来愈紧密。

   陕西省科学技术的推广应用取得初步成效,但重视程度、科学技术对农村发展、农民增收的贡献还比较低。所调查村在种植业使用良种面积不足60%,采用科学耕作技术的耕地面积仅占耕地面积的16%的情况下,粮食产量平均达到300公斤/亩左右,高于全省约33%。可见,科技在农业生产中的运用潜力很大。例如配方施肥技术的推广可有效地提高化肥的利用率,增产效果十分显著。据测算,配方施肥比一般施肥可提高化肥利用率10%左右,如果在全部农作物种植中推广普及,相当于每亩地节约化肥5.2公斤,间接增加农民收入人均可达26元。另外,不足40%的水浇地基本采用漫灌方式,耗水量很大,精细化耕作、提高土地产出是紧迫的问题。三、合理引导农村劳动力转移

   现在我国农村生产力正处于非常活跃的变革时期。尤其表现在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开始经过一系列的各种方式的艰难探索,创新了一条农村经济和农村生产力发展的有效途径:外出到城市和沿海经济较发达地区打工。打工收入已经逐渐成为中西部农村地区农民的主要收入来源。民工大潮又一次激活了传统自然经济束缚的满足于小富既安的广大农民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激活了长期发展缓慢的中西部农村生产力,为彻底解决农村"三农问题"探出了一条新路。

   一批有知识、有文化、富于开拓精神、敢于创新的农民离开了土地、离开了农村、选择了进城打工、经商等生活方式,这不仅仅是劳动力的解放,也是生产力发展的一种突破。但问题是,留守农村的老、弱、病、小劳动力很难在宝贵的土地上实现更高的效益,也必将挚肘新农村建设的宏图建设。

   劳动力大量转移一方面缓解了农村生产力系统内土地和劳动力两大要素的量的配比不平衡问题,但另一方面由于比较效益的差异,农村劳动力转移也存在优质劳动力外流问题,一些地方出现了土地由老人小孩种植经营的情况。使土地效益进一步下降。这也表明土地在农村生产力系统内的经营地位开始下降,现在越来越多的地方农民收入的增长主要来源于外出打工收入。对585户农户的调查,农民40%收入来源于打工。7个村共2777个劳动力中,有2144人选择了打工,占劳动力总数的77%。

   值得注意的是,陕西省劳动力素质还难以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需要。在对585户农户劳动力问卷调查,共有劳动力1341人,其中有技术的劳动力仅有227人,占调查数的17%,经过培训的劳动力有193人,占调查数的14%;而留守家庭的主要劳动力有84%的文化程度在初中以下,其中小学以下就占约25%,这样一种劳动力状况,使得家庭经营多处于粗放式、经验性情况。外出打工由于没有技术也缺乏竞争力,从事行业主要是劳动密集型行业,导致打工收入相对比较低。四、大力培育市场,繁荣农村经济

   市场要素不足是中西部欠发达地区生产力发展的共同瓶颈。它制约着生产力运行的速度、范围和效益。现在农村经济发展一定程度受制于市场发育不足以及本地与外部市场的联系不够等因素。陕西省农村地区为何长期局限于传统产业,就是因为市场狭小。一些有技术农户在搞养殖等产业时,失败于"谷贱伤农"的市场障碍。市场要素的瓶颈制约也是劳动力转移的直接原因。许多农民在当地除了种地外,很难再有其他收入来源渠道。

   陕西省在市场培育、优势产业作大作强方面有成功的范例。2002年前,陕西省苹果发展还多是"自然发展",经常出现"增产不增收"现象,遇到苹果"小年"果农收入减少,遇到丰收,苹果烂在果农家里,卖不出去。2002年后,陕西省陆续出台鼓励果业发展政策,在推广"强拉枝,大改型,巧施肥,无公害"四项关键技术基础上,大力发展原果储运购销和果汁加工龙头企业,努力培育国内、国外两个市场,如今,苹果收入已成为许多地区农民的主要收入来源,不再出现"谷贱伤农"现象。这次调查的洛川县荆尧科村以苹果种植为主要产业,全村有197个劳动力,选择外出打工者仅有10%,即仅有20人选择了外出打工。全村2006年人均纯收入达3896元,比全省同期农民收入高出1636元,其中主要来源于家庭经营收入,达86%,已形成"一村一品"产业特色。说明果业,尤其是苹果已在陕西省做大做强,市场拓展空间广阔。

