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2.95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2.95
 
首页 | 时政 | 财经 | 改革开放三十年 | 综合 | 长三角 | 港澳台 | 评论 | 人事 | 深度 | 图片 | 人物 | 看中国 | 探索 | 网记订阅本频道的头条新闻
 24小时热点  
·近8万新闻记者已换新记者证
·专家:针对差异细化碘盐标准
·美女保安将服务国庆安检
·18位老战士将参加国庆游行
·长沙发322个工种工资指导价
·河南监狱设服刑人员改造基金
·虚拟货币交易成色情网站动向
·两地车祸不同判 法官也纠结
·广东严查酒驾 一夜拘留78人
·青藏铁路查出1.28亿假发票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2.95
 科学·探索·轶闻 更多
英雄纪念碑曾欲在碑内装电梯
·中国9大城市娶老婆成本
·陈独秀拒绝共产国际经费援助
·毛泽东亲自参加的悼念活动
·重庆连发地产窝案:五厅官落马
·"白宫"楼举报人狱中蹊跷死亡
 人物语录 更多
洪晃生父:章含之有外遇在先
·76岁李宗仁与胡蝶27岁女儿的忘年恋[图]
·开除刘少奇党籍 谁唯一没举手?
·谁是毛泽东的“双儿女亲家”
·揭秘:毛主席像章怎样从“狂热”到“制止”
·毛泽东的烟瘾:烟龄长达六十三年
·【中国·面孔】之悲情农民赵作海
·【中国·面孔】之“房产大炮”任志强
·【中国·面孔】之文强黑与白
·【中国·面孔】之冷血屠夫郑民生
·孟学农两度去职低调复出 曾赋闲一年远离公众视野
 English News More
浙报集团系列数字报刊
浙江日报 | 钱江晚报 | 今日早报
美术报 | 浙江老年报 | 城市假日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2.95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国内新闻 > 时政 正文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2.95
灾难中挺立伟大的中国

  ――写在中国人民抗击四川汶川大地震之际

  (一)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北纬31度,东经103.4度。山崩地陷,江河呜咽。

  这一刻,即成国殇。

  8.0级强烈地震,短短80秒,数百万生命被推到生死边缘。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大的一次地震。这场21世纪发生的毁坏性灾害震惊了世界,全球的目光投向中国……

  “任何困难都难不倒英雄的中国人民!”

  20天前,汶川震动中国;20天来,中国感动世界。

  气壮山河的生命大救援,迸发出世所罕见的中国速度、中国力量、中国精神,将这段日日夜夜标注成共和国历史进程中的一个新起点。

  “万众一心,众志成城,迎难而上,百折不挠”。在以人为本的时代旗帜下,正在迎来改革开放30周年的中国,渴望实现奥运百年梦想的中国,在这场突如其来的“大考”面前,以一种特殊的方式呈现自己。

  汶川作证:我们这个民族,经得起颠簸!

  (二)20个昼夜,汶川作证,中国速度赢得赞誉。

  人民生命高于一切!在第一时间,党中央、国务院果断决策,紧急号令。震后不到1小时,胡锦涛总书记的重要指示随电波传遍全国;震后不到两小时,温家宝总理飞赴灾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连夜召开,全面部署抗震救灾工作。抗震救灾总指挥部迅速成立,指挥机构高效运转。主题只有一个:“第一位是救人!”“一线希望,百倍努力!”

  人民生命高于一切!在第一时间,解放军、武警、公安快速反应。震后13分钟,全军启动应急机制。在第一时间,受灾地区省委、省政府部署救灾,各级干部奔赴现场指挥。在第一时间,国家减灾委、中国地震局、民政部等启动应急预案,派遣救援队伍,调拨救灾物资。在第一时间,中国红十字会、中华慈善总会等发出紧急呼吁,号召全社会伸出援手。

  时间就是生命。在这场生死竞速中,“第一时间”成为最有力的号令,最引人关注的新闻,最能够体现动员能力和应急能力的指标。20个日日夜夜,一个个急促的时间刻度,清晰地记录下一个政党一个政府对生命的尊重、对人民的责任。

  (三)20个昼夜,汶川作证,中国力量令人惊叹。

  灾情重,蜀道难,救援急。全军和武警部队11万精锐20余个专业兵种雷霆挺进,短短几天全部到位。逢山开路、遇水架桥,一支支工程部队短短几天打通生命线,电网、通信全面修复。近400支专业救援队,4.5万医务人员源源赶赴一线,覆盖到每一个受灾村庄。灾区各级党组织站起来,冲上去,共产党员这个名字再一次叫响。

  空中、铁路、公路、水路立体运输,国家战略储备紧急筹措,各种救援力量迅速集结,数百万吨食品、药品、帐篷、机械驰援灾区。截至6月1日,中央财政拨款已达182.98亿元,社会捐助超过400亿元。

