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第十五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将于9月8日在澳大利亚悉尼召开。自1989年澳大利亚前总理霍克首倡成立该组织并在堪培拉召开第一次部长级会议后,18年间,APEC经历了亚洲金融危机、“9·11”恐怖袭击、印度洋海啸等重大国际事件的冲击与考验,面临着如何实现自身价值、巩固合作与继续发展等大问题。2005年中期评估后,APEC先后在韩国釜山和越南河内召开了领导人非正式会议,确定了未来的发展道路和具体的行动计划,即“釜山路线图”和《河内行动计划》。如今,APEC21个经济体领导人再度聚首共谋大计,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
巩固与加强现有的合作成果,是历次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的主要目标,也是此次会议一项主要议程。APEC是当今全球最大的区域经济合作组织。目前,它不仅是促进亚太地区经济开放与合作的主要推动力量,也是推动世界贸易体系健康发展的先驱。APEC之所以能够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主要是因为它有一个独特的合作模式与运作机制,即“APEC方式”。这一方式以承认多样性、强调灵活性和渐进性为基础,在相互尊重、平等互利、协商一致、自主自愿的前提下,遵循协调的单边主义以及开放的区域主义。18年的成功实践证明,“APEC方式”是亚太开展经济合作的最有效模式,应该得到巩固和发扬。
讨论亚太地区当前面临的最紧迫、最突出的问题,也将是本次会议的一个重要议程。此次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所要讨论的问题固然会很多,但关乎区域内经济社会长期发展的气候变化、环境保护以及能源问题,必将成为本次会议广泛讨论的中心议题。气候变化既是环境问题,也是发展问题。而能源问题关系到一个国家的国计民生,也关系到APEC经济体的可持续发展。能源和气候变化密切相关,不适当的能源政策和能源使用会造成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引起气候变化、全球变暖等问题。因此,能源与气候变化势必引起包括APEC在内的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
中国人口众多、经济发展水平低、气候条件差、生态环境脆弱,是最易受气候变化不利影响的国家之一,同时我国正处于经济快速发展阶段,应对气候变化形势严峻,任务艰巨。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发展中国家,中国高度重视气候变化问题,成立了国家气候变化对策协调机构,并根据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采取了一系列与应对气候变化相关的政策和措施。从长远发展来看,中国的能源安全仍然面临很多方面的挑战,如能源需求的增加、对外依存度的提高以及国际能源市场变化等。为了应对这些挑战,中国政府在十一五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了到2010年单位GDP的能耗降低20%的目标。
在经济全球化快速发展的今天,气候变化和能源安全已经超出了一个经济体的能力范围,需要国际社会共同应对。APEC是解决环境、能源等发展问题的最佳平台。在这里不仅有当今世界最发达的国家,更有广大的发展中国家;不仅有最大的能源消费国,也有世界能源的主要供应国;不仅有技术落后但仍面临巨大发展压力的排放小国,也有技术先进但排放量居世界前列的大国。因此,探讨环境与能源问题具有一定代表性、全面性和现实性。希望通过此次会议,APEC各经济体之间能够在共同关心的问题上形成共识,在维护亚太地区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上迈出实质性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