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4.96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4.96
 
首页 | 时政 | 财经 | 改革开放三十年 | 综合 | 长三角 | 港澳台 | 评论 | 人事 | 深度 | 图片 | 人物 | 看中国 | 探索 | 网记订阅本频道的头条新闻
 24小时热点  
·近8万新闻记者已换新记者证
·专家:针对差异细化碘盐标准
·美女保安将服务国庆安检
·18位老战士将参加国庆游行
·长沙发322个工种工资指导价
·河南监狱设服刑人员改造基金
·虚拟货币交易成色情网站动向
·两地车祸不同判 法官也纠结
·广东严查酒驾 一夜拘留78人
·青藏铁路查出1.28亿假发票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4.96
 科学·探索·轶闻 更多
英雄纪念碑曾欲在碑内装电梯
·中国9大城市娶老婆成本
·陈独秀拒绝共产国际经费援助
·毛泽东亲自参加的悼念活动
·重庆连发地产窝案:五厅官落马
·"白宫"楼举报人狱中蹊跷死亡
 人物语录 更多
洪晃生父:章含之有外遇在先
·76岁李宗仁与胡蝶27岁女儿的忘年恋[图]
·开除刘少奇党籍 谁唯一没举手?
·谁是毛泽东的“双儿女亲家”
·揭秘:毛主席像章怎样从“狂热”到“制止”
·毛泽东的烟瘾:烟龄长达六十三年
·【中国·面孔】之悲情农民赵作海
·【中国·面孔】之“房产大炮”任志强
·【中国·面孔】之文强黑与白
·【中国·面孔】之冷血屠夫郑民生
·孟学农两度去职低调复出 曾赋闲一年远离公众视野
 English News More
浙报集团系列数字报刊
浙江日报 | 钱江晚报 | 今日早报
美术报 | 浙江老年报 | 城市假日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4.96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国内新闻 > 媒体评论 正文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4.96
“中国产品安全危机”是个最新贸易壁垒

  7月20日上午,国家质检总局局长李长江在国务院新闻发布会上介绍了中国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的有关情况。这是一场不同寻常的新闻发布会,其背景,是近期国际舆论热炒,并且美国政府、国会开始介入中国产品(尤其是食品)的安全问题。

  中国公众对“食品安全”议题并不陌生。正因如此,在国外舆论对中国“食品安全”炒得沸反盈天情况下,民间舆论反而出奇“冷静”。

  中国出口食品在这两年是不是质量突然下降了?不然。权威数据表明,近几年,中国出口食品的合格率都在99%以上,过去两年,中国出口美国的食品合格率甚至略高于美国出口中国食品的合格率。面对如此高的产品合格率,以美国为代表的国际舆论以及美国政府、国会何以仍然“不依不饶”?我们认为原因有以下几点:

  首先,中美之间的巨额贸易顺差是美方炒作“中国食品安全”问题的重要诱因。中国近年每年有近2000亿美元的产品输美,但以去年计,输美食品价值仅38亿美元,所占份额极小,但这38亿美元的产品却可覆盖尽可能多的消费者,炒作这一议题,可起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

  并且,去年7月至今年6月,被美国FDA(联邦食品与药品管理局)拒收的外来食品中,印度有1763批次,墨西哥1480批次,中国1368批次,越南533批次,日本508批次,意大利482批次。而以2006年度输美食品价值总额计,墨西哥达到98亿美元,中国38亿美元,印度12亿美元,越南11亿美元,日本5亿美元,意大利29亿美元。何以单单中国食品成了“问题”?事实上,联系近年来,美国国内不断炒作的中国影音产品盗版问题、产业补贴和人民币汇率问题,都与中美经贸关系密切相连,此次炒作“中国食品安全”问题的背景已经不言而喻。

  其次,随着中国经济国际化程度的迅速提高,“国内问题国际化”不可避免,国内多次发生的“食品安全”问题,不仅给国内消费者消费心里投下阴影,同样影响到国际消费者对中国产品的信心。

  针对产品众多、市场复杂等问题,中国政府在全国共建立了食品安全监管责任区16030个。在生产证照颁发方面,也至为严格。但我们认为,在此次“中国食品安全”危机面前,我们仍有一些基础性工作要做。

  第一,当前最紧要的事情,是防止“食品安全”问题被一些别有用心的国际势力泛政治化、意识形态化,而应实事求是地解决问题。6月底,美国参议员查尔斯·舒尔默呼吁,应在美国商务部内成立一个新的“强力”机构,专职负责监控中国对美国出口产品的安全问题。美国总统布什已于近日签署一项行政命令,宣布成立一个内阁级别的政府工作组,负责保障并监督美国进口产品,尤其是进口食品的安全。甚至有美国议员对中国及亚洲渔产品发出警讯,呼吁将食品安全问题与反恐相提并论。

  尽管主事者声称并不是针对中国,但《华尔街日报》日前刊登的一篇文章称,在这场中国产品危机中发言最频繁的美国人,很多都是之前要求制裁中国商品的保守人士。正如香港英文报纸《南华早报》指出的,“食品安全,是美国最后的贸易壁垒”。因为,作为世界贸易组织成员,美国已经没有其他有效手段来遏止中国廉价商品的全面渗透。这场争端该何去何从呢?中美贸易不平衡的问题当然需要解决,但炒作所谓“中国食品安全”问题,非但于事无补,只能使问题复杂化。

  第二,中国有关方面应树立“危机公关”意识。本月初,中国食品土畜进出口商会有关人士接受《北京晨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企业会从国内与国外两个方面展开行动。知情人士告诉记者,赴美国国会游说和介绍情况已经在很多企业的计划之中,详细的日程可能在本月中最终确定。另据美国媒体报道,中国有关部门已经聘请了全球顶尖的公关公司来协助应对此次“食品安全”危机。如此举措,相较于以往已大有新意。政府层面的磋商更不可缺,据悉,6月,中国与欧盟设立的工业品合作机制举行了工业品安全年会;9月,中国将和美国举行消费品安全年会。中国向有“酒好不怕巷子深”、“身正不怕影斜”的传统,但面对此次危机,“请进来、走出去”才是化解危机的上策。

  第三,这次危机暴露出中国产品的品牌建设有严重欠缺。前些年,“中国制造”在俄罗斯造成严重不良影响,但企业界在此事件中所吸取的教训远远不够,至少品牌创建方面仍然缺乏良策。在国际市场上仍然一片混战,竞相压价。现在看来,走出困局,不仅企业一方有责任,政府、社会也有许多事情要做。

  据说美国前总统尼克松曾对汉语“危机”一词产生浓厚兴趣,认为危机=危险+机遇。这次被国际媒体热炒的“中国食品安全”问题,究竟是“危险”还是“机遇”呢?处理得好,结果会是后者。

[ 复制本文标题地址 ] [ 发表评论 ]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4.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