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未来科技城(海创园)已初露雄姿,预计今年6月交付使用。记者吴元峰摄
【代表委员名片】
省人大代表,宁波市江北区区委书记俞雷
省人大代表,浙江中南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吴建荣
省人大代表,温州市维日康生物技术省级高新技术研究开发中心主任王贤俊
省政协委员,浙江师范大学物理化学研究所副所长罗孟飞
省政协委员,省科协副主席章丰
省政协委员,杭州绿盛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林东
浙江日报杭州1月30日讯 科技会带来什么?是让我们探知更深奥的宇宙,潜游更神秘的海底,亦或只是在不知不觉中感受着生活的点滴变化?有“科技”与“创新”等字眼贯穿始终的政府工作报告,让代表、委员们对“浙江制造”的未来充满期待。
科技再发力
【关键词】
科技驱动
【报告摘要】
通过五年努力,力争实现全省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研发人员数、发明专利授权量、规模以上工业新产品产值和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等“五个倍增”。
【代表委员解读】
看到“五个倍增”内容的那一刻,罗孟飞委员就忍不住拿起笔算起来。“5年实现倍增,每一年的平均增幅要达到14.9%。这一次我们省对科技创新的投入是下了大力气。”明显高于GDP增幅的数字,让这位投身科研工作30年的学者很欣喜。
“浙江是经济强省,却一直算不上科技强省,是我们该发力的时候了。”在罗孟飞委员看来,人均GDP突破1万美元的浙江,亟须找到产业转型升级的新路径,而“五个倍增”的目标,则是对科技强省更进一步的探索与努力,“未来经济的持续发展,依靠的一定是科技的力量。不管是政府、高校、科研机构还是企业,都应该抓住机遇,努力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过去的5年里,中南建设集团每年花在科技创新上的经费都超过3000万元,2012年更是达到5000万元。可在吴建荣代表看来,这个数字还不够,还要再增加。“创新给我们企业发展的推动力太大了。同样的钱,花在增加设备扩大生产上,和花在科技创新上相比,后者能产生的效益不可想象。现在政府对科技的投入持续增加,我们企业更应该提高自身科技含量。浙江是人多地少的省份,必须走资源节约型发展道路。”
最吸引林东委员视线的,则是“发明专利授权量”几个字,这与他这次带来的提案内容不谋而合。“看到知识产权能够在报告中被列出来,真的很激动。浙江民营企业多,前些年又以模仿为主,产权申请、保护的意识相对淡薄。现在政府工作报告明确对知识产权数量提出要求,既能引起大家对这个问题的重视,也能引导更多的人加入科技创新、发明专利的队伍。”
企业为主体
【关键词】
转型升级
【报告摘要】
积极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制定实施“腾笼换鸟”促转型一揽子计划,引导支持企业加快技术改造,推动信息技术应用,坚决淘汰一批落后产能。
【代表委员解读】
加强科技创新,目的在于产业的转型升级,在这个过程中,企业应该唱主角。
“加强自主创新的核心,促进传统产业的改造提升,就在于大力促进高新技术的产业化,我们要把创新的重点放在技术、管理、组织结构、工艺的变革。”俞雷代表说,在产业转型升级的进程中,必须增强企业的科技意识,“必须让企业认识到科技创新对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实现产业结构调整、扩大其市场竞争力具有重要作用。”
“浙江是土地资源稀缺的省份,要把稀缺资源优先投向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俞雷代表说,要把“腾笼换鸟”落到实处,就要引导企业向低效资源要空间,鼓励传统产业和领军团队合作,依托浙江省民营企业的资本优势和土地空间优势,和创新团队紧密合作,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无论是大企业还是小企业,都应该树立创新意识。”吴建荣代表说,在浙江,中小微的民营企业占多数,不少企业家因为担心科技创新的风险大,成本高,一直处于观望状态,“其实大企业有资本相对雄厚的优势,但小微企业更可以在创新上下功夫,只要产品的技术含量高,各行各业都可以出成果。”
在这个问题上,王贤俊代表也很有发言权。2003年,他的公司成立时就成立了技术研发中心,每年公司将6%的销售额投入新的研发,申请2至3个发明专利。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我们的科研成果,不仅要有量的累积,更应该有质的突破。”王贤俊代表认为,在“五个倍增”中,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研发人员数、发明专利授权量的倍增属于量的范畴,而规模以上工业新产品产值和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的倍增就是质的提升。“高科技产业是回报周期较长的产业,我们一方面要有耐心,不能急功近利;另一方面在投入时,要做到有的放矢,目标明确。”
政府来搭台
【关键词】
平台建设
【报告摘要】
抓好各类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和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建设。加强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建设一批重点企业研究院、企业技术中心、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和公共科技创新平台。
【代表委员解读】
我国每年产生的科研成果,真正能够转化为产品的只占25%,其中能够形成量产的只有不到5%。原因何在?
“缺乏产学研的有机结合。”俞雷代表的回答一针见血,目前绝大部分企业没有成为创新主体,而创新人才队伍和研究装备又大多集中在研究院和大学,使现在许多科研成果从选题开始就脱离了市场,“我们应建立一批有利于科技成果转化的平台和基地,加大产城联动的建设力度,为加快升级产业搭平台。”
实体平台重要,机制体制激励同样不可或缺。“一方面,我们应该优化资源配置,将政策向企业倾斜;另一方面,更需要优化科技创新环境。”章丰委员说,省委、省政府提出力争成为审批事项最少、速度最快的省份,如果我们能够同时打造出专利保护最好的名片,一定能吸引更多的科技型企业落户。
此外,科普的力量也不容小觑。“科普是科技创新的社会土壤和源头,也是新科技应用的市场基础,只有形成良好的科技人才培养氛围,才会有不竭的创新动力。我们应加大对科普的投入。”章丰委员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