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4.96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4.96
 
首页 | 时政 | 财经 | 改革开放三十年 | 综合 | 长三角 | 港澳台 | 评论 | 人事 | 深度 | 图片 | 人物 | 看中国 | 探索 | 网记订阅本频道的头条新闻
 24小时热点  
·近8万新闻记者已换新记者证
·专家:针对差异细化碘盐标准
·美女保安将服务国庆安检
·18位老战士将参加国庆游行
·长沙发322个工种工资指导价
·河南监狱设服刑人员改造基金
·虚拟货币交易成色情网站动向
·两地车祸不同判 法官也纠结
·广东严查酒驾 一夜拘留78人
·青藏铁路查出1.28亿假发票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4.96
 科学·探索·轶闻 更多
英雄纪念碑曾欲在碑内装电梯
·中国9大城市娶老婆成本
·陈独秀拒绝共产国际经费援助
·毛泽东亲自参加的悼念活动
·重庆连发地产窝案:五厅官落马
·"白宫"楼举报人狱中蹊跷死亡
 人物语录 更多
洪晃生父:章含之有外遇在先
·76岁李宗仁与胡蝶27岁女儿的忘年恋[图]
·开除刘少奇党籍 谁唯一没举手?
·谁是毛泽东的“双儿女亲家”
·揭秘:毛主席像章怎样从“狂热”到“制止”
·毛泽东的烟瘾:烟龄长达六十三年
·【中国·面孔】之悲情农民赵作海
·【中国·面孔】之“房产大炮”任志强
·【中国·面孔】之文强黑与白
·【中国·面孔】之冷血屠夫郑民生
·孟学农两度去职低调复出 曾赋闲一年远离公众视野
 English News More
浙报集团系列数字报刊
浙江日报 | 钱江晚报 | 今日早报
美术报 | 浙江老年报 | 城市假日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4.96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国内新闻 > 综合 正文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4.96
第五届网上河北行:邯郸市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今年以来的主要工作思路:河北省第七次党代会以来,立足建设沿海强省的大局,明确提出了建设四省交界区域经济中心的奋斗目标,进一步明晰了统筹发展的总体思路,即:围绕建设四省交界区域经济中心目标,实施两大走廊带动,推动三大区域并进,加快培育四大新兴产业,努力实现五个再造,突出抓好六项突破性工作;并与之相配套,制定了《邯郸市建设区域经济中心战略规划》。

  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2006年,全市生产总值达到1359.5亿元,增长14.9%;全部财政收入达到138.3亿元,增长14.5%,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完成52.8亿元,增长23.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599.5亿元,增长37.5%;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0503元,增长13.8%,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929元,增长9.8%。

  2007年1-9月份,全市生产总值完成1171.6亿元,同比增长15.4%,预计全年可达到1600亿元,增长15%。全部财政收入完成133.6亿元,同比增长22.1%,预计全年可完成170亿元,增长23%;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完成53.0亿元,同比增长30.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622.9亿元,同比增长38.9%,预计全年可完成800亿元,增长33.4%。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384.3亿元,同比增长21.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169元,同比增长18.3%;农民人均现金收入3156元,同比增长13.0%。

  今年以来的主要工作举措:紧紧围绕建设四省交界区域经济中心目标,按照全市统筹发展的总体思路,大力发展经济,高度关注民生,维护社会稳定,加强党的建设,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始终保持了平稳健康运行的良好态势。

  大力发展经济

  1、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按照全市统筹的发展总体思路,为进一步优化产业布局、提升产业层次,市委、市政府研究制定了《关于加快推进两大工业走廊开发建设的指导意见》、《关于加快三大区域协调并进的指导意见》和《关于加快四大新兴产业培育发展的指导意见》。

  (一)实施两大走廊带动:着眼产业集群、土地集约,我们谋划了成峰工业走廊和邯武工业走廊,优化产业空间布局,形成拉动经济增长的两个隆起带。目前,两廊已完成土地调规10029亩,引进项目160个,其中已建成投产和开工建设的125个。仅今年新引进项目95个,总投资80.93亿元。

  成峰一线,全长20公里,南北7公里,总面积约140平方公里,目前可利用土地2.2万亩,区位优势明显,土地资源丰富,基础条件较为成熟,重点发展装备制造、纺织服装、新型建材、农副产品加工(食品工业)四个产业,配套推进生态观光农业和现代物流产业,建成全市装备制造业聚集区、纺织服装升级区、生态农业观光区、现代物流集散区。初步形成“一廊六区”发展格局,即商城工业园区、磁县生态观光农业区、马头生态工业城、林坛工业园区、凤凰山-东武仕风景区和新坡工业园区。

  邯武一线,总面积140平方公里,目前可利用土地1.5万亩,主要以资源型产业为主导,以科技进步和创新为手段,产业延伸和配套为主线,重点发展钢铁、冶金配套、传统建材提升和煤化工产业,同时配套发展现代物流和实施生态建设,建成全市重化工业主体功能区和循环经济示范区。初步形成“一廊三园”发展格局,即户村工业园区、河北武安工业园区(曹公泉工业园区)、南洺河工业园区。

  (二)推动三大区域并进:这是贯彻落实十七大关于“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优化国土开发格局”的具体体现。立足邯郸西强东弱的地域特点、资源特征和业已形成的经济形态,围绕加速西部、突破东部、优化中部的思路,按照东部特色生态经济区、中部中心城市经济区和西部循环经济区的定位,对县域经济发展进行分类指导,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突破东部,10月8日我们召开了突破东部调研座谈会,提出“三管齐下、突破东部”的思路,即在基础设施建设、财税政策、干部使用上倾斜。每个县着重培育和发展1-2个主导产业,力争两年内全部实现财政收入过亿元,到“十一五”末,东部10县在全省县域经济排位前进5个位次以上,其中馆陶、曲周、大名、肥乡、临漳、魏县6个县力争跳出全省县域经济后30位行列。

  打造中部,依托“1+8”大城区框架,围绕加速城市建设、繁荣都市经济和提升城市品位。第四期城市规划修编工作基本完成,一批物流项目正在建设。成功举办了2007中国河北(邯郸)国际建材博览会。共设置430个标准展位和45个特殊展位,馆内2万平方米,馆外5000平方米,国内外150个团组来邯观摩、采购、洽谈,观众达4万余人。初步统计,本次博览会项目签约合同16项,总投资65.6亿元,合同引进资金62.3亿元;达成协议10项,总投资22.8亿元,协议引进资金16亿元;贸易合同15个,贸易成交额12.8亿元。

