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时政 | 财经 | 改革开放三十年 | 综合 | 长三角 | 港澳台 | 评论 | 人事 | 深度 | 图片 | 人物 | 看中国 | 探索 | 网记订阅本频道的头条新闻
 24小时热点  
·近8万新闻记者已换新记者证
·专家:针对差异细化碘盐标准
·美女保安将服务国庆安检
·18位老战士将参加国庆游行
·长沙发322个工种工资指导价
·河南监狱设服刑人员改造基金
·虚拟货币交易成色情网站动向
·两地车祸不同判 法官也纠结
·广东严查酒驾 一夜拘留78人
·青藏铁路查出1.28亿假发票
 科学·探索·轶闻 更多
英雄纪念碑曾欲在碑内装电梯
·中国9大城市娶老婆成本
·陈独秀拒绝共产国际经费援助
·毛泽东亲自参加的悼念活动
·重庆连发地产窝案:五厅官落马
·"白宫"楼举报人狱中蹊跷死亡
 人物语录 更多
洪晃生父:章含之有外遇在先
·76岁李宗仁与胡蝶27岁女儿的忘年恋[图]
·开除刘少奇党籍 谁唯一没举手?
·谁是毛泽东的“双儿女亲家”
·揭秘:毛主席像章怎样从“狂热”到“制止”
·毛泽东的烟瘾:烟龄长达六十三年
·【中国·面孔】之悲情农民赵作海
·【中国·面孔】之“房产大炮”任志强
·【中国·面孔】之文强黑与白
·【中国·面孔】之冷血屠夫郑民生
·孟学农两度去职低调复出 曾赋闲一年远离公众视野
 English News More
浙报集团系列数字报刊
浙江日报 | 钱江晚报 | 今日早报
美术报 | 浙江老年报 | 城市假日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国内新闻 > 综合 正文
   | 打印
放大 原大 缩小 打印 
农民工返乡创业井喷 农村或掀第二次工业化浪潮

   2005年底以来,安徽省农业大市宿州市农民工返乡创业潮明显加速,数千农民工带着技术、资金、信息,返乡创办了1500家企业,占了现有农村企业的70%以上。

   民工返乡创业,被安徽农村一些干部认为是继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大办乡镇企业之后第二次工业化浪潮。


江西省樟树市中洲乡车塘村农民付俊生正在检验古筝调音盒。2006年,他在上海打工学到技术后回家乡办起了古筝乐器作坊,年制作古筝上千架,销往全国各地以及马来西亚等国家和地区。新华社记者 宋振平 摄

   支河乡农民工返乡创业的乘法效应

   墉桥区支河乡是一个偏僻的农业乡,全乡3.6万人,以前没有一户工业企业。2006年3月,在外打工10余年的赵洪汉,利用自己的积蓄和亲友间借贷来的180万元,回到老家赵台村办起了第一个食品加工厂,专门生产以面粉为原料的素食羊肉串。当年产值达到了3000万元,用工600人。

   赵洪汉的成功,启发了路湖村在江苏徐州打工的路具存。2006年他和亲友共同创办了佳乐食品厂,也是生产素食羊肉串,当年销售收入750万元,用工220人。

   两位农民工回乡创业的成功又带动了一批农民工回乡创业。曹庄村在河南打工的青年农民田苏也筹集了30多万元,租借废弃的原村部,办起了一个用工100多人的小食品厂,虽然刚开始试生产,可订单已排满了全年。

   目前支河乡大大小小的食品厂已达19个,全部生产素食羊肉串,与之配套的彩印厂、纸箱厂、竹签厂等另外八家企业也创办起来。据田苏介绍:“现在的订单太多了,19个厂就是全部运转起来,也只能完成一半。”

   “输出一人,致富一家;创业一户,带动一方”,流传在支河乡农民中的这句话,生动体现了对农民工返乡创业的认识。乡党委书记丁建设认为,农民工外出务工,是加法效应,现在返乡创业则是乘法效应。记者在支河乡看到,这种乘法效应十分明显。

   农副产品转化。支河乡年产小麦2万吨,以前多次遭遇卖粮难。小食品加工形成规模后,每年面粉就要耗去10多万吨。农民反映,去年以来,支河周围地区的面粉价格比其它地方要高出30%。

   富民。据不完全统计,2007年支河乡17家农民工返乡创办的企业共发放工资3000多万元,相当于全乡农民人均新增加纯收入800元。

   就业。支河小食品工业技术简单,用工大部分是四五十岁左右的妇女,开发和利用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半劳动力。这些农民就近就业,既能照顾农活,又能照顾家庭老小,对解决空巢老人、留守儿童的问题极有帮助。支河乡这些企业总投资不过1000多万元,但解决了4000多人的就业问题,起到了城里十多亿元投资才能起到的效果。

   拉动消费。赵洪汉创办的企业发展只有两年多时间,厂部周围就形成了一条小商业街。副食店的老板说,一到厂里发薪水,农民成箱成箱地买牛奶、鸡蛋,赵台村好多年没这么红火了。

