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
|
首页 | 时政 | 财经 | 改革开放三十年 | 综合 | 长三角 | 港澳台 | 评论 | 人事 | 深度 | 图片 | 人物 | 看中国 | 探索 | 网记 | ||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
新华社记者亲历唐家山堰塞湖泄洪全过程
2008年06月10日 23:31:32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
新华视点:滔滔洪水过绵阳——新华社记者亲历唐家山堰塞湖泄洪全过程 新华网四川绵阳6月10日电(“新华视点”记者)6月7日7时08分,被唐家山堰塞坝阻隔了20多天的洪水以1立方米每秒的速度缓缓溢出泄流渠。此后,涓涓细流一直维持了近两天的时间。从10日凌晨开始,“温柔”的泄流渠突然波涛汹涌,浑黄的洪水冲过唐家山堰塞坝奔涌而出,以几何量级增长的洪峰迅速奔向北川县、通口电站、江油市、绵阳市……13时许,滔滔洪水漫过绵阳,宝成铁路涪江大桥下干涸的细流瞬间变成了浊浪翻滚的大江。 10日15时15分,绵阳市宣布解除涪江干流通口河汇口以下河段橙色警报;17时左右,唐家山堰塞湖泄流渠高程介于720米至721米之间。至此,四川地震灾区头号“悬湖”——唐家山堰塞湖抢险取得决定性胜利。从10日凌晨开始,新华社记者驻守在绵阳市抗震救灾指挥部和泄洪沿途,亲历了唐家山堰塞湖成功泄洪全过程。 绵阳市指挥中枢“决战”打响 记者董素玉从绵阳市抗震救灾指挥部报道:对于在“悬湖”威胁下备战了20多天的绵阳而言,决战时刻真正到来了:10日9时15分,黄色预警信号启动;10时35分,橙色预警信号启动。 “10日13时,唐家山堰塞湖坝口宽度132米,流量5310立方米每秒,水位高度730.48米。” 作为绵阳市避险疏散的“中枢系统”,位于绵阳市政府工作大楼中的唐家山堰塞湖避险疏散工作指挥部在高度紧张中度过。堰塞湖水位每一分钟的变化,都牵动着在场人的心。 指挥部聚集了包括工作人员和新闻媒体在内的几百人,但除了此起彼伏的电话声,现场几乎悄无声息,所有人都屏住呼吸,严阵以待。 为了让市民最快地知道堰塞湖排险的变化情况,市委书记谭力干脆直接做起了新闻发言人。 15时15分,当绵阳市委书记谭力宣布解除涪江干流通口河汇口以下河段橙色警报时,几乎所有的人都同时松了口气。 这一刻,绵阳已经等待得太久。为保证人民的生命安全,从5月底开始,绵阳市转移了三分之一溃坝涉及的20多万群众,加上投亲靠友的绵阳市民,这座拥有130多万人口的城市,仅剩下了30多万人。绵阳几乎成了一座空城。 谭力接受记者采访时动情地说,解除橙色警报对绵阳来说是一个转折点,这意味着绵阳人民从“5·12”以来的苦难中走出来,可以全面重建家园,重建辉煌。 一位绵阳晚报的女记者眼中涌起泪花。 “好多年没看到这么大水了” 记者肖春飞在北川县通口河电站报道:距离唐家山堰塞湖仅30公里的北川县通口镇,9日还露出河床的通口河,从一早开始已经浊浪滚滚,水位最高时暴涨了近20米,河水距离镇上一座横跨通口河两岸的铁索桥桥面最近仅1米。堰塞湖的滚滚洪流首先通过这里。 在半山腰的安置点,人们都走出帐篷,看山下的河水,很多人感叹:好多年没看到这么大水了。通口镇党委书记赵蓉说:各个警戒点都已加强警戒,不允许任何人进入警戒区域。 在通口河电站,大坝底泄洪的声音震耳欲聋,水雾扬起上百米高。通口河电站是唐家山堰塞湖抢险指挥部一个重要的观测点,电站总经理周琦说,在10日13时28分左右,电站观测到水位急剧上涨,在半个小时内就涨满了电站水库1806万立方米的死库容,14时10分左右开始泄洪。