  优化西部,一是加大国家循环经济设点市争列和武安、峰峰两个循环经济试点区推进力度。二是实行“一票否决”,强力推进节能减排。三是加快钢铁、水泥行业产业升级和结构重组。1-9月份,武安全部财政收入完成31.7亿元,同比增长33.76%;涉县全部财政收入完成10.3亿元,同比增长24.6%。

  (三)加快培育四大新兴产业: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必须坚持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我市具有发展煤化工产业和商贸物流产业的独特优势,是国家确定的新材料产业基地和专用汽车生产基地,立足这样的发展基础,我们在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的基础上,着力培育壮大装备制造、现代物流、煤化工、新材料四大新兴产业,促进全市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升产业竞争力,形成全市经济新的增长点。

  装备制造业,2006年我市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企业共124家,从业人员3.2万人,实现工业增加值16亿元,销售收入65亿元,利税5亿元。主要产品:棉花加工设备1525台,农用运输车8581辆,改装汽车10142辆,工业锅炉746蒸吨,标准件178万吨,泵5.7万台,轴承6.2万套,铸管铸件80万吨,复印机7741台。下一步,重点发展专用车生产基地、矿山设备制造基地、棉花加工机械制造基地、纤纺织大型成套设备制造基地、燃气装备制造基地。

  现代物流业,全市共有各类市场287个,其中超亿元市场35个,超十亿元市场9个,总仓储面积达30多万平方米,邯郸国际装箱中转站年出口运输货物5万标箱。全市共有载货营业性汽车2.97万辆,铁路货站车场6个,货场1个,专用线34条;公路货运量9167万吨,铁路邯郸站货运量1985万吨。下一步重点发展交通运输和物流信息两大平台,培育骨干第三方现代物流企业,加快以主城区商业核心聚集区、外环物流带、环主城区30公里城镇物流带的现代物流项目建设。

  煤化工产业,2006年全市焦化企业45家,焦炭1200万吨,煤焦油加工60万吨、甲醇17万吨、粗苯15万吨、蒽油18万吨等生产能力。2006年煤化工产业实现销售收入54.5亿元,利税2.4亿元。下一步重点抓好煤焦油深加工、醋酸后续加工及精细化工产品,延长煤-焦-化产业链和煤-醇-化产业链;规划发展甲醇、二甲醚、醋酸、环已酮、乙内酰胺等20多种产品,其中甲醇产能400万吨,二甲醚400万吨,醋酸100万吨。

  新材料产业,全市新材料重点企业28家,从业人员3000人。年销售收入36亿元,利润总额3亿元,税金1亿元。现有产品产能:有激光导股200万支、墨粉500吨;高技术陶瓷微珠1000吨;功能陶瓷锆珠5000吨;高纯电子气体50吨,电力防污闪涂料150吨,氟硅有机整理剂500吨,高档纺织面料1100万米。下一步重点发展特种纤维材料、电子信息材料、特种功能材料、电子特种气体材料、新型纺织材料、金属粉体材料等。

  2、加快重点项目建设,提高经济整体素质和综合实力

  (一)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情况

  今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目标是750亿元,实际上按800亿元落实。1-9月份,完成622.9亿元,增长38.9%,占年计划77.9%。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完成523.7亿元,增长40.8%,占年计划65.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总量居全省第三位,投资增幅居全省第二位。第一产业完成投资23.7亿元,同比增长84.8%,占城镇投资的4.5%;第二产业完成投资285.1亿元,同比增长54.6%,占城镇投资比重54.5%;第三产业完成投资214.9亿元,同比增长23.1%,占城镇投资的41%。

  (二)投资5000万元以上100个重点建设项目情况

  实施了“双百工程”,加快建设投资5000万元以上重点项目100个,谋划后续重点项目100个。截止目前,经省、市以上核准备案的5000万元以上项目112个,占年计划的112%。

  在建的100个市重点项目总投资725亿元,其中钢铁、煤炭、电力、建材等传统产业优化升级项目14个,总投资336亿元,占投资总额的46.3%;装备制造、煤化工、现代物流、新材料等四个新兴产业项目45个,总投资170亿元,占投资总额的23.5%,比去年提高13.5个百分点,而装备制造业项目是去年的2.4倍,投资是去年的2.6倍。截止目前,100个市重点建设项目已完成投资130.2亿元,占年计划的100.2%,提前三个月完成全年计划。其中,投资亿元以上项目84个,10亿元以上项目17个。大项目支撑作用突出,10大战略支撑项目完成投资84.4亿元,占100个重点项目投资完成额的64.8%,占年计划的93.7%。

  争列省重点项目92个,总投资849亿元,较去年项目个数增加20个、总投资增加44亿元。目前,已完成投资114.2亿元,占年计划的108%,项目个数居全省第一。

  (三)投资1000万元以上项目情况

  强调抓大不放小,只要是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环保政策、土地政策和全市规划,坚持能快则快尽量快,全市项目建设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截止目前,全市投资1000万元以上在建项目1529个,占年计划的102%;完成投资453亿元,占年计划的76.8%;其中新开工项目达到1016个,占年计划的103%,创历年同期最高。

  (四)“五个再造”情况

  充分发挥大企业、大集团的领军作用,积极推进邯钢、峰峰集团、新兴铸管、邯矿集团、天铁集团到“十一五”末实现销售收入翻番,使这五家企业集团的销售收入由现在的500多亿增加到1200多亿,进一步扩充全市的经济总量。再造一个新邯钢:总投资193亿元的邯钢结构优化产业升级工程与全国特大钢铁企业—宝钢实现了跨区域战略合作。项目建成后,邯钢销售收入将由目前的250亿元提高到500亿元以上。1-9月份,邯钢集团实现销售收入270.63亿元,增幅29.2%;实现利润17.37亿元,增幅29.2%;实现利税34.71亿元,增幅23%。目前,邯钢结构优化产业升级项目已完成55亿元,3200M3高炉预计年底前出铁。