   解决"三农"问题关键在于农民增收,根本在于发展生产力。鉴于陕西省农村生产力发展现状,提出以下政策建议:(一)正确引导劳务经济,加大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陕西省劳务经济还有潜力可挖,调查表明,陕西省农民2006年劳务收入仅1786元,占家庭纯收入约40%,而在发达省份,农民非农收入占到70%,其中主要是劳务收入,同期浙江省农民工资性收入达3646元,是陕西省农民工资收入的2倍多。要将陕西省劳务经济做大作强,真正成为陕西省农民收入增长的主要动力,还有许多工作要做。

   首先要加强对农村劳动力培训。农村劳动力外出的主要障碍是自身素质较低,当务之急是加大对农村富余劳动力培训的力度。农村劳动力培训一是要与企业联合,对已就业的农民工进行再培训;二是要针对培训对象文化程度较低的特点采取新的培训举措,扩大受训面;三是要强化培训内容的适用性,确保每一个农村劳动力有一技之长,以有效地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素质。可喜的是省委、省政府将农村劳动力培训纳入"民生八大工程",全面实施"人人技能工程",推动建立覆盖城乡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真正使新就业者从业有技能、创业有本领,这必将促进农村劳动力高效转移。

   其次要优化农民工务工环境。加大农民工权益保障力度,切实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建立健全能及时维护农工民权益的平台和机制。比如出台相关法制法规强制企业主签订合法的劳动用工合同,落实最低工资标准,建立适合进城就业农民的社会保险体系,做好农民工的社会保险工作,解决好进城就业农民工子女入学问题等。

   如何消化农村剩余劳动力,关键是抓住新农村建设这个契机,加快推进农村城镇化进程,加强农村富余劳动力就地转移。其一是要加快发展城镇化步伐,走城乡一体化的道路。使一部份农民成为新型的现代农业的经营者、劳动者,其二是一部分农民成为工业和其它产业的经营者、劳动者,越来越多的农民成为现代城镇居民,大力发展二、三产业,特别是非公有制经济和特色农业的发展,使农村成为现代化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二)大力引导土地规模经营

   大力发展劳务经济,不仅解放了农村生产力系统内长期被约束的劳动者和土地两大要素。而且大量农村劳动力的外出,使农村生产力系统内的土地等资源将有可能向技术和资本密集型经营方式迈进。特别是关中农村具有良好的平整土地条件,只有通过规模化、机械化耕作方式,才有利于推广新技术,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稳定和完善土地承包关系,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

   大量农村优质劳动力的转移、土地效益进一步下降的比较效益、成片被划分得支离破碎的土地严重影响了农业机械化的推广和应用等,客观要求土地规模经营。实行土地规模经营不仅是生产力发展的内在要求,土地规模经营将提高土地使用效益,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极大提高农产品竞争力。实现规模经营也是世界农业发展的潮流。根据有关资料,美国从1910年到1969年,在耕地面积没有太大变化的情况下,农场总数由636.2万个减少到273万个,减少了57.1%,其中1000英亩以上的大农场由1910年的5万个,增加到1969年的14.5万个,增长1.9倍。韩国近年来农户经营的耕地面积逐步呈扩大趋势,耕作面积在75亩以上的农户比5年前增加了1倍,达到1.57万户。据零点调查公司发布的一份名为《中国农民在中国加入WTO后的选择》的报告指出,如果我国农业在入世后走上规模化经营的道路,则约有四成的农民将选择成为种粮大户,约有二成左右的农民将选择成为农业工人,约有六成农民支持规模化经营的选择。这表明,许多思考农业问题的农民已经意识到走规模化经营道路的重大意义。如能早日付诸实施,被抛荒的耕地及"老人田"、"省事田"都将迅速向种田大户集中,所得收入将远远高于农户分散经营时的水平。由此可见,广大农民对于土地的规模化经营是持支持态度的。(三)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步伐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坚持以发展农村生产力为中心任务,协调推进农村经济建设,促进农村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促进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着力解决广大农民生产生活中最迫切的实际问题,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使农业生产力水平有较大提高,使广大农民的生活有明显改善,让农民得到实实在在的物质利益和各方面的实惠;必须认真贯彻党在农村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特别是在"多予"上下功夫,加强土地管理,切实保障广大农民的权益;必须全面进行以乡镇机构、农村义务教育和县乡财政管理体制改革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综合改革,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积极推进农村各方面制度的创新发展,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有力的制度保障;必须切实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切实加强农村各项事业的全面发展;必须全面推进农村的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谐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特别是加强农村基层党支部和基层政权建设,切实保障农民的民主权利。

  

  

  

我来说两句:
 昵称:  
[ 复制本文标题地址 ] [ 发表评论 ]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2.95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