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2.95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2.95
 
首页 | 时政 | 财经 | 改革开放三十年 | 综合 | 长三角 | 港澳台 | 评论 | 人事 | 深度 | 图片 | 人物 | 看中国 | 探索 | 网记订阅本频道的头条新闻
 24小时热点  
·近8万新闻记者已换新记者证
·专家:针对差异细化碘盐标准
·美女保安将服务国庆安检
·18位老战士将参加国庆游行
·长沙发322个工种工资指导价
·河南监狱设服刑人员改造基金
·虚拟货币交易成色情网站动向
·两地车祸不同判 法官也纠结
·广东严查酒驾 一夜拘留78人
·青藏铁路查出1.28亿假发票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2.95
 科学·探索·轶闻 更多
英雄纪念碑曾欲在碑内装电梯
·中国9大城市娶老婆成本
·陈独秀拒绝共产国际经费援助
·毛泽东亲自参加的悼念活动
·重庆连发地产窝案:五厅官落马
·"白宫"楼举报人狱中蹊跷死亡
 人物语录 更多
洪晃生父:章含之有外遇在先
·76岁李宗仁与胡蝶27岁女儿的忘年恋[图]
·开除刘少奇党籍 谁唯一没举手?
·谁是毛泽东的“双儿女亲家”
·揭秘:毛主席像章怎样从“狂热”到“制止”
·毛泽东的烟瘾:烟龄长达六十三年
·【中国·面孔】之悲情农民赵作海
·【中国·面孔】之“房产大炮”任志强
·【中国·面孔】之文强黑与白
·【中国·面孔】之冷血屠夫郑民生
·孟学农两度去职低调复出 曾赋闲一年远离公众视野
 English News More
浙报集团系列数字报刊
浙江日报 | 钱江晚报 | 今日早报
美术报 | 浙江老年报 | 城市假日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2.95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国内新闻 > 深度聚焦 正文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2.95
四川双流县农村变革记:让百姓分享发展成果

  “全村人口3715人,2006年人均收入4700元,2007年有望达到5200元……”说起这些数字,徐开明信手拈来。

  作为四川省成都市双流县高饭店村的党支部书记,2005年他在村干部和400名村民的联名支持下,制定方案,到县里组织的评审会上演讲,为本村赢得了全镇当时唯一一个新农村建设试点指标。

  村民们知道,得到这个指标,他们就可以在财政的支持下住上楼房、喝上自来水、用上沼气,年迈、贫困、孤寡老人还能住进漂亮的敬老院。因此,当他们村的方案最终胜出时,徐开明书记成了英雄。

  如今,每到夜幕降临的时候,通常在城里才会有的街头歌舞出现在了高饭店村的坝子上,老人、孩子、妇女在音乐声中载歌载舞。为了学城里人的街头跳舞,他们曾专门用“大巴”拉着几十个老太太到城里“偷艺”。

  高饭店村的一部分土地集中起来,租给农业公司耕种,青壮年有的给这些农业公司打工,有的到市里或县里去打工。家庭条件好点的,就在公路边投资建一个“农家乐”,吸引城里人来吃饭、休闲。

  高饭店村所在的双流县,是全国“百强县”。在这里,中央提出的“统筹城乡”正被描绘成一个越来越清晰的美好图画。

  盘活农村的土地

  “KunShan”这个词,正在为许多外国人所熟悉,他们爱吃的法国刀豆、羊肚菌、韩国辣椒等,越来越多地来自“KunShan”——双流县的昆山村。这个村同时也是成都市民的“菜园子”。

  在昆山村,绝大多数土地被集中起来,由公司或业主大面积集中耕种。以前,零散居住在自家土地边上的村民,大部分集中搬迁到了村里的几个别墅式小区。那里不但有和城里一样的水、电、气,还有宽带网和光纤。

  村民可以选择承租村里的土地,也可以在村里引进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租用的土地上打工,或者外出务工。去年,村民人均收入5253元。

  然而,2005年在谢瑞武刚刚担任双流县委书记时,这个村的村民还处在勉强吃饱饭的状态。“这么好的自然条件,我就不信富不起来。”于是,这里成了谢书记的定点联系单位。

  在谢瑞武书记定点联系昆山村后不久,杨永忠也“盯”上了昆山这块平整而又肥沃的土地。这位多年从事农产品外贸生意的商人,在四川其他地方尝试“公司+农户”模式遭遇失败后,依然不放弃要在土地上寻找出路。