  再造一个峰峰集团:通过实施投资过百亿、销售收入过百亿的“双百规划”,重点建设甲醇100万吨、煤焦油加工30万吨、醋酸60万吨等项目,到2010年,销售收入由目前的67亿元提高到200亿元以上。目前,一期1号焦炉50万吨焦炭生产能力投产,2号焦炉50万吨焦炭生产能力竣工投产,形成100万吨焦炭能力;预计11月底,10万吨煤气制甲醇项目将竣工投产,累计已完成投资7.9亿元。

  再造一个新兴铸管:投资36亿元,重点建设燃气装备基地、钢铁配套延伸、球铁管扩能等6个项目,推进新兴铸管集团扩能改造及燃气装备基地建设,到2010年,销售收入从目前的87亿元提高到150亿元以上。目前,新兴铸管已完成再造投资2亿元,炼钢改造形象进度已达到40%,焦化、高炉改造工程已开工建设。

  再造一个邯矿集团:投资100亿元,大力推进邯矿集团战略扩张,实施精煤战略,建设200万吨精煤生产基地,做强煤炭主业;实施云宁电厂二期工程、康城甲醇厂等4个骨干项目,做强非煤产业。到2010年,销售收入从目前的41亿元增加到100亿元。近日,投资29亿元,年发电量33亿千瓦时的2×300MW煤矸石综合利用电厂项目列入国家2008年开工计划。

  再造一个天铁集团:重点实施380万吨热轧板卷工程、150万吨冷轧薄板工程及铁前系统改造项目,推进天铁优质板材基地建设,到2010年,本部销售收入从目前148亿元增加到300亿元。目前,总投资64.6亿元天铁830万吨热轧卷板已基本竣工,炼钢、连铸、主轧生产线试生产,总投资33.6亿元的2500M3高炉及大型焦炉也已开工建设。

  3、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一)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繁荣农村经济

  把村庄建设规划、农村环境整治、农村道路建设、农村饮用水工程、生态家园富民工程、发展劳务经济、“村民中心”建设、农村新型合作医疗、改造农村教室危房和百村示范工程列入今年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强力推进,狠抓落实。1-9月份,全市“村村通自来水工程”已投资5007.1万元,竣工49眼机井、28处供水站,铺设管网100万米,使122个村14.8万人吃上了自来水;农村道路“村村通”工程完成投资1.1亿元,新通303个村614.7公里,全市行政村通油路率已达99%以上;全市共新建沼气池57750个,全市沼气池保有量达到33万个;完成了1176个村庄绿化任务;有85%的行政村通了宽带;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工作全面开展,参合率已达82.8%。加大农村劳动力输出力度,新增劳务输出7.3万人,劳务输出总数达到137.6万人。

  (二)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确保粮食安全

  粮食生产,全市播种面积1130.2万亩(其中夏收粮食564.5万亩,秋粮播种565.7万亩),预计平均单产378公斤、总产427.2万吨,分别比上年增加12.1公斤和11.1万吨。其中全市夏收564万亩小麦,平均单产达369.6公斤,比上年增加9.9公斤,创历史最好水平,总产208.5万吨,比上年增加0.2万吨,为我市历史上第四个高产年份;全市秋收粮食作物566万亩,比上年增加8.4万亩,平均单产387公斤,总产219万吨,分别比上年实际增加15公斤和11.6万吨,单产、总产再创历史最好水平。

  油料生产,全年播种面积92万亩,预计平均亩产209.8公斤、总产19.3万吨,比上年实际增加10.5公斤和1.2万吨。棉花生产,全年播种面积201.7万亩,占全年任务的122.4%,比上年增加42.2万亩,增幅26.5%,其中优质棉面积190万亩,据农业部门预产,全市棉花平均亩产80公斤,与去年持平,总产16.1万吨,比上年增加3.3万吨。

  蔬菜生产,全年播种面积175万亩,总产485万吨,分别完成任务目标的84 %和73 %,其中设施蔬菜118万亩,完成任务目标的89 %。

  农业标准化生产,全年任务目标为500万亩,其中小麦170万亩,蔬菜160万亩,玉米130万亩,油料40万亩。截止目前,已完成460万亩,占全年任务的92 %,其中小麦170万亩、玉米130万亩、油料40万亩,蔬菜120万亩。

  (三)发展农业专业合作组织,支持农业产业化经营和龙头企业发展

  牢固树立“工业立县、工业强县”理念,连续开展农业项目年活动,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目前,全市国家级龙头企业有3家、省级龙头企业有25家、市级龙头企业达到156家,经估算,1-9月份,农业产业化经营总额预计可达到183亿元,同比增加29.5亿元,农业产业化经营率可达到50%,同比增长2.6个百分点。今年新安排农业产业化重点项目160个,其中续建项目77个,新开工项目47个,前期工作项目36个,总投资186亿元,今年计划投资30.4亿元。今年以来,我市实际完成投资28亿元,占年计划的92%,其中竣工15,在建145个。大力发展农业专业合作组织,全市农村行业协会达115个,会员达7.2万名。

  (四)强化农业科技服务,培育新型农民,发挥农民建设新农村的主体作用

  启动2007年度技术人员定期进村“坐诊”服务活动,全市农业系统1000名技术人员奔赴联系村,宣传政策、宣传技术,帮助农民解决生产中的难题。截止目前,全市共组织开展了17次大型“坐诊”活动,共出动技术人员1.62万余人次,发放邯郸农讯、作物管理技术措施、测土配方、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等资料11万余份,接受群众咨询达9万余人次。强化农民培训,提高农民先进实用技术应用水平,目前全市共培训农民90万人次。强化农业信息服务,启动“一村一个信息站”建设工程,目前全市已建成农业信息站639个;搭建电脑网络服务平台,全市农业系统发布各类信息28700余条;启动“万名农业信息员队伍建设”工程,市、县两级农业信息系统配备技术人员60余人,已通过多种渠道培训各级农业信息员近1000人次。

