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4.96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4.96
 
首页 | 时政 | 财经 | 改革开放三十年 | 综合 | 长三角 | 港澳台 | 评论 | 人事 | 深度 | 图片 | 人物 | 看中国 | 探索 | 网记订阅本频道的头条新闻
 24小时热点  
·近8万新闻记者已换新记者证
·专家:针对差异细化碘盐标准
·美女保安将服务国庆安检
·18位老战士将参加国庆游行
·长沙发322个工种工资指导价
·河南监狱设服刑人员改造基金
·虚拟货币交易成色情网站动向
·两地车祸不同判 法官也纠结
·广东严查酒驾 一夜拘留78人
·青藏铁路查出1.28亿假发票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4.96
 科学·探索·轶闻 更多
英雄纪念碑曾欲在碑内装电梯
·中国9大城市娶老婆成本
·陈独秀拒绝共产国际经费援助
·毛泽东亲自参加的悼念活动
·重庆连发地产窝案:五厅官落马
·"白宫"楼举报人狱中蹊跷死亡
 人物语录 更多
洪晃生父:章含之有外遇在先
·76岁李宗仁与胡蝶27岁女儿的忘年恋[图]
·开除刘少奇党籍 谁唯一没举手?
·谁是毛泽东的“双儿女亲家”
·揭秘:毛主席像章怎样从“狂热”到“制止”
·毛泽东的烟瘾:烟龄长达六十三年
·【中国·面孔】之悲情农民赵作海
·【中国·面孔】之“房产大炮”任志强
·【中国·面孔】之文强黑与白
·【中国·面孔】之冷血屠夫郑民生
·孟学农两度去职低调复出 曾赋闲一年远离公众视野
 English News More
浙报集团系列数字报刊
浙江日报 | 钱江晚报 | 今日早报
美术报 | 浙江老年报 | 城市假日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4.96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国内新闻 > 专题文章 正文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4.96
[十七大代表风采录]杨存智:矿山深处铁脊梁

  图为杨存智在井下和工人交谈刘通摄

  2007年5月10日,在省城举行的中国共产党山西省代表会议上,代表们将手中的神圣选票投给了来自井下一线的煤矿工人——杨存智。

  16年前,25岁的杨存智从原山西矿业学院采矿工程专业毕业,来到塞北煤城大同,被分配到一个当时不起眼的偏僻小矿——马脊梁矿,从技术员干到综采队长,从普通一兵成长为共产党员,他带领综采一队创造出一个又一个井下奇迹——

  这支仅有120名员工的队伍,10年间共生产原煤1050万吨,特别是2004年以来连续3年产量突破200万吨,创造了全国同类型国产机组的领先水平。该队被中国煤炭工业协会授予“全国十佳综采队”荣誉称号,综采队党支部荣获“山西省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荣誉称号。杨存智被评为“全国煤炭工业优秀采煤队长”,被团省委授予“山西省青年文明号优秀号长”。

  “站在山上托白云,钻进井下刨乌金。不恋城市风光美,只觉奉献最为珍。”尽管杨存智已经是综采队长了,可是他依旧冲在生产一线,平均每月下井二十三四次。寒霜暗染少年头,这位山沟沟里的共产党人用知识改变着井下的点点滴滴……

  “安全是天,只有满分,没有及格!”

  综采一队至今没有发生过一起重伤以上事故,杨存智却时刻警醒自己:在煤矿,生命有更多遭遇危险的可能,必须付出百倍千倍的心力,确保安全。他向记者讲述了一次与死神擦肩而过的经历——

  那是1998年,综采一队所在的工作面开采时碰到了砂岩体,为了保证正常生产,矿上决定另外开凿一个切眼,实施快速搬家,为了赶时间,一条较窄的巷道没有进行支护。那天,杨存智带着矿工们到原工作面做清理工作,突然工作面内传来异常的响声,转眼间声音越来越大,杨存智意识到这可能是工作面漏顶!“快跑!”杨存智一声巨吼,当即带领已经懵了的工人们向外跑。刚刚跑出工作面,整整18米高的岩石便垮落了下来。

  从此以后,安全生产成为杨存智时刻绷紧的一根弦。他坚持抓好全队每周四的安全活动学习、每月一次的事故案例分析和每季度一次的伤残人员现身安全演讲活动,多年来雷打不动。他在员工换班室张贴大伙儿的“全家福”照片,组织员工在入井前对着“全家福”进行安全宣誓。他严格执行入井考试制度,矿工们必须全部答对方能入井。有一次,检修班的一名支架工因班前考试没通过,被杨存智制止下井。支架工有些不服气,杨存智的回答掷地有声:“安全是天,只有满分,没有及格!”这件事在全队引起很大的震动。