  在杨永忠到来之前,昆山的许多村民放弃了耕作土地,因为搞的是传统农业,一年到头,除去各项成本,最后连人工钱都挣不回来。许多人将土地无偿交给邻居代管,自己外出打工。

  同样的土地,对杨永忠却有着不同的价值。他有来自法国、美国、韩国、日本等国的大量农产品订单,如果能将这一望无际的土地集中起来耕种,将产生丰厚的利润。

  杨永忠知道,在他以前合作的那些地方,他所面临的经济风险无法规避,因为政策上不允许土地流转,也就是说,他必须与一家一户的农民合作,才能完成整个生产过程。而这种一对多的合作形式,注定有扯不完的纠纷。

  双流县的政策则开明得多,即使在成都市今年6月成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之前也是如此。双流的许多地方,正在将农民不愿意耕种的土地集中起来,由一个个业主集中耕作,每年年初,业主按每亩地七八百斤大米的价格向村里支付地租,村里再将这些钱转给一家家的农户。

  这正是杨永忠所寻找的理想模式——将土地集中承租,每年年初付给农民租金,然后吸引当地农民来打工。为农民消除了种田没收益的后顾之忧,杨永忠也少了许多麻烦。

  如今,杨永忠的虹禾原野公司已经集中了昆山村以及周边几个村共5000多亩土地,到明年,他在双流县将拥有1万亩土地的使用权。农忙时,他承租的土地需要3000多名农民工作,付给每个农民的月工资约八九百元。

  住上和城里一样的楼房小区

  把农民的土地集中起来不是难事,因为这既有收益也有风险,农民也很清楚。但让农民放弃自家的宅基地,还要花钱住进风格统一的楼房小区,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城市建设遇到的拆迁矛盾,在农村可能更为激烈。这是谢瑞武书记和县里其他领导在商讨统筹“三个集中”时最先考虑到的问题。

  所谓统筹“三个集中”,指的是工业向园区集中,农民向城镇集中,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这“三个集中”,是县里进行的“统筹城乡”的核心内容。

  “必须坚持农民自愿的原则。”尽管作为国家的试验区,成都市下辖的双流县有着别人拿不到的“尚方宝剑”,但具体操作起来,双流县党委、政府班子还是慎之又慎。

  为了让农民能实实在在看到“集中”的好处,曾任成都市经委主任的谢瑞武,把企业管理的许多方法用到了“统筹试验”中,设计了一系列的激励机制。

  比如,每户农民集中居住后节约出来的部分土地,将作为股份进入这块土地集中后所在的公司,每年都有相应的分红。集中居住的农民每人可享受5000元的住房补贴。

  此外,县里提前将水泥路修到集中新建的村庄,村里的自来水、电、路灯等基础设施全部由财政出资。总之,一切基础设施提前到位。

  更重要的是,县里把新农村建设变成了一场自下而上的活动——县里出台各项配套政策,然后通过本县报纸及电视台向农民宣传政策,之后在全县范围内拿出10个试点指标,由所有行政村自愿申报,先在全镇范围“PK”,胜出的一两个村,再到县里进行第二轮“PK”,直至决出最后10个村。

  “竞争可激烈了。”也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高饭店村的党支部书记徐开明学会了写方案,并且自己用电脑把申报方案制作成PPT文件,以便向评委们展示。更重要的是,他和村委会干部发动村民认识到政策的好处,并签名支持村委会的申报工作。

  3年来,双流县共有两批30个村争取到了这样的指标。

  “住上和城里人一样的小区,谁不动心呢!”三星镇南新村郭应成说。如今,他一家人住进了288平方米的两层楼房。做饭用的是沼气,由村里集中养猪场的粪便产生,他家在集中养猪场寄养了两头猪,因此用沼气基本免费。

  郭应成家的8分田地,全部交给来自香港的喜来登公司集中种植杨梅。每年年初,他可以收到400元左右的土地使用费。儿子、儿媳外出打工,郭应成和老伴一边看家一边做些编织活儿,每个月还能挣500多元。

