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天10秒
西昌赚了4000万
昨日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的工作人员在上午对发射场进行清洗后,下午就放假了。基地外车水马龙的场景也变得“门前冷落”,这让附近村民感到不太适应。因为最近一段时间,“嫦娥经济”给他们带来了太多的惊喜。
村民做向导赚5000元
昨日上午,记者再次走到发射中心,基地外的坝子上再也不见前几天在此蹲守的各路记者的身影,也没有了揽客的当地村民。在附近的田地里,村民烧麦秆稻草的青烟袅袅升起。
这种冷清让彝族汉子阿布还有点失落。阿布称,从15日左右开始,陆续有记者到基地探营,为更清晰地看清基地内的状况,纷纷请当地村民带路绕道上山。阿布就是其中带路者之一。
阿布说,15日左右,带一趟收费最多50元。到20日后,每天带路费直线上升,20日80元每人,22日300元每人,23日涨到500元。24日发射当天,他带了三位无票游客,收费2000元,带了两路记者进山,进账1600元。“赚了大约5000块钱吧!”阿布笑得连牙齿也包不住。
西昌出现客流高峰
昨日,记者在一旅行社看到,一些游客前来咨询附近的旅游景点。来自北京的汤先生说,他最近有一个月的假期,刚好赶来看“嫦娥一号”发射,准备在西昌附近的景点玩一天。武汉的胡先生则盯准了西昌的特产。他说,武汉的天麻18元一斤,西昌的只有7元一斤,他一口气买了20斤。
记者从西昌市旅游局了解到,从10月16日开始,西昌市接待的外地游客就开始出现上涨趋势,截至昨日有上万人次,以致昨日西昌至成都双流机场的航班爆满,火车站也出现继“十一”后又一轮客流高峰。 “嫦娥”带来游客4万余人次
仅仅10秒的精彩瞬间,就给西昌带来一个新名词——嫦娥经济。
尽管800元到1000元不等的“观奔月”门票价格仍被广受质疑,但西昌仍从奔月中获利颇丰,据估算,这个数字至少4000万。当地也从这些受益中看到了商机,发射基地的科技特色旅游已经纳入当地规划。
据当地旅游局统计,截至10月24日下午5时许,西昌11家四星级以上的酒店预订率达90%以上,游客接待量4万余人次。西昌市旅游局副局长陈乐算了一笔账:不包括旅游门票和机票、火车票等,仅吃饭、住宿、购物这几项,如果按照每人消费1000元计算,目前当地旅游经济至少收入4000万。
无疑,航天事业悄无声息地为当地经济注入了活力。西昌市委书记邓显祥谈到航天经济效益时说,他们下一步将继续突出科技特色,发展卫星基地旅游和水电工程旅游,形成特色的旅游经济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