  4、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一)基本情况

  环境保护方面,城市空气质量二级以上天数由2000年的119天增加到2006年的285天,今年1-9月份,已达到247天,比去年同期又增加了18天。但2006年全市空气污染综合指数为2.70,在全国113个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城市中排名第85位;空气质量二级以上天数285天,在全省11个设区市中排名第9。水环境问题也不容乐观,除岳城水库和羊角铺水源地水质达到饮用水水质标准,滏阳河及东部生态水网水质明显好转,以及漳河水质较好外,全市地表水普遍受到污染,半数以上水体达不到功能区划标准;许多企业尤其是重化工企业位于滏阳河、漳河沿岸等环境敏感区,影响环境安全。节能减排方面,2006年,二氧化硫排放总量在2005年基础上削减3%,排放总量控制在20.08万吨,而实际我市主要污染物排放量不降反升,二氧化硫排放量达到21.32万吨;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在2005年基础上削减3.6%,排放总量控制在4.89万吨,而实际我市化学需氧量达到5.34万吨,这两项指标分别比2005年增加了2.98%和6.02%,给后四年总量减排工作带来了巨大压力。2007年,二氧化硫排放总量应控制在19.28万吨,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应控制在4.64万吨。也就是在去年基础上,二氧化硫排放需削减2.04万吨,化学需氧量排放需削减7000吨,截止7月底,已分别完成全年任务的91%、55%。

  (二)钢铁、电力、焦化、水泥四大行业的环境保护现状

  钢铁行业:我市现有各类钢铁企业41家,其中钢铁联合企业16家,炼铁企业23家,炼钢企业2家。2006年生铁、钢、钢材产量分别达到2243万吨、2121万吨和1615万吨。全市钢铁企业有高炉84座。

  电力行业:我市共有火力发电企业19家,机组58个,锅炉60台,总装机容量472万千瓦。全市电力行业年发电总量301亿度,年用煤量1299.4万吨,年新鲜用水量6121万吨,年排放废水1383.2万吨,年粉煤灰产生量227.5万吨,二氧化硫排放量9.1万吨,占全市二氧化硫排放总量的48.8%,全市二氧化硫排放量主要来自电力行业。

  焦化行业:我市现有35家焦化企业、83台焦炉。日前,我市已关停了11家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小焦化企业,现有35家企业仍有15家焦化厂17台焦炉不符合政策,其中担负城镇煤气供应的4家企业,年底予以淘汰。

  水泥行业:我市共有水泥企业63家,全工艺水泥企业35家,粉磨站28家,设计水泥产量1442万吨,实际产量787万吨,实现产值14.4亿元,从业人数2万余人,年排放二氧化硫1352吨,粉尘2690吨。

  (三)落实节能减排工作责任制,推进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工作。出台了《邯郸市节能减排规划》,制定了六个方面12项保障措施,其中落实节能项目30项,落实二氧化硫重点治理工程项目54项,落实化学需氧量重点治理工程项目61项,落实淘汰落后产能86项。我们强化监管,加大投入,提前工期,促使项目尽早完工投运,有效地促进了总量削减工作的落实。今年以来,共淘汰落后企业20家,削减二氧化硫排放量847吨,化学需氧量排放量395吨;重点工程治理项目已削减二氧化硫排放量495吨,化学需氧量排放量2657吨。我市今年共削减二氧化硫排放量1.86万吨,化学需氧量排放量3867吨,分别占年度削减任务的91%和55%,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工作呈现“拐点”,出现下降的趋势。

  (四)加大节能环保投入,重点加强水、大气等污染防治、改善城乡人居环境。年初,市政府下达了《2007年环境污染限期治理暨重点治理工程任务》,确定了43个重点治理工程项目,总投资11.4亿元,年可削减二氧化硫1.77万吨、化学需氧量1.98万吨。目前有一半工程已经完工投运。尤其是二氧化硫治理工作实现了突破,邯电三台20万千瓦机组、马电一台20万千瓦机组脱硫工程已经投运,150电厂两台5万千瓦机组已按时淘汰,马电另外两台机组脱硫工程也已完成招投标,近期将开工建设,邯峰电厂两台机组已列入今年治理计划,陶二电厂、六合电厂、申家庄煤矿电厂脱硫设备也已投运,今年以来仅电厂脱硫工程削减二氧化硫排放量就达1.1万吨。

  加快污水处理厂建设步伐。在建成日处理能力10万吨的市东污水处理厂一期和邯钢第一污水处理厂的基础上,先后投资近6亿元,又相继建成了市西污水处理厂、邯钢第二污水处理厂、峰峰矿区郭庄污水处理厂、涉县污水处理厂、邱县污水处理厂,磁县、峰峰矿区新坡污水处理厂已投入试运行。同时,从2006年10月1日起,在全省率先按照新标准开始征收污水处理费,平均每吨水处理费在0.8元以上,为污水处理厂正常运行提供了保障。目前,我市主城区污水处理厂设计日处理能力已达到37万吨,年内东污水处理厂二期投入运行后,我市主城区污水日处理能力将达到47万吨,污水处理率将达到80%以上,水环境质量可实现根本性改善。

  (五)淘汰落后产能,发展循环经济。认真落实国家产业政策,切实搞好结构调整工作,对“15小”、“新五小”企业坚决予以取缔,做到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取缔一起。紧抓总投资193亿元的邯钢升级改造工程西移等重污染企业或重污染车间搬迁的机遇,一大批落后生产设备将在搬迁改造过程中被淘汰,电厂在扩建的同时,淘汰一批小发电机组。市政府下发了《关于关闭淘汰规模以下造纸企业的通知》,彻底关停了12家年产3.4万吨以下生料造纸企业,3.4万吨以上企业必须实现稳定达标,并经市环保部门验收合格后方可开工。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在冶金行业,以邯钢、天铁、新兴铸管等企业为重点,建设了煤气发电、余压余热发电、水重复利用、高炉转炉渣利用和除尘改造、炼钢污泥制球以及污水处理等项目,使余热余能和废渣得到了有效利用。在电力行业,以马电、邯电、邯峰电厂等企业为重点,以提高燃煤发电效率、降低水耗和烟气除尘脱硫为中心,推广节能环保技术,积极推进热电联产及热能梯级利用,大力发展余热余气发电以及矸石发电等项目。在煤炭行业,以峰峰集团、邯矿集团为重点,推广普及绿色开采、矿井疏干水利用、选煤加工、瓦斯发电等技术,积极发展煤化工项目,充分利用煤矸石、煤泥等低热值燃料发电和生产新型建材产品。在城市建设中,建成了建筑垃圾制砖项目,每年可综合利用建筑垃圾40万吨、粉煤灰4万吨,建筑垃圾有效利用的做法作为循环经济的一个模式,被称之为“邯砖”经验并在全国推广。由意大利方投资近亿元的生活垃圾填埋场沼气发电项目已经正式开工建设。注重中水回用,城市污水处理厂的中水,作为绿化景观用水、工业冷却用水,回灌赵苑景区、龙湖公园流入沁河、滏阳河,既节约了水源,又美化了环境。东污水处理厂二期的中水还将引入邯郸热电厂作为冷却用水被循环利用。