截至发稿时,通口河电站在当天14时30分观测到10日最大水流量为上游6680立方米每秒、下流6200立方米每秒,坝前水位最高时达595.7米。目前上游洪水已经减缓,17时,监测到的下泄水流量已降为4800立方米每秒。通口河电站大坝通过调节洪峰,延续了下游的压力。 在通口河电站上游不远处的山崖上,驻守在通口镇的部队炮兵严阵以待,架好了无后坐力火炮,随时准备对上游下来的大型漂浮物进行精确炮击,保护大坝。官兵们将探照灯也安装好了,用于夜间观测。营长谌华说,官兵们将24小时在此值勤,确保泄洪安全。 “飞流直下”直逼“李白故里” 记者林艳兴在江油市青莲镇报道:“飞流直下三千尺,疑似银河落九天”……唐代诗人李白诗词中的江河蔚为壮观。但1000多年后的2008年6月10日,在他的故里江油市青莲镇,也遭遇一场惊心动魄的泄洪——来自唐家山堰塞湖的飞流直下。 “很快就可以回家了!很快就可以重建家园啦!”虽然洪水浑浊,但对于这里的人来说,泄洪的到来却是期盼已久的好消息。为了躲避洪水的威胁,青莲镇月元村7组的352名村民已经背井离乡住了10多天的帐篷。 10日上午,当唐家山堰塞湖泄洪奔腾而来,300多村民纷纷涌出帐篷,跑到离河水最近的地方,观看洪水南去。烈日高悬,有的就打着雨伞;担心洪水的异味,有的便戴上口罩。尽管乡村干部和公安警察不停劝阻,他们却依依不舍,久久不愿离去。 在桃花山撤离安置区,青莲镇居民周裕民看到洪水过去,也非常高兴。因为他在镇里位于1/3溃坝区的一个制衣厂没有受淹。他说,等洪水走后,政府消毒完,他就赶快回去清理工厂,争取早日恢复生产。 干涸的细流变成浊浪翻滚的大江 记者朱立毅在涪江铁道大桥下报道:10日下午,唐家山堰塞湖泄洪时形成的洪流使位于绵阳的涪江铁路桥下水面迅速上涨,短短两三小时内,大桥下的水域由一条即将干涸的细流变成了浊浪翻滚的大江。位于堰塞湖下游68公里处的铁路桥身处险中,洪水中的大型漂浮物极可能撞击大桥。 10日13时过后,宝成铁路涪江大桥下水流加大,水面较前明显抬高,一些岸边的植物被迅速淹没,记者甚至闻到了江水污浊的味道。此时,一些站在高处的人们也心生恐惧,三三两两的人群向后退去,似乎再晚一会儿就会被洪水卷走。 经过“长途跋涉”,此时江水极为混浊,水面上出现了大量漂浮物,但大多是断木、枯草、泡沫塑料和油桶等,显然这些小型物体还不会对铁路桥构成威胁,而在涪江铁路大桥前设置的排漂浮锁也拦截了一些随洪水而下的树木。 这时,前方传来数声炮响,这是铁路桥上游几百米处,部队炮击撞击江面大型漂浮物时发出的。在上游炮击漂浮物的同时,有关部门又调来了大型机械和大量抢险物资,几车穿着救生衣的民兵和工兵也先后来到,以应对大桥随时可能出现的险情。 青蛙、老鼠、蛇,这些原本栖身在宝成铁路涪江大桥下低洼地带的小动物,在巨大的洪流下纷纷四蹿。记者俯身拍摄一条被大水冲上公路的小鱼,由于靠水面太近,几只刚刚劫后余生的蛐蛐慌不择路,跳上了记者的裤腿…… 15时30分许,当解除橙色警报的消息通过各种渠道传遍绵阳城,人们从住了十多天的帐篷里奔涌而出,拥到湍急流淌的涪江边,让连日来挥之不去的梦魇从心里一扫而光。 这是一次人们盼望已久的安全泄洪,这是一次按照人们意愿的科学泄洪,这是一次让130多万绵阳人民从恐慌、焦虑、急躁恢复到平复、安静、理解的泄洪。25万暂别家园的绵阳人民,只需再等两三天时间,就可以重返家园,已然是一座“空城”的绵阳城将很快恢复宁静而平和。 来源:
新华网
作者:
编辑:
陈新科
|
404 Not Fou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