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
|
首页 | 时政 | 财经 | 改革开放三十年 | 综合 | 长三角 | 港澳台 | 评论 | 人事 | 深度 | 图片 | 人物 | 看中国 | 探索 | 网记 | ||
404 Not Found |
全国网媒记者河套平原感受内蒙古异域风情
2007年07月19日 22:11:57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
7月18日,第二届中国网络媒体内蒙古行赴西线采访团早晨6点离开首府呼和浩特,行程约350多公里于11点50到达此次采访地点。在巴彦淖尔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杨春生,新闻科科长任晨林巴彦淖尔市新闻网站站长王冰,乌拉特前旗旗委副书记、纪检委书记王学君,旗委常委、政府副旗长郭玉根,旗委常委、宣传布部长王安丽,旗委常委、办公室主任张秉礼等领导的陪同下,记者团到乌拉特前旗乌梁素海风景区进行了参观采访。参加此次大型采访报道的新闻媒体有人民网、千龙网、东北网、上海东方网、西部时报网、广西新闻网、央视国际、四川新闻网等全国重点主流新闻网站。
乌梁素海风景区 随后乌梁素海鱼场副场长李艳向采访团记者详细介绍了整体情况。乌梁素海蒙古语是“杨树湖”,蒙语意为“盛产红柳(柽柳)的地方”,其前身为黄河故道,形成湖泊约在一百年以前。乌梁素海作为河套灌区水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黄河流域最大的淡水湖,是内蒙古自治区第二大淡水湖泊,现在的水域面积为293平方公里,库容量3亿立方米。她接纳了河套灌区90%以上的农田排水,起到改变水质、调控水量、控制河套地区盐碱化的作用。可以说“八百里河套系于一身”。经过湖泊的生物生化作用后,排入黄河的乌梁素海,也是黄河水质的“晴雨表”。 2001年,乌梁素海湿地开始实施生态保护示范工程,巴彦淖尔市委及上游各旗县区切实加大了治污力度。随着管护设施的投入使用,管护力度不断加强,湿地生物种群数量逐年明显恢复和增加。 2002年,被国家湿地公约组织正式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
记者乘坐汽艇遨游乌梁素海 7月的乌梁素海,碧波荡漾,芦苇丛中,鸟儿在欢快地鸣叫。乘坐着快艇在海子上飞驰而过,清凉的风吹去了记者们一路上的疲惫,用美景给我们换上了快乐心情。很少有机会可以和这些鸟儿们离得这么近,记者们都纷纷拿出照相机,用镜头将这些精灵们动人的姿态保留下来。据了解,乌梁素海湿地的疣鼻天鹅、白鹭等鸟类的繁殖地点目前明显扩大。疣鼻天鹅繁殖巢区由过去的10平方公里范围扩大到30平方公里。原来没有的鸟种如草原雕、灰鹤、小天鹅、黄嘴白鹭等现在也来这里栖息,鸟类由原来的185种增加到现在的209种。乌梁素海也是内蒙古重要淡水渔业基地之一,有“北国水乡”之称。黄河鲤鱼是乌梁素海的特产,色美味鲜,久负盛名。 乌梁素海丰富的特产和美丽景色吸引了大批游人,成为旅游观光的胜地;在这里可以观赏湖光山色,可以探索珍禽候鸟的活动奥秘;也可以泛舟畅游,体察鱼乡的生活风韵。 下午3点10分,采访团来到内蒙古临海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进行了采访,记者从该企业了解到,临海公司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不仅注重提高经济效益,同时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和节能工作。严格贯彻执行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并将挖掘节能降耗的潜力作为长远发展的重要目标,成功的走出了一条“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的良性“循环经济发展之路”,目前综合能耗水平在国内同行业中处于先进水平。于2006年荣获巴彦淖尔市“十五”期间环境保护工作先进集体荣誉称号,并被评为巴彦淖尔市“环境友好型”企业。
临海化工公司厂区一角 该企业水资源循环利用实现工业废水零排放,为实现水资源循环利用,进一步保护环境,公司多次召开如何实现企业水资源循环利用工程的技术研讨会,研发怎么做到由当时排水不排污向工业废水零排放转变。先在各种方案中好中选优,工夫不负有心人,确定方案后,先后投入1000多万元,优化工艺增加设备,水平建成了先进的自身循环水冷却系统,实现了工业废水零排放的目标,如:蒸发的大汽冷凝水、热碱冷却系统、HCl冷却系统、乙炔废水回收利用等系统,并通过了自治区环保局验收。实现零排放后,每年节约大量生产用水,用水量由原来的每天6000立方米,降到3000立方米/日,每月可节约成本225万元,经济效益明显,同时也体现了较大的社会效益,为地方环保事业树立了典范。
公田村荣誉室 下午4点40分,采访团来到乌拉特前旗西小召镇公田村进行采访,村党支部书记邬志刚向记者详细介绍了该村怎么由一个落后、 贫穷走向先进、文明、富裕的过程。1990年前,公田村是远近文明的贫困村,人均收入只有68元。村党支部深刻认识到:要想彻底改变贫困面貌,实现脱贫致富,必须改变单一的种植模式,走“种养加一条龙、贸工农一体化”的发展路子,因此,村党支部积极组织实施了以发展村办企业,壮大集体经济为主要内容的“凝聚力”工程。1991年,公田村党支部三名支部委员带头无偿集资,建起了150平米的村委会办公室和党员活动室;组建成立了第一个村办企业----公田农工商总公司,为了解决广大群众的后顾之忧,向群众公开承诺了“赚了是集体的,赔了算党员自己的”,先后开办了养殖厂、饲料厂、面粉厂、电焊厂、农副产品购销公司、榨油厂、馍片厂等村办企业,累计增加集体经济200多万元,上缴国库税金近100多万元。特别是2004年到2006年,总投资1200万建成了公田金油葵脂公司,同时还建立了投资350万元的草粕饲料加工厂。在此基础上,加大了找商引资力度,积极寻求合作伙伴,盘活企业,增加农民收入。此外,建成了标准化养殖小区,通过多年的努力,到现在,公田村人均收入已达到5000元。
采访结束后,乌拉特前旗旗委、政府在乌拉特大酒点宴请了采访团全部来宾。 来源:内蒙古新闻网 作者:文/薛海军 吕强 图/海艳丽 张云飞 编辑:余伟刚
|
404 Not Fou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