  还有一件让他高兴的事,他家每人每年交10元钱就加入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大部分医药费可以报销。

  让老百姓分享发展的成果

  一边是热热闹闹地将土地集中起来耕种,让农民集中起来居住,另一边,工业被集中到统一规划出来的西航港开发区。用老百姓的话说,昔日“村村点火”的情景,在双流县已经看不到了。

  过去,双流县大部分乡镇都有自己的工业企业或工业园区,厂房占用了大量土地,这种零散的方式无法实现环保上的统一治理与管理。

  “工业集中入园带来的问题使乡镇不愿意了,认为原本属于他们的税收被集中到了开发区。”谢瑞武书记介绍说,这一矛盾被县里一条规定巧妙化解了——谁引来的资金,税收、投资和产值全部计给谁,还有额外的现金奖励。

  这一规定,不但解决了老问题,还激发了各乡镇为县里招商引资的热情。

  2006年,双流县地方财政收入达到21.9亿元,比2003年增长了316.9%。谢瑞武说,经济发展了,且不说创造了就业机会等好处,就拿财政来说,政府腰包鼓了,才能用更多的钱改善老百姓的生活。

  也就是在财政迅速增长的这几年,原本驾车需要半天时间才能从村里赶到县城的徐开明,如今只要40分钟,原因是三条被命名为各种“走廊”的新建大道,使双流县境内部分原本偏僻的村镇不再行路难。

  如今,最远的乡镇到达县城的时间都被缩短到一个小时内。正是这些大道,让徐开明建在家门口的“农家乐”越来越红火。每到周末,许多成都市民赶往这里休闲度假。

  这些大道的开通,使鑫山牧业公司总经理曾敬和几个创业伙伴不再担心交通问题了,他们长期承包了三星镇一个贫困村的2500亩坡地,用于发展畜牧业。

  如今,他们的公司一年出产2000头无公害肉牛,在成都市场供不应求。当地农民不仅每年从鑫山牧业公司领取地租,而且有约500名农民在公司就业,每人每月可得薪水600元到800元。此外,如果愿意领养公司的牛,还可以按领养的数量得到分红。

  “当地农民把公司当成自家的了。”曾敬说,如今,要是有人破坏公司的草地,农民看见后肯定会第一时间打电话通知公司,或者直接去制止。

  一切按规划办

  双流县的农民集中、土地集中和工业集中,始终都按照双流县的规划在布局。

  过去,一些县没有专事规划的部门,即使有,也是个摆设,一切都是按照主要领导的意志进行。而在双流,自从着手“统筹”,“规划先行,一切按规划办”成了铁律。

  2005年,双流县投入4000多万元,编制了本县的城乡一体化规划、城市分区规划、产业发展规划等6大类30多项规划。2006年,又进一步修编了场镇规划、新农村建设规划及各类专业规划。如今,双流县上上下下的干部们,都扮演着规划执行者的角色。

  新的规划无形中打破了县里各部门的职能划分。比如新农村建设,涉及到农业、水利、建设等多个部门,在具体操作时,很可能出现各部门之间相互“扯皮”。

  为此,县里对各职能部门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除了组建专门的农业发展局外,还进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各部门的行政审批职能归并到行政许可科(执行),其他科室的职能调整为管理(决策)和执法(监督)。各部门的行政许可科全部入驻县政务服务中心。

  改革之前,多数科室既行使行政审批权,又行使行政执法权,缺乏监督制约机制。同时,到政府办事的单位和个人,无不需要经过层层签字审批,繁琐的环节影响效率且缺乏监督。如今,无论谁到政府办事,只要进入县行政服务中心,就能“一站式”解决。

  作为“统筹城乡”的探索者,双流县正在进行着前所未有的变革。为了有效推进各项改革,县里对人力资源进行大力挖潜,不但邀请四川大学等院校的专家前来培训公务员,而且组织干部出外学习、挂职锻炼。

  “县里的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只要在职接受正规学历学习,都能100%报销学费。”谢瑞武书记相信,和东部沿海一些发达县竞争,最重要的是在人力资源上的比拼。

  “如果我的观念、素质赶不上东部沿海发达县的书记,我就主动辞职。”这是谢瑞武给自己立下的军令状。

[ 复制本文标题地址 ] [ 发表评论 ]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