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开林:白云深处举旗人
2007年08月30日 15:42:21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
新华网武汉8月30日电(记者张先国)湖北省保康县尧治河村,海拔1700多米,曾是穷得出了名的特困村。近20年来,在村党委书记孙开林的带领下,修公路,开磷矿,建电站,办起了17家企业,去年工农业总产值达2.5亿元,成为远近闻名的小康村。
尧治河村地处高山之巅,遍地石头。自1988年冬天开始,孙开林就领着群众劈山开路。在炸开悬崖最危险的时刻,“要苦先苦党员,要死先死干部”,孙开林冲到最前面一喊,干部跟上来了,党员跟上来了,群众也都跟上来。大家起早贪黑,饿了就勒一勒裤带,渴了就吃一口冰雪。公路一寸寸、一尺尺地往前延伸,经过2个多月的日拼夜战,终于凿通了到第一个矿点的6公里山路,把矿石拉出了山,石头变成了宝。
就这样,经过19年钎声不断,公路通到了每个矿点,通到了每家每户,里程80多公里。修路不易,架电更难。在最危险的板壁岩上栽电杆时,孙开林率15个壮劳力组成突击队,抬的抬、拉的拉、推的推,拼了一整天,直到太阳落山时才把600多公斤的电线杆栽上。554根电杆、131公里线路,孙开林带着人苦战了183天。
“依靠开矿,尧治河村摆脱了贫困,集体有了积累,但要让乡亲们真正过上好日子,光靠挖矿不是长远之计。”在获得了初步发展后,孙开林把目光放得更远。1995年2月2日,第一台机组发电;6月底,第二台机组发电。第一座电站成功了,他们又一鼓作气,建起了4座股份制电站,总装机达到3800千瓦,年可创产值650万元。千百年来从村里哗哗流过的河水,变成了白花花的银子。依靠特色资源,走以路促矿、以矿促电、矿电结合、转化增值的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子,尧治河村先后建起了6家矿粉厂和一个年产15万吨的大型配矿厂。
到2003年,尧治河村经过15年艰苦创业,从全县的极贫村发展成为保康县首富村。孙开林没有就此止步,他跑武汉、上北京,请著名专家指导,召开全体村民大会,深入开展“富而思源、富而思进”大讨论。他们走出尧治河,收购了保康招商矿业公司,新增磷矿企业7家,磷矿石储量增加4000多万吨,延长开采年限80年;投资8900万元收购了原县属5座国有电站,新增水电站6个,新增装机总量2.2万千瓦;还在酿酒业、旅游业等领域大举投资。目前,尧治河村级企业已经达到17家,到去年底,农民人均纯收入4600元,村级固定资产1.8亿元。
如今,走进尧治河村,一条条公路蜿蜒飘舞在群山万壑中,一座座电站矗立在哗哗流水旁,一幢幢农家别墅掩映在红花绿树间。51岁的孙开林先后获得“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等荣誉,最近又光荣地当选党的十七大代表。
来源:
新华网
作者:
记者张先国
编辑:
应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