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
|
首页 | 时政 | 财经 | 改革开放三十年 | 综合 | 长三角 | 港澳台 | 评论 | 人事 | 深度 | 图片 | 人物 | 看中国 | 探索 | 网记 | ||
404 Not Found |
中国人离登月有多远
2007年10月27日 11:25:20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
20年后,这个神秘的星球将可能出现中国人的足迹。图为1969年7月20日,美国“阿波罗11号飞船”登上月球。阿姆斯特朗在月球表面留下右脚脚印的瞬间,这是人类在月球上首次留下足迹。 从嫦娥一号升空到实现载人登月的梦想,仍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嫦娥一号的升空一下子拉近了中国人和月亮的距离。埋藏了几千年的登月之梦,在这一刻又被激发起来。下一步,中国探月计划怎么走?中国航天员何时才能登上月球?这些问题都成为中国人关注的新焦点。 月球车已在研制中 如果说嫦娥工程第一期是“绕”的话,第二期便是“落”。“今年如果能立项,二期工程2013年就能实现。”嫦娥一号卫星总设计师叶培建接受《国际先驱导报》采访时说,目前针对二期工程各项技术攻关已经展开,“月球软着陆器需要新的变推力发动机,而现在发动机都是恒定推力的。” 月球车的研制也已经在进行当中,据中国绕月探测工程总设计师孙家栋介绍,全国有十几家单位正在研究月球车。 在二期工程中,月球车和软着陆器将主要完成四大科学目标。中国绕月探测工程月球科学应用首席科学家欧阳自远进一步分析说:“这四大目标包括:探测月球的地形、地貌和地质构造;精细探测月球表面的化学成分和矿物成分;探测月球的内部结构;探测月球的表面环境、对地球的电离层进行极紫外观测并进行月基的光学天文观测等。” 三期工程的核心内容是“回”,按计划,2017年将发射一颗月球软着陆器或机器人采集月壤和岩石的样本,并搭乘返回舱重返地球。“按目前设计,顶多挖一公斤。”叶培建说。 按欧阳自远的说法,“回”的过程也很好理解:运载火箭将月球轨道器、携带月球车的着陆器带到近月空间,轨道器绕月球运行开展绕月探测,着陆器则在月球表面着陆后释放出一辆小型的月球车。携带多种科学仪器的月球车开始在月面巡视探测与取样,同时开展就位探测,再使用机械臂自动采集月球表面的岩石和月壤样品,装入返回舱。然后,返回舱点火飞离月球,最终把样品带回地球。 深空探测人才严重短缺 跟绕月工程一样,虽然都是预先计划好的,但面对的问题依然严峻。“首先,要解决月球的白天黑夜问题,月球一昼夜是地球的一个月,温差又很大。”中国绕月探测工程总设计师孙家栋说,争取在月球上生存三个月到一年左右的时间,对月球车和软着落器的要求很高。 此外,月球表面地形复杂,月球车要安全准确地落到指定的地点也是必须突破的难题。孙家栋说,这就需要在“落”的过程中不仅要减速,还要在一定高度悬停,侦察月面情况,侦察以后自主决策选点,在极短时间内自主完成这一系列动作。 “由于中国大火箭短时间研制不出来,二期工程到时仍将用长征三号运载火箭发射。”叶培建说。与火箭不同的是,测控天线这一配套系统中关键的技术将是二期、三期所面临的问题。“美国测控天线布满全球,我们只有中国本土才有,即便在本土,深空探测的天线也还没建起来。”欧阳自远表示,要解决这些技术问题全需要依赖人,“人才队伍现在还远远不够,这是第一位的东西。” 载人登月至少需要20年 中国绕月探测工程总指挥栾恩杰把人类探月活动概括为“探月”、“登月”、“驻(住)月”三个阶段,“探月”之后接下来便是“登月”了。 “至少是20年以后的事。”栾恩杰认为,一个重要因素是中国火箭推力不足。“有人说中国要登月,我就跟他开玩笑说,你可别去月亮,因为我们现在的火箭推力不够,只有600吨,真正登月需要3000~4000吨。所以如果现在去,都是‘单程票’,没有回来的力量,到时候就真的成了‘嫦娥奔月’了。” 其实,登月不光需要火箭等硬件的支持,更主要的是人的加入。“月球的特殊环境将对航天员的选拔和训练提出更加严峻的要求。”今年5月21日,中国首位航天员杨利伟在第十六届“人在太空”国际学术会议上表示。杨利伟和来自法国、俄罗斯等国的宇航员一起探讨“人在月球的工作和生活”时认为,月球重力环境和宇宙辐射都将给宇航员的适应能力带来挑战。 面对很多人关注的载人登月问题,叶培建的回答简单而直接:“目前没有时间表。” (国际先驱导报特派记者李宣良、孙彦新、白瑞雪发自西昌) 来源:
新华网
作者:
编辑:
董良友
|
404 Not Fou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