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改革发展已进入制度创新的新阶段,加快农村金融改革步伐,建立现代农村金融制度成为下一步农村改革的重要话题。
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博士李春涛告诉记者,长期以来,农村金融发展的热点焦点都集中在小额信贷上,即怎样为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资金支持。由于农业投资的高风险、信息不对称性和低收益以及农业银行、邮政储蓄等农村金融结构导致的高成本、低回报,使农村金融机构惜贷现象明显。
同时,农村金融机构大都成为单向吸收存款的机器,导致本来资金匮乏的农村地区资金大量外流,农村资金紧缺的局面雪上加霜。
10月12日,在银监会党委第100次(扩大)会议上,刘明康强调,银监会要研究并落实好如何完善农村金融服务,充分发挥好政策性金融和商业性金融的作用,推进建立现代农村金融制度。
在金融机构部署方面,刘明康指出,要研究农发行如何更好地发挥政策性金融作用,加强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要进一步研究农业银行坚持为农服务方向、发展农村服务网络和商业化改革要求内涵之间的关系和具体办法;要研究改善农村信用社法人治理结构,保持农村信用社支农金融主力军作用;研究扩大邮政储蓄银行涉农服务范围;要研究放宽农村金融市场准入,发展多种形式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
同时,要规范发展以服务农村为主的地区性的中小银行,引导各类资本支持发展现代农业;要研究农村金融创新,加强监管,研究如何大力发展小额信贷,以及如何发展适合农村特点和需要的各种微型金融服务。同时,要研究落实如何进一步加强对各类农村金融服务的风险监管,规范发展民间借贷的健康发展和防范非法集资,确保各项支农金融服务稳健发展。
“要解决农民在金融上的问题,不仅需要农村银行,建立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更需要现代商业银行进入农村市场。商业银行在农村的发展空间很大,农村现有的银行要改善经营管理,提高服务质量,也需要引入竞争机制,引入现代商业银行。”李春涛说。
作为破解农村金融的创新之举,银监会2006年底放宽农村金融机构准入门槛,引入村镇银行、资金互助社、贷款公司三类新型组织,并在近年取得了一定的试点经验,但始终没有鼓励商业银行进入农村。
据银监会最新统计,截至2008年8月末,全国已有61家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开业。61家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实收资本17.03亿元,存款余额28.31亿元,贷款余额19.17亿元。从贷款投向看,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农户贷款8.95亿元,占贷款总额的46.69%,累计发放农户贷款11.32亿元,支持农户22797户;农村小企业贷款余额7.75亿元,占贷款总额的40.43%,累计发放小企业贷款10.17亿元,支持小企业4452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