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廖沙之所以能回到中国,与奶奶王光美的关心密不可分。在北京,王光美虽儿孙满堂,却时常牵挂在莫斯科的孙女、孙子,并一直想找个机会让孙女、孙子到北京团聚。1987年,刘少奇的长女刘爱琴费了很大功夫,从来中国探亲访友的莫斯科同学那里打听到了阿廖沙一家的下落,失散多年的亲人终于联系上了。1988年10月,应王光美的邀请,玛拉到中国居住了一段时间。1998年初,在接受中央电视台文献纪录片《刘少奇》摄制组采访时,王光美听说摄制组要去俄罗斯,还委托当时的中央文献研究室第二编研部副主任黄峥给索尼亚和阿廖沙带去500美元,希望他们能回家看看。后来,阿廖沙在写给王光美的信中,开头称呼王光美为“我最亲爱的奶奶”。他还把自己儿子考上刘允若叔叔曾经就读过的莫斯科航空大学的消息告诉王光美,并在信中深情地说:“我的根在中国,我永远是刘氏家族中的一员。”2007年3月18日,阿廖沙到广州参加了王光美事迹图片展。提起王光美奶奶,他说:“但凡每一次见面,奶奶都能够让我强烈地感受到她的和蔼亲切,感觉到她对于刘家的凝聚力所在。”对于王光美奶奶的晚年扶贫工作,阿廖沙非常敬佩:“我想我所能做的,就是把‘幸福工程’的慈善精神延续到俄罗斯,因为目前在中国、美国都有了‘幸福工程’行动,但在俄罗斯还没有。”
几经周折,走上认祖归宗的中国之行
阿廖沙在俄罗斯生活的数十年里,从上中学直到进入工作单位,他都没有在亲属栏中填写过刘少奇、刘允斌的名字。说起其中缘由,阿廖沙解释说:在那个年代,中苏关系正处于恶化时期,克格勃监视他们一家。玛拉为了他们的安全,带他们躲回老家。在上学期间,阿廖沙改跟母亲姓,这样他才躲了开克格勃的监视。“除了考虑安全外,我们也不想炫耀,不想让人知道我们有‘这么伟大的亲属’。”阿廖沙说。因此,他们家从未对外宣传过这种关系,更从未享受过特殊照顾。阿廖沙从父亲刘允斌那里继承了聪明的头脑和爱钻研的个性。他在莫斯科航空学院以优异的成绩毕业后,被分配到国家航天指挥中心工作,以军人身份从事着苏联国防的尖端科技研究。由于工作出色,他多次获得国家奖章。退役前,他是指挥中心的高级工程师。
长期以来,阿廖沙一直都想和刘家取得联系,无奈两国关系紧张,一直到1987年他才有了刘家的消息。自此,他就有了回国的想法。后来,与他一起生活的外公、外婆于1989去世,母亲于1998年去世,姐姐于1988年去美国定居,这就更加坚定了他回国的想法。阿廖沙在谈起这个话题时说道:“我现在的亲人大多数在中国。”1998年刘少奇诞辰100周年时,中方向阿廖沙发出了请他参加纪念活动的邀请函。可这封邀请函却被俄有关部门扣留了。原因是阿廖沙在国家机密单位做了20多年职业军人,按照规定必须要等到退役3年后才可以出国,而当时阿廖沙还未退役。阿廖沙知道后非常焦急,甚至以“侵犯公民通信自由”为由向俄有关部门提出申诉。当一切努力都失败以后,他选择了提前退役,希望中国之行能够早日实现。
2003年4月,他终于和妻子第一次踏上了回乡之路。更有意思的是,当他第一次到中国驻俄大使馆办理签证,说自己是刘少奇的孙子时,工作人员竟然也是惊讶万分。因为当时,绝大多数人仍然不知道他的存在。工作人员把他的护照拿进去,过了很久才出来。工作人员告诉他,他们核实过了,确实如此。获准出国后,阿廖沙与妻子迫不及待地飞到了北京,和奶奶王光美住了几天,深深感到了大家庭的温暖,接着便直抵湖南老家认祖归宗。4月15日,在姑姑刘爱琴、姑父沃宝田的陪同下,阿廖沙及夫人东尼亚回到湖南省宁乡县花明楼镇炭子冲村的老家。在花明楼,阿廖沙详细地参观了刘少奇故居和陈列馆,并对担任翻译的姑姑刘爱琴问个不停。当得知父亲刘允斌也曾在炭子冲住过10多年时,阿廖沙眼中满含激动的泪花。花明楼炭子冲,这个远在中国南方,以前他从没有见过的老家,与他想象中的情景迥然不同,而爷爷和父亲当年走过的革命道路,也使他对先人有了进一步的了解。阿廖沙说:“这次回湖南,觉得有无数的东西进了脑海,有现在的,也有几千年前的(指湖湘文化)。”按照当地的习俗,阿廖沙还向曾祖父、曾祖母上坟、献花,他还将家中保留的一些珍贵资料、照片送给刘少奇同志纪念馆珍藏。后来还去了南京雨花台向何宝珍奶奶敬献花圈。同年11月24日,是刘少奇同志诞辰105周年纪念日,阿廖沙和夫人陪同王光美再一次来到花明楼炭子冲,参加了纪念活动。
跨越国度,愿做中俄友谊大使
自2003年第一次回国探亲后,阿廖沙常往返于中俄两国。他还告诉笔者,他曾在给王光美奶奶的信中写道:“我有两个故乡:中国和俄罗斯。我要尽力做一些有利于两国的事情。”阿廖沙说,他从航天部门退役后,与中国的联系也越来越多了,因为他的太太懂医学,所以他希望能把中医“移植”到俄罗斯,“我们想在俄罗斯建一个大型中医药基地,用中医解决西医解决不了的一些病痛,这也是一种善行!”在广州王光美事迹图片展上,他介绍说现在普通的俄罗斯人,对中国一点都不了解。他说:“作为中俄混血儿,我会比普通中国人更了解俄罗斯,比普通俄罗斯人更了解中国,我希望能够通过我的这点‘优势’,当中俄民间友谊大使,帮助更多的俄罗斯朋友了解中国文化、政治、经济等,使中俄老百姓之间建立更深厚的友谊。”
现在,阿廖沙已获得中国的外国人永久居留证。他表示愿意长期居住在广州,“由于工作、家人等关系,我希望一半时间住在美丽的广州,一半时间住在俄罗斯。” 3月10日,他还出席了2007年第二届(广州)青少年创意机器人大赛。作为一名科学家,在阿廖沙鼓励广州青少年勇攀科学高峰时说:“学好基础知识,不要怕,多动手。”如今,阿廖沙的一双儿女已也长大成才,女儿已经大学毕业,嫁给了乌克兰的一个演员,儿子成了父亲的校友,也考入了莫斯科航空学院。同时,他还透露,已经从莫斯科大学毕业的女儿将到中国一所大学再学习一个专业。现在,阿廖沙依旧保持着中国人的习惯:喜欢吃面条,不太爱喝牛奶,对辣椒也比较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