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襄汾尾矿库溃坝事件到娄烦山体滑坡事故,安全事故为山西的安全生产敲响了警钟,环境安全问题同样摆在每一位环保人面前。
14日,太原市环保系统环境安全隐患监管工作实施方案印发到各分局,根据方案要求,太原市环保部门开始在太原范围内掀起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环境安全隐患排查和整治。
"这次对环境安全隐患的排查和整治是太原市整治环境安全史上力度最大的一次。从重点工业污染源到危险化学品,再到放射性污染源和饮用水源,排查范围包括了所有环境安全的内容。而排查工作细到每一个生产经营单位工艺系统、基础设施、技术装备、作业环境、防控手段等方面。"太原市环保局宣教中心的高主任说。
排查目标就是要不留死角
"环保部门每一位工作人员全部参与到了这次排查中,根据要求,环保部门兵分六路,深入到太原市范围深入开展环境安全隐患的排查和整治。这次排查的目标就是要不留死角、整治不留后患。"高主任说。
在对工业企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可能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的水、气等污染物和易发生非正常情况的突发污染事故的工艺、设施等环境安全隐患全部是排查内容。而与以往不同的是,此次排查涉及的内容细到了工艺系统、基础设施、技术装备、作业环境、防控手段等。
危险化学品、放射性污染源和饮用水源是太原市最容易发生环境安全事故的三个领域。因此,在此次排查中,除全面开展太化、富士康、太钢、西山煤电集团、蓝星化工等危险废物产生量大的工业企业的环境隐患排查治理工作,重点检查其危险废物贮存、运输、处置及综合利用是否符合国家规范及标准要求,并对太化、富士康、蓝星化工等重点单位实施24小时监控。
重点督查尾矿库
临汾尾矿库的事件发生后,对于尾矿库的环境安全也首次列入了环境安全的检查范围,并成为此次排查的重点督查对象。
特别是对尾矿库比较集中的古交和娄烦两地,根据排查要求,除对两地的所有尾矿库的环境影响评价、环保竣工验收、污染物排放达标等情况全部排查外。
尾矿库是否影响饮用水源安全,尾矿坝下游是否有居民区、饮用水源保护区等环境敏感区的问题,更是此次排查的重点。并要求所有有关企业必须制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置预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