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的推进和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发展,是领袖与群众的理论活动和实践活动共同推动的结果
中国改革开放的推进和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发展,是领袖与群众的理论活动和实践活动共同推动而结出的丰硕果实。
邓小平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他站在历史的制高点上,作出了当今世界是和平与发展为主题的时代,改革开放已成为世界潮流的科学判断,总结我国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提出“改革开放是决定中国命运的一招”、“改革开放是第二次革命”、“不改革开放只有死路一条”的振聋发聩的科学命题。正是在邓小平改革开放思想的指引下,我国改革开放一步一步地向前推进,并且随着改革开放实践的深化,促使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的改革开放理论逐步形成和完善。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经济领域中,创造性地解决了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十四大以来实践中出现的实际经济问题,明确提出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肯定了公有制实现形式的多样化和分配形式的多样化;在政治领域中,继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依照新形势的要求,提出依法治国的方略,建设法治国家,这是马克思主义治国理念上的一大飞跃;在思想文化领域中,根据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中出现的新问题,创造性地发展了邓小平关于精神文明建设的理论。所有这些,都是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对邓小平理论的丰富和发展,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推到了一个新的阶段。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适应社会发展要求,推进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改革和创新,进一步扩大开放,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改革措施的协调性,建立健全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的体制机制。特别是在坚持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治国方略等等。标志着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发展规律、对共产党执政规律,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和把握又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大大丰富和发展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宝库。
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历史的动力。事实证明,没有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就不可能有中国改革开放的重大成果,同样,也不可能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说,无论是邓小平理论,还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一系列战略思想,“都是党和人民群众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邓剑秋作者系省社会科学院学术顾问、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