  5、完善基本经济制度,激发经济发展活力

  推进公平准入,改善融资条件,破除体制障碍,促进个体私营经济和中小企业发展。制定出台了《关于推进全民创业的实施意见》,从培育创业主体、降低准入门槛、建设创业载体、完善创业扶持体系、加强机关效能建设、加强组织领导等六个方面30条具体举措,在全市掀起了全民创业热潮。截止9月底,全市民营经济单位个数24.6万,全市每千人拥有民营企业单位个数28个,吸纳劳动力186.8万人,比去年同期增加19万人。全市民营经济完成增加值949亿元、营业收入3708亿元、实缴税金66.4亿元、固定资产投入408.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2.4 %、35.2 %、43.5%和43.3 %,实缴税金超出2006年全年实缴税金总量2.3亿元,占全市财政收入的49.7%,接近半壁江山。

  1—9月份,全市个体工商户、非国有企业数分别达到22.5万户和2.1万户,同比分别增加1.3万户、1048家,仅9月份新注册企业112家,注册资金2.2亿元;从业人员分别达到115万人和71.8万人,同比分别净增13.8万人、5.4万人;营业收入分别完成2102.6亿元和1605.6亿元,同比增长27.2%和47.4%。

  深化国有企业公司制股份制改革,健全现代企业制度,优化国有经济布局,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经统计,全市市属工业、商贸、物资系统需改制企业138户,涉及职工9.8万人,其中国有工业企业68户,涉及职工8.1万人。改制思路是,将工业企业改制作为重点,统筹考虑产权置换、招商引资、退城进郊,统一政策、统一标准、统一操作,坚持公开透明运作,确保国有资产不流失、职工权益有保障,力争通过两年时间,基本解决市属国有企业改革遗留问题,确保改出发展、改出效益、改出稳定。目前,摸底调查工作已经结束,贷款已经到位,而且市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借用国家开发银行贷款推进市属部分国有企业改革的议案》,近期将召开全市国企改革动员会。目前,不受资金制约的11户企业正在改制。

  6、拓展对外开放广度和深度,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今年以来,市委、市政府把扩大开放作为聚集生产要素、实现跨越发展的战略性举措,立足区位、交通、资源、产业等优势,瞄准世界500强、国内500强等实力雄厚的大企业、大集团和高科技企业,并从中筛选出一批合作可能性强的企业,开展了定点、定向、定位招商,通过点与点对接、面对面洽谈,取得了明显成效。已经与美的集团、长江基建、北京特钢、开元集团、森仕集团、中国燃气、一汽集团、嘉里粮油等一批知名企业进行了多次深入对接洽谈,有的企业已到我市进行了实地考察,达成了部分合作意向。今年1-9月份,全市实际利用外资11791万美元,占全年目标的67.4%,同比增长7.2%。累计审批利用外资项目49个,投资总额34549万美元,合同外资额18023万美元,较去年同期分别增长11.4%、85.1%和118.7%。

  坚持把“引进来”和“走出去”结合起来,加快转变外贸增长方式,立足以质取胜,调整进出口结构,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1-9月份,全市进出口额突破12亿美元,外贸进出口总值达到12.94亿美元,其中出口6.3亿美元,分别增长79.7%和150.1%,出口增幅连续9个月居全省第一。全市国企、三资、集体和民营出口实现了同步增长,特别是外商投资企业和国有企业分别增长3倍和1倍以上。钢材出口增势强劲,已累计出口78.7万吨,创汇4.48亿美元,同比增长305.5%,占全市出口比重的74.2%。

  7、以增强综合承载能力为重点,以中心城区为依托,建设辐射作用大的城市群

  “1+8”组团发展框架:适应建设区域经济中心的要求,我们以四期总规修编为契机,初步制定了“1+8”组团式发展的城市框架,包括邯郸主城区、峰峰城区和武安、永年、肥乡、成安、临漳、磁县、广府古城,以及环城30公里半径内的重点城镇。按照规划,到2020年,我市主城区面积将达到200平方公里,人口将达到200万。

  “三个经济圈”:一是主城区;二是建设环主城区30公里半径范围的“半小时经济圈”;三是建设连通各县(市、区)的“1小时经济圈”,着手构建快捷、高效的交通格局。

  重点建设进展情况:今年以来,我们积极推进机场建设,已于8月8日正式通航,首批开通的上海、重庆两条航线运营良好;10月28日开通邯郸-海口航线,近期将开通邯郸-青岛-上海、邯郸-广州航线。加快青兰高速建设,邯郸东段于8月18日正式通车,邯郸至涉县段即二期工程正式进入施工阶段;邯武快速路已具备开工条件,明年开工建设;积极做好邯黄铁路、京郑高速铁路和邯长、邯济铁路扩能改造前期工作。在城市建设上,我们安排了60亿元建设资金,推进了“两路四延”等15条道路的续建、新建和改建,启动了北湖建设。着眼城市建设用地内涵挖潜,积极推进11个城中村改造,全面启动了五仓区综合开发改造和火车站周边改造工程,鑫港国际商贸中心项目国际会展中心、会展广场已投入使用。实行“房价倒推地价”法,公开拍卖5宗国有土地332.9亩,总成交价达到9.6亿元,既保证了城市发展的需要,又利用土地价格杠杆,促进了城市土地的节约、集约利用。

  高度关注民生

  重点抓好9个方面22件实事的落实,并在以下几个方面取得明显实效。

  1、推行新型城镇合作医疗制度,实现医疗保障“无缝隙覆盖”

  “新农合”情况:到9月底,全市15个农村县(市)实现“新农合”全覆盖,覆盖农业人口662.9万人,参合农民548.9万人,参合率82.8%,全市共筹集新农合资金2.77亿元,10.1万人次得到补偿,补偿费用1.32亿元,有效缓解了广大农民的“看病贵”问题。

