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
|
首页 | 时政 | 财经 | 改革开放三十年 | 综合 | 长三角 | 港澳台 | 评论 | 人事 | 深度 | 图片 | 人物 | 看中国 | 探索 | 网记 | ||
404 Not Found |
爱,在无声中延续 江苏某预备役高炮团帮扶纪事
2008年05月21日 08:01:55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
5月上旬,从江苏省高邮市荷花塘特殊教育学校获悉,该校孙建萍、李智、邵昳云和周盟4位聋哑女孩将代表我国残疾少年参加北京2008年残奥会开幕式演出。赴京参加排练前,4名女孩特意来到驻守在高邮的江苏某预备役高炮团,同官兵告别。 “荷花塘”飞出“白天鹅” 提起帮扶聋哑学校的事,现任团长黄现安想起了14年前的一幕幕往事。 那是一个偶然的机会,团领导在一个乡进行预备役兵员编组时,遇到一个十分可爱的聋哑小姑娘,名叫吕佳佳。团领导曾经听人说过驻地有个以专收聋哑儿童为主的“荷花塘特殊教育学校”,便动员吕佳佳的父母将她送到学校。然而孩子家长却不同意:“连肚子都填不饱,哪来的钱给一个聋哑孩子上学?” 但是官兵们没有放弃。经过协商,吕佳佳的父母终于同意让孩子上学,只是学费由部队负担一部分。然而当官兵们把孩子送到学校时,他们却傻眼了。在只有不到五亩地的院子里,一所学校竟只有几间破房,外加三名老师,十几名学生,几张旧桌椅。 就这十多名学生,有的还即将失学。他们大多来自农村,家境贫寒,有的虽然被学校免除了学杂费,基本的生活费仍难有保障。官兵们的眼睛湿润了。两天后,他们再次来到学校,将40床崭新的军被铺到了孩子们床上,并给每个来自特困家庭的孩子发放了一些生活费和学习用品。 14年过去了。在预备役团官兵的直接帮扶下,当初那个活泼可爱的聋哑小姑娘变成了一只美丽的“白天鹅”,成为山东特殊教育学校的一名美术专业大学生,她也是高邮市的第一位聋哑女大学生。现如今,吕佳佳每隔一段时间就会给官兵们写信汇报学习情况,每年寒暑假都会带着自己的书画作品来团里看望官兵。 让更多“白天鹅”飞向蓝天 飞出“荷花塘”的岂止吕佳佳一人?近年来,学校还有四名聋哑学生,因为受到预备役高炮团官兵的资助而飞出“荷花塘”,成长为大学生。 当然,还有更多的聋哑学生虽然没有考上大学,也已成长为对社会有用的人,实现了自食其力。残疾女生孙建萍经过县、市、省多重选拔,成为江苏省残疾人艺术团的演员;聋哑少年郭小兴毕业后,回乡承包鱼塘成为高邮市有名的养虾大户……在荷花塘特殊教育学校毕业生中,超过90%的人实现了再就业。 校长刘春生说:“自打学校与高炮团结成共建关系后,再没有发生一起辍学事件。关键是部队参与后,迅速在社会上掀起了一个关心残疾儿童教育的高潮。” 在《学校大事记》的一张表格上,清晰地记载着,在1998年以前,该校只有高炮团一家共建单位,到了2007年,这个数字已增至40家。但在所有帮扶特殊教育学校的单位中,高炮团每年捐款数始终是第一。11年间,该团党委机关共直接捐助6万余元,加上官兵们自发捐助的4万多元,使上百名特困残疾学生避免了辍学之痛。 特校女教师黄滟每次遇到前来采访的媒体记者,都会感慨地说:“其实高炮团的官兵收入并不高,但他们每年都要组织官兵捐款,与10名特困学生结成帮扶对子,有时还从家底费中拿出钱来帮助孩子,为学校办实事,而且一帮就是十几年,这让我们非常感动。” 走进校园内的每个地方,到处烙着高炮团的印记:资料柜内的数千张历史照片有近三分之一拍的是团里官兵,会议室的空调是团里捐赠的,食堂的电风扇是团里装的,不少老师用的电脑是团里给的,就连孩子们身上穿的衣服,也有不少是高炮团官兵买的。 现在,每逢中秋节、“助残日”等重要节日,团里都会派出代表,带上礼物到学校与孩子们一起过节。而每逢学期统考等重要时刻,学校老师也会主动来到部队,向团领导汇报孩子们的学习情况。 爱是一股互动的力量 连续14年帮扶特殊教育学校,也给高炮团建设带来了巨大的生机与活力。14年间,残疾学生身上的身残志坚、自强不息的精神,一直深深感染和鼓舞着全团官兵。每逢部队组织大项主题教育,团领导都要组织官兵与聋哑学校的师生进行座谈交流,或带领官兵到一些特困的聋哑学生家中看一看。不少官兵说,每参加一次这样的活动,心灵深处就会受到一次震动,接受一次教育。 14年间,这个预备役团先后历经两次转隶,党委换了一届又一届,官兵换了一茬又一茬,但不管部队隶属关系怎么变,官兵来往多频繁,官兵们对待荷花塘特殊教育学校聋哑孩子们的感情没有丝毫变化,团队的各项经常性基础性工作质量也没有丝毫下降。该团多次被江苏省委、省政府和省军区表彰为“双带双扶”工作先进单位。(罗 晓)
来源:
新华网
作者:
编辑:
谢旭
|
404 Not Fou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