  “一切为了灾区,全力支援灾区”。全国一盘棋,有力、有序、有效。这场举国参与的生命大营救,是对社会主义中国强大组织动员能力、强大物质保障条件的集中检阅。20个日日夜夜,世界看到:灾难有多大,中国有多强。

  (四)20个昼夜,汶川作证,中国精神感天动地。

  日继之夜,生继之死,生死关头呈现温暖深沉的人性光辉。父母张开双臂为孩子撑起生命的天空,老师用血肉之躯为学生肩起死亡的闸门……灾难来临的瞬间,多少人将生的希望让给别人;生与死的边缘,多少人将死的选择留给自己。当母亲给怀里的孩子留下临终短信“亲爱的宝贝,如果你能活着,一定要记住我爱你”,当年幼的孩子在废墟下吟唱“幸福和快乐是结局”,当痛失亲人的县长从废墟中爬起冲向救灾一线……我们读懂了什么叫人间大爱,什么叫尊严勇气,什么叫凝聚挺立。

  强忍悲痛,守望相助,中华大地奔涌空前规模的爱心热流。成都数百“的哥”冒着余震赶往都江堰抢救伤员;南京拾荒老人把零钱换成百元钞票塞进募捐箱;许许多多城市,献血长龙将血站“挤爆”;一笔笔“特殊党费”,表达着7300万党员的忠诚;全国宣传文化系统《爱的奉献》募捐现场,短短4小时募集15亿元;各式衣着各方口音,近20万志愿者奔向灾区;大江南北长城内外,全国各族人民伸出援手……“我们都是汶川人!”成为震撼神州的强音,国际舆论纷纷赞叹中国民众“井喷式”热忱。

  血脉相通,骨肉相连,全球华人结成空前亲密的生命整体。香港特区搜救队、台湾红十字会搜救队赶赴灾区,港澳台同胞、海外华侨华人遥寄哀思、慷慨解囊。重洋隔不断手足情,关山挡不住中华心。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在世界各个角落,义赈义演、捐款捐物……“我们都是中华民族一分子”的共同心声,又一次道出这个民族历尽磨难而弥坚的生命宣言。

  中华民族在大难面前的表现令世界动容。美国媒体载文指出:在这场举国上下的民族行动中,世界看到中国人民百折不挠,再铸民族之魂。俄新社则赞誉:“一个能够出动十万救援人员的国家,一个企业和私人捐款达到数十亿的国家,一个因争相献血、自愿抢救伤员而造成交通堵塞的国家,永远不会被打垮。”

  (五)20个昼夜,汶川作证,中国的透明度世界瞩目。

  这次抗震救灾,从第一刻起,就在前所未有的公开透明中进行。

  地震发生不到半小时,震情得到了公开报道。几小时内,国家和地方数次召开新闻发布会披露最新震情统计数据,地震伤亡人数在互联网上实时更新。相关地方政府迅速通过手机短信发出上百万条安民信息。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受灾地区政府的发布会天天举行。及时准确公开透明的信息传播,安定了人心,稳定了局面,凝聚了力量。

  在这场信息传播中,新闻工作者刷新着中国传媒对重大事件的报道模式。电视、广播、报纸、刊物、网络、手机,所有的传媒一起开动,全程进行“实况直播”。大幅照片,前沿报道,在线访谈,生死文字,全面真实地传达了最近的现场、最近的感动。新闻工作者成为又一支抗震救灾先遣队,开放、客观的报道,在传递真相的同时,展现着一个文明社会的公信与责任。

  (六)大地震带来了大灾难,但这过去的日夜也让我们看到,突如其来的自然灾难,未必不是一个国家成长的特殊历练,未必不是一个民族生命力的强烈激发。困难是阻挡弱者的高山,也是冶炼勇者的熔炉,更是砥砺强者的砺石。挫折让中国更加团结,磨难让中国走向进步。

  回望20个昼夜,许多意味深长的“第一次”令人感怀。

  5月19日至21日,全国哀悼日。五千年中国文明史,第一次,普通百姓可享国哀。新中国近60年,第一次,国旗为自然灾害中罹难同胞而降。

  “国之兴也,视民如伤”。一个以人为本的政府,履行最庄严的承诺;一个把人的生命摆到最高位置的社会,刻下迈向现代文明的标记。当国旗缓缓垂下,人的尊严冉冉升起,一个国家的品格抬升到新的高度。

