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村中偶遇嫁娶。吴晓虹摄

昌坊村委会为村民提供便捷的服务。吴晓虹摄

昌坊村统一规划建设的村民住房。吴晓虹摄

昌坊村村广播站。吴晓虹摄
国际在线报道(记者 吴晓虹):在新余采访期间,问起随团的向导小喻,平时周末和节假日都去哪里休闲渡假,小喻说这几年在渝水区欧里镇有个叫昌坊村的小村子吸引了不少城里人去那里度周末,垂钓、农家乐、采摘各种体验式服务引得不少来自南昌、宜春等地区的外地游客也前去游玩。
12月19日上午,第四届网络媒体江西行采访团来到了小喻介绍的昌坊村。这个村位于新余母亲河孔目江的源头,有3个自然村,262户,856人,人均耕地0.67亩,主要支柱产业有矿石开采加工、运输和旅游业。
据了解,在过去,对昌坊村而言,四周的青山是村民们的“金山银山”,因为这里有丰富的石灰石资源。村民通过发展采石、运输等产业走上了致富路。靠山吃山使昌坊村渐渐摘掉了贫困村的帽子,可同时也破坏了昌坊村良好的生态环境。是继续以破坏环境为代价换取财富,还是去探索一条健康、可持续发展之路?昌坊村人经过深思熟虑后,开始严格控制山上采石的规模和进度,希望能够挖掘村里的其他优势,找到既能保护生态环境又能发展经济的另一条出路。
昌坊村拥山依水,村前的锦溪河水质清澈,岸柳依依,加上河床小有落差,开发“绿色漂流”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2004年5月,昌坊村筹集资金500万元对锦溪进行了整修和美化,兴建了景区公路、游乐场所蛇仙湖、绿色漂流上下码头及其他配套设备设施。去年,该村仅漂流一项就创收20余万元,成为新余市农业生态旅游的新亮点。前不久,经度假村申请、省旅游局批准,昌坊旅游度假村荣获江西省农村生态旅游示范村称号,成为江西省首批农村生态旅游村。
昌坊村的基础设施比较完善,修建了环村水泥路和村民文化广场,打通了村内“三纵两横”的村道,移动电话、有线电视网络全部入户;修复了昌仙宫、龙泉古井和村前锦溪等历史古迹,建成了古村遗风、农庄采摘、山溪漂流、野外垂钓等多个农家乐旅游项目,呈现出田园风光秀美、旅游休闲兴旺的生态农村景象。
此外昌坊村还利用本地丰富的矿产资源,和农家乐旅游项目结合起来,成立了昌坊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把整个村作为一个公司来运作,村民变股民。去年全村总产值10510万元,集体收入51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突破8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