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2.95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2.95
 
首页 | 时政 | 财经 | 改革开放三十年 | 综合 | 长三角 | 港澳台 | 评论 | 人事 | 深度 | 图片 | 人物 | 看中国 | 探索 | 网记订阅本频道的头条新闻
 24小时热点  
·近8万新闻记者已换新记者证
·专家:针对差异细化碘盐标准
·美女保安将服务国庆安检
·18位老战士将参加国庆游行
·长沙发322个工种工资指导价
·河南监狱设服刑人员改造基金
·虚拟货币交易成色情网站动向
·两地车祸不同判 法官也纠结
·广东严查酒驾 一夜拘留78人
·青藏铁路查出1.28亿假发票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2.95
 科学·探索·轶闻 更多
英雄纪念碑曾欲在碑内装电梯
·中国9大城市娶老婆成本
·陈独秀拒绝共产国际经费援助
·毛泽东亲自参加的悼念活动
·重庆连发地产窝案:五厅官落马
·"白宫"楼举报人狱中蹊跷死亡
 人物语录 更多
洪晃生父:章含之有外遇在先
·76岁李宗仁与胡蝶27岁女儿的忘年恋[图]
·开除刘少奇党籍 谁唯一没举手?
·谁是毛泽东的“双儿女亲家”
·揭秘:毛主席像章怎样从“狂热”到“制止”
·毛泽东的烟瘾:烟龄长达六十三年
·【中国·面孔】之悲情农民赵作海
·【中国·面孔】之“房产大炮”任志强
·【中国·面孔】之文强黑与白
·【中国·面孔】之冷血屠夫郑民生
·孟学农两度去职低调复出 曾赋闲一年远离公众视野
 English News More
浙报集团系列数字报刊
浙江日报 | 钱江晚报 | 今日早报
美术报 | 浙江老年报 | 城市假日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2.95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国内新闻 > 综合 正文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2.95
地震会给中国经济带来多大冲击

  今年以来,我国经济运行的外部环境面临较大不确定性,国内经济增长有所放缓,物价上涨压力较大。年初的冰冻雪灾和近期的汶川大地震,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也给经济运行增加了新的不确定因素。内忧外患的背景下,如何客观分析宏观经济走势,实施有效的宏观调控政策是我们必须面对的重要命题。

  损失巨大,但影响主要在局部、短期

  汶川大地震造成的破坏可从四个方面评估。一是人员伤亡惨重,相当一部分失去生存能力,需要国家和社会长期救助,人力资本损失严重;二是资本存量受到严重破坏。房屋大面积倒塌,公路、电力、通讯、供水、供气、农业设施等基础设施严重损毁;三是资源环境受到破坏。滑坡、崩塌和泥石流等损坏了耕地、水库、矿山等自然资源,局部地区水资源等受到一定污染;四是生产受到一定影响。当地企业大面积停产,部分农田被毁,牲畜家禽大量损失。

  总的看,地震对存量资本影响较大,损失额度可能数倍于南方雪灾,但总体上这种影响具有局部性和短期性,不会改变宏观经济运行的基本面,对当年的生产影响不大。从工业生产看,虽然震区工业生产短期内几乎停滞,但由于震情最严重的11个县(市)合计的工业总产值仅占全国的0.17%,且重灾区没有大型矿产资源,对整个工业产出影响较小。从农业生产看,位于山区的11个重灾县(市)合计粮食、油料与肉类产量分别占全国0.21%、0.34%和0.53%,占比都不大,不会对全国农产品生产产生较大影响。从服务业看,地震对当地的影响主要是旅游业,四川的旅游业仅占全国国内生产总值的0.4%,总量影响较小。

  总需求扩张势头减弱,增长高位趋稳

  从当前宏观经济的总体运行态势看,受国内外经济运行中一系列不确定因素影响,我国总需求的强劲扩张势头有所减弱,国民经济运行态势由过去5年加速增长转为高位趋稳、小幅回落。

  ———出口继续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受外需放缓、国内制造业成本上升、出口政策调整等因素影响,我国出口增速继续放缓,进口增速进一步加快,外贸顺差有所减少。对出口需求下降的影响不宜过分夸大,减少顺差仍是我国宏观调控政策的期望目标之一。首先,世界经济仍会保持较高增长,美欧经济出现大幅衰退的可能性变小,新兴经济体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其次,我国出口商品结构决定我国出口增长会保持一定的稳定性。我国出口商品以消费品为主,受发达国家经济放慢和收入减缓的影响很小,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快速增长会加大对我国商品的需求。第三,尽管近年来我国劳动力成本有所上升,但劳动生产率上升更快,出口竞争力和价格竞争优势仍然较强。

  ———灾后重建会推动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今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仍将保持较快增长,并且不排除出现大幅反弹的可能。一是我国尚处于工业化、城市化加速阶段,京沪高铁等一系列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开工仍将拉动投资增长;二是目前投资回报空间仍然较大;三是地方政府换届基本完成,投资冲动仍然较强。除了这些影响投资的基本因素之外,今年南方雪灾和地震灾后重建也会推动固定资产投资较快增长。

  ———消费需求仍将保持基本稳定。促进消费稳定增长的因素仍然存在并可能继续发挥作用。居民收入增长较快有利于消费增长,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居民的消费倾向趋于稳定。消费结构不断升级对消费仍然会保持较强的促进作用。此外,2008年奥运会在我国举办,也将对消费产生“奥运景气”推动作用,居民物价上涨预期增强也会带动居民提前消费。