  矿工们告诉记者:“杨队长不是空喊口号,而是用无微不至的关怀告诉我们要注意安全。”在杨存智的办公桌上有一个瓷缸,下面压着一个记事本,记者看到这样一条条记录:宋官祥的儿子在学校被人殴打致伤住院,这两天让他休息处理家务事;小陈经常打麻将,上班要勤观察;牛永清是个“喇叭筒”,让他发泄压力,否则会出事;端午节快到了,给工友们拿几个粽子……

  杨存智解释说,矿工的生命不仅受到恶劣自然条件的威胁,还受到自身不良行为、心理压力、家庭矛盾等因素的影响。因此,在做好硬件设施的同时,他细心地将每名矿工的思想动态记录下来,对安全生产中发现的“不放心人”,通过结对子、搞帮教、走访慰问,理顺了大家的情绪,使该队连续3年安全生产突破200万吨。

  “党员干部既要思想红、作风硬,更要技术精”

  10年前,兄弟单位进口了两台4LS高采机组,每台花了上亿元,用了6年便被淘汰,而综采一队引进的国产MGTY机组的价格仅仅是进口机组的一半,却不但起到高产的效果,而且迄今“健在”。何以如此?除了矿工们的爱惜、保养,更源于技术改造。

  说起技术改造,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杨存智常常讲:“党员干部既要思想红、作风硬,更要技术精,这样才有感召力。”他把技术培训作为主线,引导技术、管理能手积极向党组织靠拢,不断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和带领群众搞创新的能力。通过对党员、干部和非党员技术能手状况的摸底,队里确定“双向培养”对象,利用工作面等阵地,由技术、管理能手对“双培”对象进行“菜单”式培训。

  科班出身的杨存智,更是身先士卒,积极开展科技攻关,解决生产中遇到的难题。把重达3000多吨的设备和2万多米长的电缆,从一个工作面搬到另一个工作面,一般要用40多天,杨存智设计的“先铺运输机、后稳转载机”快速搬家方案,将搬家时间足足提前了10天,创下同行业、同类型工作面搬家的最快速度;有一次,工作面突遇长180米、厚0.7-2.2米的煤层砂岩体,给正常开采带来极大困难。有人认为需要进行工作面搬家,杨存智觉得这样做不仅增加了成本,而且耽误了许多有效生产时间。为了找到解决办法,他下井盯了整整一天,发现靠近煤层底板还有0.4米—0.6米厚的煤。他突然想出一个好办法,用机组滚筒掏底煤,采用放震动炮压石头的办法过砂岩体。在过砂岩体的过程中,杨存智连续几天不出井,饿了吃点干粮,渴了喝点冷水。短短半个月,全队硬是闯过了近100米长的特殊地质构造带,有效避免了工作面搬家,为企业节约资金约200万元。杨存智却因过度劳累病倒了。

  在杨存智的带动下,综采一队焕发出勃勃生机:一条小建议,使井下130架液压支架全部穿上“防护衣”,避免了煤粉侵蚀支架立柱,延长了设备的使用寿命;一个小发明——“单轨吊”,把工作面顺槽所有电缆请上了“空中走廊”,既保护了电缆,又促进了标准化建设;一项小改革,缩短停采线,变原设计的100米停采,为40米停采,每个工作面可多采4.5万吨煤,直接经济效益达497万元……

  “要想干成事就得把大家拧成一股绳”

  同样的环境,同样的条件,同样的工作时间内,为什么综采一队竟能完成全矿3个综采队生产总量的近2/3呢?

  杨存智没有直接回答,而是讲述起队里的党员干部之间相互开展批评的故事。杨存智是党支部宣传委员,由于他是一队之长,自然挨得批评最多。他清楚地记得,上任之初,由于过于冲动地训斥了一工友,在事后的民主生活会上,他受到党员们的严肃批评。在杨存智看来,批评是诤友,心的共鸣生成了凝聚力。近几年来,通过民主生活会,队里共征集300多条意见和建议。党员王雷雨批评队干部对矿工生活关心不够,队里很快设立“扶贫互助金”,几年来共资助了38个困难家庭;还有“安全互动金”“队干部接待日”等制度,都是通过党内批评后设立的。

  在生产管理中,杨存智引入了“互动式”管理理念。具体操作就是让每一名员工都有机会担当一次最接近自己“上司”的角色,例如:每天的队值班干部担当一天的队长职务,这一天他要安排当天的生产任务,材料、配件使用的审批,劳动报酬的分配,并记录当天的当“官”日志和管理心得,以此类推,生产队长、班组长都要“互换”角色。员工由过去的被动管理变成主动管理,相互理解的多了、注重实效的多了,一些精通生产、善于管理的人才也随之脱颖而出。

  “心往一处想,劲才会往一处使。”杨存智真诚地说,“正如我当选为党的十七大代表是集体的荣誉一样,我始终认为,个人的能力非常有限,要想干成事就得把大家拧成一股绳。”

[ 复制本文标题地址 ] [ 发表评论 ]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4.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