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10月20日讯 改革开放30年来,浙江最引人注目的现象是充满活力的民营经济。有些人也因此对浙江的发展道路怀有疑虑。其实,浙江的国有经济同样充满活力,并且实力居全国前列,真正做到了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相得益彰。这是浙江人民在脱贫致富建设美好生活的强烈愿望推动下,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和浙江省情出发,顺应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要求,按客观经济规律办事,率先推进市场化改革的必然结果。
市场化改革的探索
改革开放以前,浙江是一个地少人多的农业省。由于地处海防前线,国家一直没有安排重大投资项目,累计人均国有投资居全国末位。因此,改革开放初期,为了发展生产力,各地都注重依靠民间力量,从恢复和发展农村多种经营、发展社队企业和家庭工业起步,从流通领域改革入手,解决农村工业产供销问题。从允许长途贩运,逐渐放开城乡农副产品市场和工业小商品市场,形成几十万购销大军,到建设专业批发市场,部分生产要素开始通过市场配置,历史上深受商业文化熏陶的浙江人不自觉地率先开始了市场化改革的探索。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指引下,1983年初省委明确提出要树立大力发展商品生产的思想,1984年5月又明确提出发展各项事业都要坚持国家、集体、个人一起上的方针,使改革的探索更加自觉,扶持和培育了一大批生机勃勃的市场主体。十二届三中全会以后,适应市场机制的内在要求,国有企业进行改革经营机制和内部管理制度的探索,开始了股份制试点,城乡个体、私营和股份合作制经济进一步发展,初步形成了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格局。千万个市场主体活跃的经济活动,进一步促进了城乡经济的市场化,使浙江赢得了发展的先机。
邓小平南方谈话和十四大以后,广大干部群众进一步解放思想,明确了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目标模式。省委、省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积极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全省掀起了兴办个私企业的高潮。同时率先探索公有制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国有大中企业开始推行现代企业制度,组建企业集团,小型国有企业和乡镇集体企业大批改制为股份合作制或私营企业。改革使国有企业逐步适应市场经济,国有资产集中到重要和关键领域,大大增强了竞争力和控制力。乡镇企业也得到了大发展大提高,主要经济指标均居全国第一。党和政府还鼓励民间资金投向基础设施建设、文教事业和公用事业,大大加快了这些领域的发展,突破了基础设施落后的瓶颈制约,使社会事业的发展和社会领域的改革与经济发展和市场化进程相适应。党的十五大科学阐述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和基本经济制度,鼓舞浙江人民更加坚定地沿着这条正确的道路走下去。
增强市场主体的活力
进入新世纪以来,浙江以增强市场主体的活力为核心,努力营造平等竞争、有利发展的法制环境、政策环境和市场环境,推动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积极向现代市场经济提升转型。
省委、省政府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引导民营经济主动适应新的竞争形势,努力实现“五个转变”和“五个提高”,即从主要依靠先发性的机制优势,向主要依靠制度创新、科技创新和管理创新转变,提高民营经济的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从主要集中在传统制造业和商贸业,向全面进入高技术高附加值先进制造业、基础产业和新兴服务业转变,提高民营经济的产业层次和发展水平;从主要依靠国内资源和国内市场,向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转变,提高民营经济的外向发展水平;从现有的块状经济、小规模经营逐步向更高层次的集群化、规模经营转变,提高民营经济的集约化和规模化水平;从比较粗放的经营方式向更加注重信用、质量、生态和遵纪守法的经营方式转变,提高民营经济的整体素质和可持续发展水平。
同时,围绕建立现代产权制度这一目标,大力推进以投资主体多元化为主要内容的新一轮省属国有企业改革,推动国有经济战略性改组改造,建立权利、义务、责任相统一,管资产和管人、管事相结合的国有资产监管体系,建立规范、有序、公正、透明的市场化产权交易制度,实现国有产权的顺畅流转,培育了一批年销售收入超百亿元的强势企业,进一步增强国有企业的活力、竞争力和影响力。各种所有制经济不断融合,形成了民营经济和国有经济相得益彰、共同发展的良好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