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乌海市跻身国家100个“经济林产业示范县”行列,被国内葡萄专家誉为“中国很有发展前途的葡萄栽培区”。
优势独特规模粗具
乌海市正处于北纬30°-40°世界葡萄种植的黄金地带,在《中国葡萄优势区域规划》中,乌海市被列为黄河中上游欧亚品种的优势栽培区。2006年第五届中国优质葡萄擂台赛上,乌海市选送的4个葡萄品种获“优质奖”,并被推荐为奥运安全优质葡萄。目前,全市葡萄种植面积达2万余亩,其中挂果面积近1.2万亩。预计今年葡萄产量800多万公斤。
乌海市葡萄贮藏、流通、加工等龙头企业也在不断发展壮大,基本形成了集葡萄生产、贮藏、加工、运销于一体的产业化格局,一批葡萄种植、贮藏保鲜、深加工等产业化项目,已成为全市农业经济新的增长点,有力地推动了我市葡萄产业化的进程。汉升葡萄酒业公司设计年生产能力2万吨,现拥有葡萄基地4000余亩,并积极开展葡萄订单栽培与收购;汉升公司以赤霞珠葡萄为原料酿制的汉森解百纳干红葡萄酒2006年获第二届亚洲葡萄酒质量大赛金奖。佳奇果品有限责任公司及其他几家小型冷藏保鲜库为低温物流提供了保障,目前年贮存能力达100多万公斤。
合理布局注重科技
乌海市葡萄产业的发展模式主要是以基地为主,积极推进园区化、标准化、规模化,目前,海勃湾区岱山千亩葡萄基地、新时针千亩葡萄观光种植园、汉昇葡萄酒基地、维信葡萄酒基地,海南区一棵树梁葡萄基地,乌达区千亩葡萄示范园等一批示范葡萄园、观赏葡萄园、生态葡萄园正在形成;对具备连片种植条件的村,我市推行“葡萄专业村”,扩大葡萄种植面积,实行集约化管理、标准化生产;我市还将农业高效园区作为保护地葡萄生产基地重点推进,调动了园区居民种植葡萄的积极性。
乌海市将绿色、无公害作为葡萄种植业发展的主攻方向,努力提高葡萄生产的科技含量,提升产品的档次。我市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一方面组织有关领导和专业技术人员外出考察、学习交流,另一方面聘请国家著名葡萄专家担任葡萄技术顾问,传经送宝,从而使一大批新技术、新品种在我市得到了推广应用。在适用技术推广方面,我市推广了葡萄“深沟浅栽、地膜覆盖”、科学修剪、控产、果实套袋、综合施肥、节水灌溉等四季管理的先进技术,并研究推广了葡萄绿枝嫁接更新改造技术,更新老龄、低质葡萄园近千亩。在新品种推广方面,近几年,我市先后引进近50个名优新葡萄品种,初步筛选确定了有地域优势和市场潜力的葡萄主栽品种,主要有红地球、无核白、森田尼无核、早熟红无核、赤霞珠等。
优化服务做响品牌
为推动葡萄产业的快速发展,市政府出台了葡萄种植的优惠政策,已连续六年对达标的葡萄种植每亩补贴200元;为了鼓励规模化发展,从2005年开始对集中连片种植30亩以上的每亩增加100元补贴。市政府还积极申请国家开发银行新农村建设贷款,集中财力重点扶持有发展意向和带动作用的个人或企业,有力地推动我市葡萄产业健康、快速、持续发展。此外,科技特派员制度的实行,引导科技人员走出机关,直接服务于农居民,为葡萄产业发展注入了科技的活力;葡萄产业协会的成立,起到了联系科研、生产、销售、加工、市场及基地、果农与企业之间的桥梁和纽带作用;政府信息网络体系的建立,为葡萄生产、加工、流通各环节的主体提供了及时准确的市场和产销信息,农牧业信息网和“96048”固话秘书台也正在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乌海市积极开展无公害、绿色、有机葡萄食品的产地认证、产品认证以及葡萄产品品牌建设的各项工作,申报并通过了5000亩无公害葡萄产地认证及产品认证,其中,一个鲜食葡萄、八个系列葡萄酒通过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双认证。为推行无公害化、标准化生产,我市制定了包括葡萄建园、生产管理、安全质量、包装与贮存4项内容的《乌海葡萄标准体系》,并将标准引入农户,推动农户从源头上确保果品质量、安全。我市在成功注册“汉森葡萄酒”、“佳奇果品”的同时,积极参加国内国际果品展销会、鉴评会、贸洽会,扩大了2007年乌海市跻身国家100个“经济林产业示范县”行列,被国内葡萄专家誉为“中国很有发展前途的葡萄栽培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