  汶川大地震,作为受灾国的新中国第一次向国际救援队敞开大门。

  爱,没有了疆界;生命,超越了种族。废墟之上一幕幕感人场景,展示了跨越国界的人性和亲情,是人类命运相连、同舟共济的见证,也是中国人民战胜自然灾害的精神支撑。

  中国感谢世界。中国人民将铭记这危难时刻的温暖援助,铭记国际社会的深情话语“整个世界都是你们坚强的后盾”,并把它化作自强不息的动力,为世界和平与发展贡献力量。

  (七)“中国原来是这样!”20天来,人们都在感叹。

  衡量一个现代国家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就是看它在大灾大难面前的国家意志、社会价值和公民精神。那些灾难面前一个个“第一时间”,一个个“中国纪录”,不仅是政府危机处理能力的展示,更是进步的中国对人民生命的尊重,是发展的中国人文精神的提升,是开放的中国走向世界的见证,是一个历经磨难的民族文明力量的升华。

  抗震救灾让中华民族空前凝聚,也让世界重新认识中国。普通网友留言:“汶川,挺住!中国,加油!”海外华人寄语:“我为有这样的祖国而骄傲!”外国媒体评价:这场地震让世界看到一个有爱心的中国,一个有竞争力的中国,一个真实可敬的中国。

  (八)回首20个昼夜,抗震救灾这场伟大战役催生的一切,必将成为珍贵的国民记忆,写进共和国文明进步的历史。

  ――我们看到了一个以人为本的执政党。

  生命权是最大的人权。抗震救灾20个昼夜,写下中国人权辉煌纪录。及时通畅的信息披露,举国动员的生死营救,生命至上的国家信念,以人为本的制度创新……始终支撑着大地震中的大爱大智大勇,阐释着中国共产党人生命至上、人民为先的政治伦理,彰显着一个执政党的成熟与坚定。

  ――我们看到了一个自信开放的大国形象。

  公开透明、全程监督、阳光赈灾,充分保障了人民的知情权、表达权、参与权、监督权,推动了中国社会的文明进步。中国离不开世界。开放,体现社会主义中国对国际人道主义的认同,表达13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融入国际大家庭的信心。

  ――我们看到了民族精神的丰富升华。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中国传统文化迸发出凝聚力;“团结、奉献、互助、友爱”,现代志愿精神拓展着新内涵;“众志成城、和衷共济”,因千万个平民英雄的真情故事而鲜活;“坚守岗位、干好本职”,为爱国主义增添着理性的厚度。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注入了崭新的时代元素。

  ――我们看到了公民意识的蓬勃生长。

  公民意识的培育是民主政治的必由之路。抗震救灾筑就公民精神的里程碑:民间爱心涌动,志愿大军汇集,社会资源与政府资源良性互动。灾难中无数普通人用朴素的行动,诠释着主体意识和责任担当。美国一家周刊这样评价,“这里的人民不仅懂得如何哀悼,而且懂得如何给予,中国的‘公民精神’并未缺失”。

  ――我们看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集中展现。

  集中力量办大事、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军民鱼水情、民族一家亲……抗震救灾让我们重新品读这样一些字眼,再次看到社会主义国家和人民的价值取向,深切体会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在利益诉求日趋多元的今天,社会主义价值理念找到了生长壮大的空间。

  (九)抚定思绪,回望汶川。

  面对数万同胞的骤然逝去,汶川依然是亿万国人血脉同搏、泪水涌动之所在。但20多个昼夜的坚守拼搏,13亿人民的同风共雨,更蕴藉着中华民族向死而生的期待,书写着共和国浴火重生的希望。

  美国媒体感慨,“在八级地震的废墟上站起来的中国,是那么令人惊讶的现代、灵活、开放”。

  毫无疑问,灾难之中,国家政治文明的演进,民族内在精神的重塑,公民责任意识的增强,必将让“以人为本”的理念深植于国家的肌体。它会升华为一种文化力量,也会激发出一种制度动力,成为推动中国社会进步的底气所在,成为中华民族迈向未来的“软实力”所在。

  (十)汶川大地震,还让人们从更广阔的视野认识中国。

  这是一次发生在信息时代的大灾难,也是一场展开于改革开放30年后的大救援。它让全体中国人又一次深刻领悟到“发展是硬道理”、“不改革死路一条”。

  汶川大地震,唤起人们对当年唐山大地震的痛苦记忆。两次灾难相隔32年,其间,正好经历了30年的改革开放。表面看来,这一次,是突如其来的危机,改变了中国社会的信息传播方式、应急管理方式、灾难救助方式。仔细思之,这一切改变,莫不有着鲜明的时代背景,莫不系着深刻的社会变革。可以说,这次抗震救灾中呈现的新理念、新实践、新突破,正是对于30年改革开放的一次特殊检阅。

  没有30年一心一意谋发展成就的综合国力,就没有这次抗震救灾中强大的技术保障和丰厚的物质支持;没有30年全面推进的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就没有今天协调联动的应急救援体系和现代高效的国家管理能力。