   农民工创业为何呈“井喷”现象

   记者在宿州墉桥区、灵璧县、砀山县采访,所接触的10多个乡镇与支河乡情况相同,农民工返乡创业的规模和潜力甚至更大。墉桥区朱仙庄镇2006年才有了第一个农民工返乡创业的纺织厂,两年时间就发展到30多家,纱锭3万多个;顺河乡的返乡农民工更是敢干,三年时间创办了360余家木材加工厂,有的投资规模已达1000多万元,产品近一半出口到欧盟等发达国家。

   灵璧县尹集镇的鸭养殖与食品加工,从鸭种繁育到初加工再到深加工,逐步积累了自己的专有技术,每只鸭子增值40元钱,产品大部分进入大城市的超市。冯集的床上用品与装饰材料工业颇具规模,主要产品高档海绵垫全部出口欧美市场,引得英国商人闻讯前来投资。

   到了砀山,方知农民工返乡的创业大潮来势之迅猛。砀山县17万农民工,两年间就返乡创办了260多家企业,今年一开春,砀山县返乡农民工领头或引进的意向性投资项目500多个,计划投资额20多亿元,如果有一半兑现,其投资规模将达到10多亿元,这是砀山历史上从未有过的。

   为什么农民工返乡创业会出现井喷现象呢?宿州的干部群众认为,主要有四个方面的原因:

   一、近些年中央采取了一系列惠农和支农政策措施,农村政通人和、农业休养生息、农民收入增长。安徽较早地实行了农村税费改革,农村久已积蓄的矛盾得到缓解,使农民创业环境大为改善,农民创业意愿增强。

   二、农民现金收入增加较快。农民的消费主要是房子。目前阶段农村储蓄增长较快。墉桥区农村信用社统计,全区农民储蓄存款规模已达7亿元,为农民创业提供了资金基础。

   三、经过十多年的打工潮,一部分农民工素质提高很快,已成为管理人员,年薪一二十万元的也不鲜见。还有一部分到大城市做小买卖的,在打工企业掌握了核心生产技术的,都有返乡创业的自身条件。砀山县劳动和保障局的调查表明,农民工返乡创业的成功率高达85%。

   四、农民工返乡创业具有“门槛低、收费低、劳动力成本低”的优势,发放的工资一般比外出打工的农民低30%,但农民就业成本低,工作时间又比较灵活,农民得到的实惠反而更多。

   五、农副产品的原材料优势明显。农民工返乡创业的主导产业一般为板材业、规模养殖和加工业、食品加工、纺织和服装加工业、制鞋业和部分机械加工业。

   传统农区工业化的重要支点

   宿州市委书记李宏鸣,曾长期在安徽省委政研室工作,多次对农民工现象进行实地考察。他认为传统农区工业化是个必然的趋势,当前农民工返乡创业异军突起,是外源与内生经济的综合作用,为农村工业化开辟了新的有效途径。

   解决了新农村建设的载体问题,有利于激活农村的要素资源。当前农村政策的取向主要是“多予、少取、搞活”。多予少取的工作该做的应该说都做了,但“放活”的工作显然不够,主要是农村缺人才、缺资金、缺技术的现象比较严重,农民工返乡创业后,带来了资金流、技术流、信息流,激活了农村土地、厂房、农副产品原材料资源,可谓是一活百活、一通百通。

   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蓄水池”作用,有利于缓解城乡居民的就业压力。宿州市共有680万人口,有200多万富余劳动力需要转移。根据宿州市有关部门的跟踪调查,农民外出打工的人数基本保持在130万左右。一方面城市吸纳农村劳动力的能力有限,一方面农村现有的富余劳动力是难以走出家门的。如果把现有外出打工人员中有创业愿望的吸引回来创业,至少可解决几十万农村劳动力就业问题。农民工返乡创业,大部分人腾出的是管理岗位,对吸纳城市人口就业大有好处,这对减轻全国实现1000万人口就业目标的压力也是很大的贡献。

   带动产业转移,有利于平衡和协调东、中西部的区域发展。去年以来农民工回乡创业为何来势迅猛,大背景是沿海地区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区域转移。宿州农民工回乡创办的企业中,有些是沿海的企业主提供资金、设备,有些是原企业主与农民工合资,与农民工原来的打工企业有着密切的上下游关系。

   让资金有效地回流农村,有利于防控通货膨胀。从现在的经济形势看,防控和抑制通货膨胀是各级政府一项艰巨任务。李宏鸣认为地方政府在这方面的工作主要是三条,一是增加和保障农副产品的有效供给;二是增加农民及低收入群体的经济收入,使他们少受物价上涨的影响;三是引导资金转向现代农业和农副产品加工业,以城市的流动性过剩解决农村的流动性短缺。

  

  

  

我来说两句:
 昵称:  
[ 复制本文标题地址 ] [ 发表评论 ]  
Copyright © 1999-2015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