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9月29日电(记者陈菲)在刚刚结束的“灾后心理援助国际高峰论坛”上,中科院心理研究所危机干预中心主任王文忠副研究员建议,要针对灾难发生后不同阶段面临的不同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援助工作,这样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汶川地震发生后,中科院心理所、中国心理学会及所联系的各心理学研究与教学单位,以及来自国内外的近百家心理救援机构,纷纷赶赴灾区实施心理救援。作为灾区心理救援队伍中的一员,王文忠教授经过四个多月的连续工作后,对灾后心理援助工作总结了很多经验和做法。
王文忠说,从心理学角度讲,人们在经历灾难后都有自我康复的能力,但这需要经历一个心理变化的过程。
他举例说,地震发生后十天或者半个月内,人们普遍会存在失眠、焦虑、抑郁等现象,这都是很正常的。根据这个时期人们的心理特征,心理援助人员应侧重一些知识的普及,比如发放知识手册,做心理讲座等来普及灾后心理变化常识。同时还应做一些普通志愿者的工作,比如发放救灾物资等,这样可以帮助心理援助人员更好地融入到当地百姓中去。
地震发生半个月后,基本救灾物资稳定下来,丧失亲人的情绪也基本稳定。这时心理援助工作需要系统地全方位地进行。中科院心理所结合这个阶段的特点,开始侧重在绵竹、什邡等地培训教师、基层干部,教授他们一些开展心理援助工作的基本知识。因为他们本身具有身份优势,一旦掌握一些心理援助常识,更容易开展心理援助工作。
王文忠说,灾难发生一个月后,人们逐渐从麻木状态苏醒,开始考虑物质因素,一些社会事件开始出现,心理援助工作者需要开始侧重帮助政府处理这些事件。因为心理援助工作者不具有官方身份,前期也做了很多援助工作,因此更容易同当地百姓沟通,百姓也愿意向他们倾诉自己的诉求。同时心理援助工作者还能够帮助当地政府向百姓传达政府的想法和措施,有助于稳定百姓情绪。
除了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援助工作外,王文忠还认为,当前这个阶段应该进一步加强当地医院精神科和心理科的力量,同时对灾区学生心理学课程应加强外部力量的投入。此外,还应对当地村镇干部、警察等开展心理培训、危机攻关,以此更好地解决灾后重建工作中面临的诸多问题。
据了解,地震发生后,中科院心理所分别在绵竹、绵阳、北川、什邡等地开展了心理援助试点工作,结合当地应重点解决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援助。通过这些试点工作探索,中科院心理所将致力于整个灾后心理援助网络的构建,通过这个网络凝聚一批有工作经验的人,一旦其他地方发生灾难,可以有相关的人和力量去开展心理救援工作。
“从心理角度探索危机在中国还处在起步阶段,我们还要借鉴国外模式不断探索,最终达到‘与危机共存’的理想工作模式。”王文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