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四川绵阳6月3日电 6月3日22时30分,水利部总工程师、唐家山堰塞湖抗震抢险指挥部专家组组长刘宁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表示,唐家山堰塞湖的险情有其确定性,目前已采取的工程除险措施正在发生较好的效果。唐家山堰塞湖除险减灾总体方案是一个系统周全的方案,体现了以人民群众生命至上的思想。
唐家山堰塞体高程达到82-124米,形成的水头在60-80米,可以给下游造成巨大威胁。同时,唐家山堰塞湖上游来水面积达3550平方公里,据测算,流域内每降2毫米的雨量,唐家山堰塞湖坝前水位将提高1米。据历史资料,6、7、8月三月的降雨量分别为140、360、330毫米,这也为唐家山堰塞湖带来巨大的风险。
刘宁告诉记者,在指导唐家山堰塞湖工程除险的过程中,他和武警水电部队的官兵在现场坚持了7天6夜,唐家山不断遭受余震,特别是6级以上的余震,山坡塌方也不时出现。这使他对唐家山险情有更深的感触和认识。
“根据多次实地考察,唐家山堰塞湖淹没的漩坪镇下方,存在一个2000多万方的滑坡体,一旦发生滑动,会造成巨大的涌浪,瞬间引起溃决。”
刘宁认为,目前关于唐家山堰塞湖除险减灾方案立足早动而不是晚动、主动而不是被动,工程除险与撤离群众避险相结合,是一个系统、周全的方案,体现人民群众生命至上的指导思想。目前,有关部门正对唐家山堰塞湖进行全天候、全自动的监测,可以在指挥部清晰地观测到堰塞湖的情况,以便提供及时的预警。
从5月31日开始,唐家山下游的绵阳市已转移25万多名群众,共设置252个安置点,安置群众的基本生活都能得到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