  而信息的公开透明、公民精神的成长壮大,更是深深刻下30年民主法治建设、政治文明进步的烙印。

  一位网友留言:“这一次,我们悲恸而不苦痛,哀伤而不绝望,关切而不惊慌,焦急而不失信心。因为,国家的进步已经成为佑民的天。”

  灾难面前,我们比任何时候都更清楚地看到,30年的改革开放,不仅增强了中国抗击灾难的物质基础,更深刻改变了社会主义中国的整体形象和中国人民的精神面貌,显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力量。

  西班牙报纸写道:“在任何一场灾难中,都未曾见过中国这样的举国动员能力、勇往直前的决心和强大的团结互助精神。毋庸置疑,这个民族表现的精神与力量将使它在前进的道路上坚不可摧。”

  (十一)再过67天,我们将迎来第二十九届北京奥运会。

  奥运盛会,百年梦想。然而,悲欣交集的2008考验着我们。挫折面前,中华民族表现出的坚强自信,让世界感叹:中国人以高分通过了意外的“考试”。历经百年的现代奥林匹克精神,也因此得以升华――

  当火炬手高擎圣火举起手臂为灾区人民加油,当火炬传递沿途无数群众在募捐箱前表达爱心,“更快、更高、更强”的奥林匹克精神,与超越苦难、自强不息的中国品格找到了结合点。

  当胡锦涛主席紧握俄罗斯救援队员的手,当温家宝总理拥抱美国志愿者,当中国灾区居民为日本救援队送去方便面,当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站在汶川废墟上感叹:中国人民是充满力量、勇敢无畏、坚韧不拔、富有自助和合作精神的伟大人民,“和平、友谊、进步”的奥林匹克精神,以一种凝重的方式闪现光辉。

  新加坡报纸评论:“四川大地震给中国人带来巨大悲痛,但抗震救灾的快捷、有序、开放和深沉的人道精神,却给世界留下深刻印象。北京奥运会所期待的展示现代中国形象的目标,已经在抗震救灾中得到一定程度的实现。”

  冰雪阻断归途,我们没有放弃;圣火遭遇阻挠,我们团结反击;今天当地震撕裂大地,我们以同样的声音告诉世界:坎坷和磨难,只会激发我们更加出色地办好奥运会,只会推动我们更加积极地融入地球村,一同兑现诺言,一同承担责任,一同分享荣光。

  (十二)余震还在继续,大地仍在痉挛。

  这是一场艰苦卓绝的持久战。

  抗震救灾已经取得重大阶段性胜利。但随着工作重心的逐步转移,形势依然严峻,任务十分艰巨。受灾群众的安置牵动人心,堰塞湖的安全令人担忧,疾控防疫尤为紧迫,恢复重建异常繁重……打胜抗震救灾这场硬仗,需要真情更需要实劲。

  中国没有停步。中央国家机关行政经费支出减少5%,用于抗震救灾。各个部门继续同心协力,给予灾区急需。全国人民一如既往,奉献爱心与力量。支援灾区,每个人每个岗位都是主角;重建家园,灾区人民艰苦奋斗自立自强。

  万众一心,共克时艰,一手抓抗震救灾工作,一手抓经济社会发展,中国人民一定能够赢得抗震救灾的全面胜利。

  (十三)汶川5月,满目伤情。但垅间的小麦已在收割,6月的新绿就在眼前。

  5月19日,全国哀悼日第一天,地震重灾区北川中学师生齐唱国歌重新开学。

  6月1日,国际儿童节,灾区的孩子说最想要的礼物是“快乐”。

  这是顽强生命的礼赞,也是不屈中国的象征。

  恩格斯说过,“没有哪一次巨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为补偿的”。也许我们无法回避灾难,但我们可以选择如何面对灾难,是生者的勇气将人类无数次劫难,砌入文明演进的长河。

  从治河而兴的黄河文明,到浴血重生的近代中国;从32年前的唐山大地震,到1998年抗洪抢险;从2003年抗击非典,到今年年初迎战冰雪,正是一次次灾难忧患的严峻考验,砥砺着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推动着中国社会在挫折中奋进,在逆境中前行。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巴山深处,在灾区考察工作的胡锦涛总书记在简易防震棚小黑板上给孩子们写下16个大字。

  从灾难中汲取信心,从灾难中汲取力量,对于历经磨难的中华民族,汶川大地震是一个悲壮的过去,更是一个伟大的开始。

  希望与中国同在!

[ 复制本文标题地址 ] [ 发表评论 ]  
·[每日评论]灾难中挺立伟大的中国
·灾难中挺立伟大的中国
·巨大的历史灾难必将以历史的进步为补偿
·灾难中挺立伟大的中国——写在中国人民抗击四川汶川大地震之际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