  “新城合”情况:采取市、区财政补贴与个人缴费相结合的办法,在全国率先实行了“新城合”。以户为单位,每人每年筹资80元,其中个人缴纳30元,市、区财政各补助25元,医疗补偿费最高达2万元。这项工作从今年3月27日启动,5月8日开始报销,到9月底,市内三区应参合人数32.25万人,实际参合群众26.83万人,参合率83.2%。共筹集资金2146.8万元,已补偿9040人(次),补助金额306.58万元。“新城合”的实施,实现了医疗保障“无缝隙覆盖”,得到了广大群众的拥护和中央、省委、省政府的充分肯定。

  完成103个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整顿规范任务和34个乡镇卫生院改造任务。截止目前,103个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整顿工作正在顺利进行;34个卫生院有9个投入使用,3个进行内部装修,7个主体完工,其它1个正在施工,年底前可完成。2、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扩大就业规模,改善就业结构

  完善政策体系和服务网络,制定出台了《进一步加强就业再就业工作的实施办法》和相关配套文件;配齐了2300多名工作人员,率先在全省建立了劳动力资源信息库,初步实现了市、县、乡(街道)劳动就业部门的信息联网;加大对就业培训资金投入,基本形成了覆盖全市的培训体系。1-9月份,累计培训农村劳动力7.6万人,培训下岗失业人员2.1万人。实施“四个一批”,即通过新上项目吸纳一批,通过技能培训转移输出一批,通过购买公益性岗位安置一批,通过小额贷款、税费减免等政策,鼓励自主创业、自谋职业和灵活就业扶持一批,着力解决“就业难”问题。到9月底,全市新增就业岗位5.1万人,占年任务(5万个)的102%;安置“4050”人员5641人,占年任务(5000人)的115%;安排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2.3万人,占年任务(2.9万人)的76.8%;自主创业、自谋职业1.6万人;城镇失业登记率在4.1%以内(目标是4.6%);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10.3万人次,完成年任务的104.3%。

  同时,把“零就业家庭”、“大中专毕业生”、“农村富余劳动力”三类人员作为重点帮扶对象,开展了“零就业家庭”归零攻坚战,截止9月底,新产生的922户“零就业家庭”全部归零,每户至少安排了一人就业。举办了“高校毕业生就业网络春季联合招聘周”、“大学生就业招聘洽谈会”、“民营企业招聘周”活动。通过行之有效的组织对接,促进了就业工作的开展。

  3、加大财政对教育投入,健全学生资助制度,保障经济困难家庭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

  建立了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新机制,全面落实中央“两免一补”政策,资金累计达到2.6亿元。全部免除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杂费,对贫困家庭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22.3万人次。对1.1万名贫困寄宿生补助生活费416.4万元,超额完成310万元的任务。对普通高中新入学贫困生每人每年资助900元,中等职业教育贫困生每人每年资助1000元,共资助7380人,发放资金738万元。对新录取的贫困大学生进行资助,共资助2333人,发放资助金756.8万元。其中,本科一批贫困生242名,每人4000元,共98.8万元;本科二批贫困生956人,发放资助金332.4万元;专科1153人,每人3000元,共325.6万元。针对义务教育阶段“择校热”问题,我们正在积极采取重新划定招生范围、实行强弱合并、整合教育资源、加强薄弱学校建设等措施,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4、实施生态水网工程,改善城乡生态环境

  去年开始,我们谋划实施了集水、林、路一体化的生态水网工程,利用岳城、东武仕两大水库和卫运河每年约3.5亿立方米的可用水源,东部构建水网、绿网、路网相互交融的生态格局,主城区做好以水为核心的生态文章,西部山区注重涵养水源,努力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这项工程被群众认为是近年来最大的“民心工程”、“德政工程”。工程所到之处,群众自发投资投劳,全力支持,其中东部水系建设实现了当年建设、当年投用。

  截至目前,一期通水长度达867公里,已累计放水3.54亿立方,灌溉面积223万亩次,补充地下水约9000万方,13个县、122个乡镇、1009个村的126万群众直接受益。同时,生态水网二期正在建设,建成后,通水长度可达1200公里,覆盖全市除涉县、武安、峰峰之外的16个县区。

  5、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人民基本生活

  树立“全民保障”意识。在过来探索开展小矿山工伤保险、失地农民养老保险的基础上,出台了《关于为任职多年农村党组织书记办理社会保险实施办法》、《邯郸市城镇职工生育保险实施办法》、《邯郸市农民工参加基本医疗保险实施办法》。目前,生育保险、农民工医疗保险已经启动,参保人数分别达到2.8万人、8万人。

  完善扩面征缴机制。以非公有制企业、城镇个体工商户和灵活就业人员参保为重点,扩大基本养老保险覆盖面;以非公有制企业、各企业农民工、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参保为重点,扩大工伤保险覆盖面;以非公有制企业、差额拨款和自收自支事业单位为重点,扩大失业保险覆盖面。

  加强基金监督管理。抽调基金财务骨干人员20人,组成四个社保基金监督检查组,对市本级和各县(市、区)的社会保险基金(包括农村养老保险基金)自查情况进行全面检查督导。对检查中各县、区农保违规基金839.4万元全部整改归还到位,受到省厅表扬。这一措施也促进了基金监督的规范化。

  1-9月份,为19.11万名企事单位离退休人员发放养老金15.51亿元;为15070名失业人员支付失业保险3376万元;为2312名享受工伤待遇人员支付2236.7万元。企业养老、机关事业养老、失业、工伤和医疗保险覆盖面分别完成年任务的100.8%、100.8%、101.2%、98.8%和99.2%。养老保险金发放率100%,社会化管理服务率99%,其中,社区管理服务率85%。农村养老保险扩面完成年任务的100.5%。

  1-9月份,共保障城镇低保对象13.5万人,占年任务的97.8%,月人均补差99元;共保障农村低保对象9.3万人,占年任务的112%,月人均补差26元。

  维护社会稳定

  针对群众关注的社会治安问题,提出把邯郸建设成为全省乃至全国最安全的居住生活区域。重点是完善社会管理,维护社会安定团结。

  (一)妥善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完善信访制度,健全党和政府主导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

