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
|
首页 | 时政 | 财经 | 改革开放三十年 | 综合 | 长三角 | 港澳台 | 评论 | 人事 | 深度 | 图片 | 人物 | 看中国 | 探索 | 网记 | ||
404 Not Found |
农民日记见证乡村变迁 2008:没想到看病真能报销
2008年10月15日 08:10:09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
杨春岭的部分日记本。 杨春岭2004年元旦的日记。 图片均由记者马跃峰提供 刘宗水,山东滨州市邹平县好生镇乔家村农民;杨春岭,山东德州市平原县王凤楼镇水务村农民。他们数十年如一日,坚持写下百余本日记,以平民的视角,记录下了改革开放30年来发生在身边的点点滴滴。他们的叙述似乎有些琐碎,却从一个侧面见证了农村面貌的变化和时代的变迁。 农村发展,是衡量中国社会进步的重要方面。农民记忆,是乡土中国迈向现代中国的真实“手稿”。10月9日,十七届三中全会召开,标志着农村改革发展步入新时期。适值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让我们跟随这些日记,去回顾、思考、总结,共同展望美好的明天。 1981:分完土地,当晚大家欢聚畅饮 【背景】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之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确立,个人付出与收入挂钩,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大增。 【刘宗水日记】四月二十一(1981年),早饭后到大队开会,学习中共中央13号文件,《关于农村经济政策问题的一些意见》,过午讨论。 十月二十三(1981年),到二队分地,过午四时,大片地已分完,只有自留地和饲料地未分,当晚,本组人员聚饮。 【记者手记】到刘宗水家时,才知道,老人已于去年底逝世。刘志高搬出父亲的日记本,有的本子已经发黄,但用线装订得整整齐齐,封面上是老人的笔名——润村。刘志高拿出最早的一篇,时间是1963年1月1日。“44年,爸爸用朴实无华的文字,记录了近半个世纪农村、农民的巨大变化。” “土地承包时,爸爸当大队会计,每天忙活土地丈量,登记造表。村里分地很顺利,田间地头、果园林地,到处都是农民忙碌的身影。”刘志高说,“欣喜之余,爸爸作了一首《果园序》,里面写道‘面临溪水,北依沃田,绿树环绕,禽鸟争喧,望之郁郁葱葱,此吾村之果园……春花夏茂秋结实,冬雪皑皑压枝头,一年四季,如诗如画,佳境胜桃源。既陶情悦性,又益寿延年。弹指高歌曰:吾辈有天缘,真个似神仙。’” 1990:想养鸡,52元买了100只小鸡 【背景】20世纪90年代初,中央减少农民工进城打工的限制。无数农民外出,寻找各种致富门路。 【杨春岭日记】1990年5月26日。早晨听到卖小鸡的,我便又想起了买小鸡。父亲答应了。回到家,母亲不愿买,我又哭了。中午,买了100只小鸡,花了52元。 1993年4月1日。今天是最累的一天。拉了一天车,每一车总是咬着牙,浑身一点力气都没有,真想倒了。这种滋味太不好受了。 【记者手记】杨春岭是个“不安分”的人,初中毕业后,他就琢磨各种挣钱的法子。最初,他想养肉鸡,但由于技术不过关,鸡没有养成,反欠了一身债。1993年—2007年,他先后到禹城市张集窑厂、平原县尹屯窑厂、东北沙厂、平原县造纸厂、天津车筐厂打工,为再次办养鸡厂积累资金。 “在张集窑厂干了7个月,才挣了450元,拉砖太累了。2007年,我一天就能挣120元。当年,毛收入达4万多元,挣出了一个鸡棚钱。今年上半年,我养鸡收入达到2万元。”在鸡棚边,杨春岭建了一间屋子。迎门一张书桌,排着数十本日记。有的用几页纸缝起来,有的是他“花高价”买的精装本。从1986年到现在,日记本上的字体也越发好看。
来源:
新华网
作者:
编辑:
余伟刚
|
404 Not Fou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