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时政 | 财经 | 改革开放三十年 | 综合 | 长三角 | 港澳台 | 评论 | 人事 | 深度 | 图片 | 人物 | 看中国 | 探索 | 网记订阅本频道的头条新闻
 24小时热点  
·近8万新闻记者已换新记者证
·专家:针对差异细化碘盐标准
·美女保安将服务国庆安检
·18位老战士将参加国庆游行
·长沙发322个工种工资指导价
·河南监狱设服刑人员改造基金
·虚拟货币交易成色情网站动向
·两地车祸不同判 法官也纠结
·广东严查酒驾 一夜拘留78人
·青藏铁路查出1.28亿假发票
 科学·探索·轶闻 更多
英雄纪念碑曾欲在碑内装电梯
·中国9大城市娶老婆成本
·陈独秀拒绝共产国际经费援助
·毛泽东亲自参加的悼念活动
·重庆连发地产窝案:五厅官落马
·"白宫"楼举报人狱中蹊跷死亡
 人物语录 更多
洪晃生父:章含之有外遇在先
·76岁李宗仁与胡蝶27岁女儿的忘年恋[图]
·开除刘少奇党籍 谁唯一没举手?
·谁是毛泽东的“双儿女亲家”
·揭秘:毛主席像章怎样从“狂热”到“制止”
·毛泽东的烟瘾:烟龄长达六十三年
·【中国·面孔】之悲情农民赵作海
·【中国·面孔】之“房产大炮”任志强
·【中国·面孔】之文强黑与白
·【中国·面孔】之冷血屠夫郑民生
·孟学农两度去职低调复出 曾赋闲一年远离公众视野
 English News More
浙报集团系列数字报刊
浙江日报 | 钱江晚报 | 今日早报
美术报 | 浙江老年报 | 城市假日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国内新闻 > 综合 正文
   | 打印
放大 原大 缩小 打印 
"嫦娥"发动机研发团队:成功意味着更大挑战

  2007年10月24日18时05分,搭载着我国首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的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三号塔架点火发射。新华社记者李刚摄

  新华网上海12月11日电 “10月25日嫦娥一号卫星第一次变轨,那天我就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当测控确认卫星变轨成功时,我哭了。”中国航天上海空间推进研究所31岁的副主任设计师刘昌国说。

  刘昌国所带领的十几人团队承担着嫦娥一号卫星推进分系统中最关键部件——490牛顿变轨发动机的研发工作,卫星从地球调相轨道进入地月转移轨道,直至最后进入环月轨道所进行的数次变轨,依靠的就是这台发动机提供的动力。

  “490牛顿变轨发动机是嫦娥一号卫星所有零部件中唯一的‘单点故障点’,没有备份,运行过程中一旦出现丝毫故障和失误,卫星运行就失败了。”讲到490牛顿变轨发动机对探月工程的重要意义,刘昌国显得很严肃,“探月工程的一位首长夜里梦到发动机到了天上打不开,第二天就急着把我叫到北京,再次详细研究发动机完成嫦娥一号卫星飞行任务的可靠性。”

  这副重担压在一个相当年轻的团队身上,这个团队成员平均年龄只有30岁,还有多名是“80后”。嫦娥一号卫星用490牛顿变轨发动机交付初期,团队曾遭遇挫折,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但整个团队中“没有一个人选择放弃或离开”。

  “国家利益和航天事业是让我们留下来的理由!”刘昌国说,“我们的收入可能不及外企员工,但他们或许永远体会不到我们中国航天人的那份自豪感!”

  在上级领导的关心指导下,490牛顿变轨发动机研发工作顺利走出逆境,并取得一系列技术上的突破:过去发动机提供的动力是为离地5万公里的卫星准备的,此次要到离地38万至40万公里;过去发动机只要满足点火4次至5次的要求,这次由于嫦娥一号卫星需要多次变轨,因此点火次数的要求提高到9次至10次。

  11月5日,嫦娥一号卫星第一次近月制动即“刹车”准确实施,成功被月球引力捕获进入环月轨道,11月7日,最后一次近月制动完成,490牛顿变轨发动机也顺利完成历史使命,在中国探月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成功之后,刘昌国和他的团队却不敢有丝毫松懈。“我们的工作如履薄冰,成功了当然高兴,但庆祝后的第二天又开始投入新一代卫星发动机的研发。对我们来说,每一次成功都意味着更大挑战!”刘昌国说。

  “全国有上万人直接参与嫦娥一号卫星工程,我们只是中国航天人的一部分。”上海空间推进研究所阀门研究室主任魏青说,“在这里,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绝不是一句空话”!

[ 复制本文标题地址 ] [ 发表评论 ]  
·嫦娥一号获取部分月球背面图像
·嫦娥一号已获取月球背面影像图(组图)
·快讯:嫦娥一号获取月球背面部分区域的影像图
·"嫦娥"不久将放太空歌曲 届时会公布操作方法
·嫦娥一号探测仪器全部开机工作
Copyright © 1999-2015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