  坚持带着感情、责任做好信访工作,针对新形势下发展中的矛盾、历史遗留问题和一些政策性问题,市、县领导带头接访,紧紧围绕解决问题这个核心,重点解决涉法涉诉访和国企改革、失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问题,维护群众合法权益。进京非正常访大幅下降。6月份我市进京非正常访449人次;7月份335人次,8月份154人次,9月份64人次,分别比6月份下降25.4%、65.7%、85.7%。从8月份开始位居全省先进行列,“国庆节”期间,只发生3人次进京非正常访,“十七大”期间实现了“零登统”。

  赴省集体访明显下降。6月份赴省集体访1批次19人次,7月份4批次104人次,8月份3批次82人次,9月份集体访为零。据省9月份通报,我市信访总量下降18%,初信初访下降16.2%,来访下降79.2%,来信下降4.3%,集体访下降100%。到市集体访逐渐下降,围堵机关大门的现象明显减少。6月份赴市集体访63批次,7月份61批次,8月份49批次,9月份45批次,育6月份相比分别下降3%、22%和29%,围堵机关大门的集体访分贝下降10%、8%、7%。

  (二)坚持安全发展,强化安全生产管理和监督,有效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

  加大日常监管的工作力度,狠抓企业三项制度建设和安全生产隐患排查,层层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下大力关闭非法和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企业,确保了三季度和国庆节期间的安全生产,全市的安全生产形势趋于稳定。

  1-9月份,全市工矿商贸企业共发生生产安全事故21起、死亡48人、直接经济损失905万元,同比事故起数持平,死亡人数和直接经济损失分别上升65.2%和64.2%、受伤人数下降100%。其中,非矿山企业发生事故11起、死亡11人、直接经济损失165万元,同比分别上升22.2%、22.2%和9.2%;非煤矿山企业事故2起、死亡3人、经济损失60万元,同比分别上升100%、100%和100%;省属及地方煤矿共发生事故8起、死亡34人、经济损失680万元,同比事故起数下降33.3%、死亡和经济损失上升70%和70% 。

  1-9月份,交通和火灾事故指标下降,共发生道路交通事故289起、死亡280人、受伤838人,直接经济损失131.9万元,同比分别下降1.51%、6%、3.57%和37.7%;共发生火灾事故569起、死亡4人,直接经济损失141.8万元,同比分别下降38.8%、42.9%和19.7%,无人员受伤。

  (三)健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深入开展平安创建活动

  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各项措施,完善主城区、县城和乡村防控体系建设。突出抓好技防工程,正在积极推进投资5000万元的主城区摄像监控系统建设,力争经过1-2年的努力,为城区居民罩上一张“安全网”。组织开展群体性事件苗头、民间矛盾纠纷、信访苗头、重大治安隐患等四项排查调处活动。10月11日,配合省公安厅组织的“零点1号、2号”行动,检查重点场所2800余处,排查隐患326处,整治300处,限期整改26处。同时,加强重点目标、重点部位的安全保卫工作,组织开展大巡逻大防控统一行动,加强危险易爆物品的规范管理,加强对金融单位安全保卫,强化监管安全,加强护路工作,共检查重点单位182处、要害部位654处,排查整改各类治安隐患165起,确保了十七大期间的社会稳定。

  (四)依法防范和打击违法犯罪活动,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总的看,今年以来全市社会治安形势持续平稳,刑事发案总量稳中有降,特别是影响群众安全感的多发性侵财案件明显减少。1-9月份,全市共立各类刑事案件10539起,同比下降8.9%;共立各类侵财案件8158起,同比下降14.7%,其中抢劫634起、抢夺395起、入室盗窃1959起、盗窃机动车1393起,同比分别下降10.7%、28.3%、12.9%和33.8%。破坏“三电”案件下降,共立“三电”案件523起,同比下降16.3%。

  始终保持对各类突发犯罪的高压态势,持续开展严打整治专项斗争,集中警力和精力,全力侦破有影响的大案要按,侦破了一大批刑事案件,抓获了一大批刑事犯罪分子,有利维护了社会治安稳定。1-9月份,全市共破获各类刑事案件27261起,同比提高2.67倍;破获故意杀人、伤害致死等八类命案113起,破案率90.4%,同比提高5个百分点;破获八类暴力性案件2543起,同比提高82.3%;破获盗窃6038起、抢劫521起、抢夺233起,同比分别提高1.95倍、1.6倍、1.9倍。共抓获各类刑事作案人员8509名,其中逮捕5409名,移送起诉5636名,同比分别提高2.06倍、1.88倍、1.72倍。

  加强党的建设

  过来党建的一些亮点工作:

  1、“一制三化”:“一制”,即党支部领导下的村民自治运行机制; “三化”,即支部工作规范化,村民自治法制化,民主监督程序化,这一做法是针对村委会换届后,“两委”关系出现的不协调现象,着眼于强化党支部的领导核心地位,保证村民自治落到实处而探索的,经不断总结完善,已成为规范村务运行和干部行为的工作机制。胡锦涛同志对这一做法做出批示,中组部印发文件推广;省第七次党代会把“一制三化”列为全省今后一个时期党建工作的重点。

  2、干群恳谈例会制度。是我市着眼改进农村党组织工作方法,解决农村现实问题,探索总结出的一个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有效形式。主要做法是,由乡镇干部到村主持,农村党支部召集,党员干部和群众代表参加,围绕群众关心的问题,交流恳谈,共议解决办法,一般每月不少于一次。干群恳谈例会制度推行三年来,促进了干群之间的沟通,促进了农村现实矛盾和问题的解决,受到干部群众普遍欢迎,省委予以肯定。去年6月8日,《人民日报》头版头条对这一做法进行了报道。今年4月份,省委主要领导对这一做法做出批示。省委组织部来我市调研总结这项工作,拟在全省推广。

  3、选派机关干部到村任职。为解决后进支部转化难、先进村滑坡、农村党组织后继乏人等问题,2004年以来,全市两批分别选派1000名市、县机关干部到村担任党支部书记或副书记,实施“树优促后”工程。省委在全省推广了我市的做法。

