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
|
首页 | 时政 | 财经 | 改革开放三十年 | 综合 | 长三角 | 港澳台 | 评论 | 人事 | 深度 | 图片 | 人物 | 看中国 | 探索 | 网记 | ||
404 Not Found |
记录灾区群众在废墟上重建美好家园的悲壮与坚强
2008年06月12日 09:46:32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
编者按: 灾难突如其来。 5月12日,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广的一次地震降临四川省汶川县,汶川及周边县市宁静的世界瞬间垮塌,变为一片废墟。 几万人失去生命,数百万人无家可归,上千万间房屋倒塌、损毁,电力、通信、供水等设施大面积瘫痪,滑坡、崩塌、泥石流等险情时有发生…… 损失巨大,悲痛锥心。全国上下紧急行动,火速驰援,最大限度抢救被困群众,初步安排受灾群众基本生活,灾区秩序总体保持稳定。 然而,更艰巨的任务还在后面:居住、吃饭、上学、治疗,样样迫在眉睫,能不能有效保障?灾难带来的心理恐慌和失去亲人的心灵伤痛挥之难去,能不能得到化解?灾区环境卫生特别是饮用水和食品卫生条件差,加上气温升高、降雨较多,极易发生传染病疫情,能不能加以控制?许多水库、水电站、堤防存在安全隐患,山体滑坡形成了不少堰塞湖,随时可能发生重大次生灾害,能不能及时避免?许多保留下来的设施存在地质和建筑隐患,基础设施和生产能力遭到很大破坏,能不能迅速恢复? 带着这些问题,本刊记者深入灾区,忠实记录下灾区群众在废墟上重建美好家园的悲壮与坚强。 奋起自救建家园 给家一个不大的地方 “我想有个家,一个不需要多大的地方……”1500多万间房屋倒塌、损毁,数百万人无家回归,大地震后,在哪落脚,如何安家,已成为灾区群众最急切的渴望。 家,一个普通又神圣的字眼。在地震灾区,家的要素被简化到最低限度:一顶帐篷可以是家,一处残房可以是家,甚至在露天的空场上,彩条布之下的空间也可以成为家。 记者在灾区采访,所到之处,残垣断壁旁和田野空地上,都搭起了成片的帐篷。有的是专用救灾帐篷,有的是部队官兵帮助灾民搭建的简易彩条布帐篷,帐篷外堆放着从废墟里挖出的各种可用物品。 记者在北川县采访,处处可见灾区群众奋起自救的感人场景。在一些偏远村寨,农民们争先参加抢险救援,疏通乡道、村道,让救援物资尽快进入。在更多的地方,返乡的农民在自发收集垮塌房屋的木材、砖块等建筑材料,为重建家园做准备。 彭州市磁峰镇蟠龙村村民张发明告诉记者,其他问题都能暂时克服,只有住房问题解决了,我们的心才能安定下来。 目前,全国要每天生产和向灾区运输3万顶帐篷,一个月内运送90万顶,活动板房也在抓紧制作。温家宝总理说,要争取用3个月时间把灾区安排有序,使群众过上正常生活。 记者注意到,目前建安置房有统一标准,必须有900人以上的受灾群众才设安置点。在彭州一些乡镇,村民们居住分散,连200人以上的聚居点都很难找,他们希望设置安置点要因地制宜,从方便受灾群众的生产生活需要出发。 在绵阳市平武县飞龙广场临时安置点,记者看到,有200多户人住在一起。这里一部分是民政救灾的统一帐篷,一部分是居民自己用薄木板、竹席、彩条布搭建的简易帐篷。 “住进板房,生活上方便多了,日子一天天好起来了。”青川县乔庄镇上坪组关斌和妻子6月5日一大早,搬进了“新家”———一间明亮的板房。和关斌家一起来的有100多户,成为这个川北重灾区首批搬进活动板房的受灾居民,开始了他们新的生活。 6月初的青川,白天最高气温达30多摄氏度。但关斌一家还是忙进忙出,将剩余不多的家具一件件搬进板房。“总算有了一个安稳的窝喽。”关斌妻子笑着说,“天热起来,帐篷闷热得要命;板房多好,冬暖夏凉还防雨。” 在夫妻俩的忙乎下,板房里“家”的味道也越来越浓。记者下午再来时,关斌家这间20平方米的“小窝”很快被装得满满当当,几乎没有落脚的地方———席梦思床、桌子、板凳、锅碗、矿泉水、盛满衣物的脸盆。 “人在,家在,还有啥子困难不能克服的?”多年在外打工的关斌能说很好的普通话,“打工积蓄全盖房子了,是漂亮的二层小楼,但让地震全毁了。”关斌此时谈起地震不再像前几天那样沉重,他说:“人没有出事就是不幸中的万幸,工可以再打,钱还可以再赚,希望总会越来越多。” 都江堰市向峨乡是重灾区之一,原来热闹的场镇已成一片废墟。走近公路两旁的救灾专用帐篷,记者发现,每顶帐篷门口都贴着一张卡片,卡片上半部分是户主姓名、受灾人口、原居住地址,下半部分是向峨乡抗震救灾指挥部指挥长、副指挥长和“包干”干部的手机号码。乡党委副书记艾光明告诉记者,这是受灾联系卡,所有乡干部都分到了自己的“包干”帐篷,无论灾民有什么事,打电话找他们,都实行“首问责任制”,一定得想办法帮助解决。 在一顶帐篷前,记者看到了依然竖立的“爱莲社区党支部”牌子。5月16日,爱莲社区党支部书记王婉民就从废墟里把这块牌子挖了出来并再次竖立。 “我要让群众知道,地震没有震垮我们的党支部。”王婉民说。地震发生当天,这名最基层的党员干部,顾不上营救压在废墟里的老母亲,一心扑在乡中学的救援上。 虽然满眼仍是废墟,但不少群众对重建家园已有了很多想法。彭州市龙门山镇九峰村九组村民毛运发说,希望政府能统一规划村子,原先村里搞“农家乐”,都是一家一户自己建房,许多房屋既无规划图纸又无质量监督,一点也不结实,地震一来倒得一塌糊涂,教训太深刻了。 九峰村与汶川县一山之隔,地震导致当地绝大部分房屋倒塌或损毁。在震后的废墟上,九峰村一组小组长米兴荣带领村民,把政府发的帐篷让给其他村子,用双手建起了20多户木板房。而这,正是他们新生活的开始。 “留下来, 就在我家吃饭吧!” 地震发生后,全国各地救灾物资源源不断运往灾区,食品是其中的重要部分。在前往彭州市新兴镇等灾区乡镇的路上,记者不断看到路边帐篷边堆满了方便面、牛奶、大米、面包等各种救灾食品,受灾群众正在排队领取。 在新兴镇止马村,刚刚领到大米的村民谭少英对记者说:“村里都把领取大米和救济金的标准张贴出来了,该领多少钱物,村民们一清二楚。我们一家领了300元救济金和足额大米,因为双抢季节农活太忙,村民们每天领一次太麻烦,所以村里都是按10天一次的数量足额发放。” 村民谭显碧指着村口的一堆食品说:“村民们每天还能领到市里发的盒装牛奶和方便面,现在吃饭问题基本解决了。一些村民从自家废墟中抢出了一些大米,就把领到的救济大米省下来,送到救灾部队营地,给救灾官兵吃,但又被送回来了。” 在平武县一个安置点记者看到,不时有居民费力地拎着水桶,来回走动。广场上没有取水点,生活用水要绕很大弯,跑到附近的医院里面才能打到。 缺水的问题在北川县陈家坝乡同样存在。记者来到金古村一户人家时,3口人正在帐篷外做饭。女主人在切黄瓜,男主人在临时搭建的锅灶上烧火。他们说粮食和蔬菜都够用,就是缺水。临走时,记者留下了随身携带的3瓶矿泉水。 在北川县一所希望小学的操场上,有一家正在用新领的铁锅炒菜。记者问那些青菜是不是救助点发放的,他们自豪地说:自家地里种的。随后,记者翻过一条山沟,来到半山腰的一户灾区群众家。在那里,一位老大爷正在刷洗着一块腊肉。“你们别走,留下来,就在我家吃饭吧!”这家女主人热情地对记者招呼着,仿佛他们家没有遭受打击,仿佛他们家食品充裕。听了这让记者略微感到意外的话,看着他们脸上朴实的笑容和背后墙都开裂的“家”,记者的内心被深深打动了。的确,地震可以破坏他们的房屋,夺走他们的亲人,但却无法阻止他们从内心深处守望和恢复家的温暖。 大灾过后当防大疫 地震发生之初,一些关于疫情的谣言开始在受灾群众中传播。尽管地方政府做了大量防疫及解释工作,但部分受灾群众因为害怕发生疫情,迟迟不敢返乡。 彭州市龙门山镇九峰村3组村民王永会因为害怕村里防疫工作搞不好,一直待在市里安置点天彭中学。前几天回到家乡后,她不这么想了。她告诉记者:“看到那么多防疫人员每天在村里不停地喷药消毒,还经常上门指导如何防疫,我心里有底了!” 目前,地震灾区尚未出现重大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呈现防疫人员全覆盖、防疫工作全方位、专家群众齐上阵的良好局面。在彭州市小鱼洞镇阳平村一户灾民家里,记者恰好遇到四川省大英县疾控中心的防疫人员在教他们配消毒药水。防疫人员告诉记者,现在防疫部门充分发挥群众的自觉意识,通过教各种防疫知识,提高村民的防疫意识,这才是至关重要的。 小鱼洞镇大湾村刘加辉在防疫人员的指导下,每天都主动到村里领消毒药和漂白精片,回家后自己动手消毒。她对记者说:“起初看着这一堆堆废墟,心里就感到害怕,尤其是家中还有孩子,真怕他们染上什么病。现在村民们都知道,只要讲卫生、勤消毒,疫情就不会发生。” 余震与堰塞湖, 依然是生活的一部分 记者驱车赶往北川县受灾最严重的乡镇之一———陈家坝乡。过了江油市,看见许多村民在向对面的山上观望。对面的山已经坍塌了一半,在两山之间堆起一个大土包,河流被截断,形成了一个堰塞湖。 一名胆大的村民主动带领记者到土包上面观察,土包的最顶端摆放着水果和供品,还有烧纸和点蜡烛的痕迹,应该是来这里祭奠亲友的。正看时,突然感觉脚下向上跳了一下。“地震!”那名村民拔腿就跑,记者抱着照相机紧随其后。跑到路上,还心有余悸。老乡说,这样的余震经常有。 再往前走,路上的滑坡更加严重,原来的路已经消失,现在的路是救援人员在滑坡的石头上走出来的。负责监测堰塞湖险情的村民付广勇指着前面不远处的一面红旗说,他们一共有十几个观测点,只要最上游的观测人员发现堰塞湖溃决,就放倒红旗,往旁边的山上跑,后面的观测点也要立即这样做,将溃决的信息以最快的速度传到下面的安置点内。他们一天24小时都睁大眼睛看着前面的红旗,因为红旗就是生命的希望。本刊记者 陈春园 傅丕毅 黄深钢 岳月伟 陈晓明 [1] [2] [3] [4]
来源:
新华网
作者:
编辑:
谢旭
|
404 Not Fou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