  压力依旧,防通胀任务艰巨

  今年前4个月居民消费价格上涨8.2%,是1996年以来的新高;工业品出厂价格和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分别上涨7.2%和10.3%,比上年同期提高4.3和6.3个百分点,上游产品价格向下游传导的压力出现加大的趋势。从未来看,影响物价上涨的因素依然存在且主要表现为输入型和成本推动型,全年物价上涨压力仍然较大。

  一是国际石油和农产品价格将维持高位运行。美元贬值和全球流动性过剩是世界初级产品价格上涨的主导原因。从目前的情况看,引发美元贬值的因素减少,但美国经济仍不乐观,美国和其他发达国家在稳定利率的同时,有可能继续向银行体系注入流动性,全球流动性依然充足,投机资本会继续借助世界粮食供不应求、石油紧张、生物能源转换等问题炒作初级产品价格。

  二是国内农产品价格存在进一步上涨的可能。农产品生产成本受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不断上涨的推动而上升,会推动农产品价格走高。南方雪灾和地震灾害也减少了农产品供给,推升价格上涨。此次地震对灾区工业、农业产生的破坏,受灾群众对食品的需求,无疑也会对当前食品上涨产生新的压力。

  三是资源环境价格改革迫在眉睫。我国成品油原油价格倒挂,煤电价格没有理顺,环境税和资源税缺失,资源环境价格体系改革可能增大短期通胀压力,但如果改革推迟,扭曲逐步累积,损失可能更大。

  四是劳动力成本将进一步上升。年轻劳动力和技术工人供应趋紧,工资上涨幅度较大。此外,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基本建立,部分地区实施农民工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养老保险以及住房公积金制度,劳动合同法正式实施等,也会增加企业的生产成本。

  “一稳一紧”政策不能变

  由于我国收入差距扩大,低收入群体收入增长缓慢,他们对物价上涨的承受能力明显减弱。为维护经济社会稳定,防止结构性物价上涨演变成全面的通货膨胀,是今年宏观调控的主要任务。必须从增加有效供给、抑制不合理需求、降低进口产品价格、稳定物价预期等多方面采取有力措施。

  ———充分发挥财政政策的作用。稳健的财政政策就是要保持财政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充分发挥财政在促进结构调整、发展生产、增加供给、改善民生中的重要作用。一是增加农业生产补贴,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遏制农业生产资料价格过快上涨,发展粮食、食用植物油、肉类等基本生活必需品和其他紧缺商品的生产。二是通过关税手段严格控制工业用粮和粮食出口,适当增加国内紧缺重要消费品的进口。三是完善和落实对低收入群体的补助办法。

  ———继续实行从紧的货币政策,稳定通货膨胀预期。从紧的货币政策将通过遏制货币信贷过快增长,抑制投资膨胀,防止成本推动型物价上涨转变为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稳定全社会通货膨胀预期。加强对通货膨胀预期的引导。可以通过确定通货膨胀目标区间或预告通货膨胀水平,适时引导预期。

  ———加快人民币升值节奏,减轻输入型通胀压力。人民币升值步伐适度加快,会抑制输入型通货膨胀压力。当前我国股市下跌、房地产市场低迷,人民币升值幅度短期内加大一点不会带来热钱的大量流入。

  ———加强对物价调整的控制。对成品油和电力等产品补贴会形成财政沉重负担,不利于发挥价格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的调节作用,应不失时机地推进资源价格改革,从根本上解决增长方式粗放和资源消耗过大所带来的价格上涨压力,但要把握好政府调价的时机和力度,防止出现轮番涨价。

  ———加强国际宏观经济政策的协调。我国的通货膨胀压力明显表现为输入型特征,是全球化背景下世界经济周期性变化的结果,不可能完全依靠自身的宏观调控政策及时和完全根治。因此,应利用国际上各种多边和双边经济合作机制,协调各国经济政策和发展战略,稳定全球汇率水平和价格水平。同时,应及时研究世界经济的发展变化,做好应对国际环境变动的各种准备。

  短评:两手抓稳大局

  当前,抗震救灾已取得重大阶段性成果,在新一阶段的工作中,安置受灾群众、恢复生产和灾后重建任务更加突出。根据抗震救灾实际及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中央明确要求,一手抓抗震救灾工作,一手抓经济社会发展。

  眼下,抗震救灾工作虽然进入新阶段,但形势依然严峻,任务仍旧紧迫。要尽最大努力救治伤员,切实做好卫生防疫工作;要想办法满足灾区群众的基本衣食住行,尽快使其过上正常生活;要尽快抢修灾区的基础设施,为恢复生产和灾后重建创造条件;要密切监测地质灾害,防止次生灾害的发生。

  在打好抗震救灾这场硬仗的同时,要努力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社会和谐稳定,为抗震救灾和长远发展创造社会环境、提供物质基础。今年以来,我国宏观经济可谓内忧外患,地震灾害又给经济发展带来新的不确定因素。虽然我国经济运行的基本面不会因地震而改变,但一些突出问题必须重视:地震造成工农业损失,防止因供给减少物价上涨过快;在灾后重建中,防止投资过热反弹。

  地震波及范围广、造成损失大,但只要认真落实中央“两手抓”的决策部署,我们就能实现抗震救灾的全面胜利,维护经济社会稳定发展。

[ 复制本文标题地址 ] [ 发表评论 ]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