  4、坚持和完善党建工作目标管理。以完善工作目标管理为载体,健全和落实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一是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二是实施了“述职+测评+考核+印证”的“四位一体”立体考核办法。每年底或次年初,召开县委书记抓基层党建专项述职会议,从去年开始,指导县(市、区)将专项述职向村级延伸。中央组织部列席了我市今年的述职会,给予充分肯定。三是严格兑现奖惩。综合考评结果,每年评比表彰基层组织建设先进县,并把考评结果同干部的奖惩和使用挂钩。三年来,全市先后有60余名基层党建工作抓得好的县、乡党委的主要和主管领导,得到了提拔重用;12名工作不力的县、乡党委的主要、主管领导被调整工作岗位或降免职。

  今年以来的重点工作:

  1、关于县乡人大、政府和县政协换届工作情况

  截止今年8月21日,县乡换届工作圆满结束。市委提名的人选全部高票当选,满票率达93.8%;县(市、区)委提名的人选也都满票或高票当选。领导班子进一步优化,县(市、区)党政班子成员平均年龄43.8岁,较换届前下降1.6岁,其中政府班子下降2.6岁。乡镇党政班子平均年龄36.2岁,较换届前下降0.4岁,其中政府班子下降0.5岁。县(市、区)党政班子中,大学以上学历占88.6%,较换届全提高6.3个百分点。其中研究生学历占20.3%,较换届前提高3个百分点。乡镇班子中,大学以上学历占54.2%,较换届全提高11.8个百分点。这次换届,县(市、区)领导班子新选配了40名党外干部、35岁以下干部和女干部。

  2、创新干部推荐、考核、选拔机制,造就高素质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

  一是探索试行“带责推荐+实绩遴选”民主推荐机制,树立正确的选人用人导向。主要是解决过来干部推荐选拔时出现的简单“以票取人”和“拉票”现象。通过对19个县(市、区)委推荐出的64名拟提拔副县人选进行考察,有45人得到提拔重用。整个换届期间,干部平静,领导清静,普遍反映“拉票不如拉套、谋官不如谋事”,进一步营造了风清气正的政治环境。

  二是完善干部考核激励机制,全面、客观、公正地评价干部。目的是为了进一步引导和激励各级干部把心思和精力集中到干事创业为民上。在考核上,对县(市、区)突出项目建设、财政增长、信访稳定、环境保护等事关可持续发展和人民群众切实利益的目标,用工业用电量验证项目建设情况,用城乡居民储蓄余额验证城乡居民收入增长情况;对市直部门突出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和履行职责情况,在领导干部考核上,进一步实化德、能、勤、绩、廉等指标,增强考核的针对性。三是实行后备干部到重点部门挂职锻炼制度,拓宽干部培养渠道。针对市直机关后备干部缺乏基层工作经验,解决复杂问题和矛盾能力不足等问题,探索培养锻炼干部的新途径,制定了《选派年轻干部到市信访局和重点项目办公室挂职锻炼的意见》。半年多来,市、县先后分别选派了34名市直机关县级后备干部和170名县直科级后备干部到信访局、项目办等重点部门挂职锻炼,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今年换届中,经考试选拔到重点部门挂职的19名市直机关县级后备干部得到提拔重用。

  3、加强重点镇、村党组织建设,夯实基层稳定和发展的基础。市、县主城区和经济项目聚集区的乡镇、村,工业化程度高、城市化进程快,是经济发展的前沿和矛盾纠纷的焦点。为此,我们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市、县主城区和经济项目聚集区乡镇(街道)、村(社区)领导班子建设的意见》,就涉及到的72个乡镇(街道)、1324个村(社区)的基层组织建设制定了具体措施。着重实施倾斜政策,在干部选用上,要求政治素质强、驾驭能力强、民主作风强、群众观念强、知识层次高;在干部监管上,坚持市委组织部介入乡镇、县委组织部介入农村班子的考核;在干部培养上,优先考虑提拔重用并坚持继续兼任,进一步增强了重点镇、村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特别是在考核结果运用上,市委实施的民主推荐干部“十优先”和干部提拔“十不能”中,基层党建各占了两条,今年换届因基层党建方面原因,有3名入围人选被淘汰;确定的64名拟提拔人选中,在乡镇党委书记岗位上工作过、实绩突出的有40名,占62.5%。今年以来,这些乡村因项目建设拆迁征地5000多亩,没有出现一起违法施政和群众上访事件,既促进了经济发展,又维护了农村稳定。

  4、以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为重点,加强反腐倡廉建设。

  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扎实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在坚决惩治腐败的同时,更加注重治本、更加注重预防、更加注重制度建设。一是狠抓中央纪委7号文件的贯彻落实,认真开展“为民、务实、清廉”主题教育活动,对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作风建设情况进行监督检查,促进了领导干部廉洁从政。二是在今年的警示教育活动中,组织各部门负责同志集中观看《苏共亡党警示录》专题片,到漳河监狱上警示教育课,进一步净化党员干部的心灵,筑牢反腐倡廉的思想防线。二是在深入推行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述廉、考廉、评廉、用廉“四廉”制度的同时,探索研究了《市委常委会对市委书记监督的暂行办法》、《市委全委会加强对市委常委会监督的暂行办法》、《加强对各单位“一把手”监督的暂行办法》三个专件,不断加强从源头上防治腐败工作力度。

  不断加大查办案件工作力度,查处了一批违纪违法案件。今年以来,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共立案查处各类违纪违法案件624件,其中,查处违纪金额万元以上或职务级别副县(处)级以上大案要案199件,占立案总数的31.9%,结案415件,处分党员干部391人,通过办案为国家和集体挽回经济损失362.62万元。市纪委监察局直查案件26件,其中,涉及县(处)级干部14件。同时,以以查办案件为突破口,深入开展治理商业贿赂工作。全市共立案查处商业贿赂案件114件,涉及违纪违法人员387人,其中,追究刑事责任11人,给予党政纪处分9人,为国家挽回经济损失260余万元。市纪委直接查办商业贿赂案件9件,其中单位涉案金额50万元以上案件1件,个人涉案金额10万元以上的案件5件,查结涉及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案件2件。

  全省加大预防腐败工作力度动员部署会议后,我市及时召开了全市预防腐败工作会议,传达了省会议精神和云川书记的讲话精神,并制定了惩治和预防腐败的具体措施。

[ 复制本文标题地址 ] [ 发表评论 ]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4.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