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
|
首页 | 时政 | 财经 | 改革开放三十年 | 综合 | 长三角 | 港澳台 | 评论 | 人事 | 深度 | 图片 | 人物 | 看中国 | 探索 | 网记 | ||
404 Not Found |
中央出台各项政策措施保障抗震救灾顺利进行纪实
2008年06月13日 14:59:26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
新华网北京6月13日电 题:一切为了人民——中央出台各项政策措施保障抗震救灾顺利进行纪实 “新华视点”记者赵承、张晓松、吴晶 这是一场震惊中外的大地震。无情的天灾,夺去了数万人宝贵的生命,数百万群众失去家园。这是一次举国抗灾的大行动。在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的坚强领导下,人力、物力、财力源源不断地汇聚灾区,抗震救灾顺利推进。 从抢险救人,到群众安置;从科学规划,到灾后重建,地震灾害发生至今,中央出台的一项项政策,都在践行着“一切为了人民”的庄严承诺。 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突如其来的汶川大地震,牵动着党中央、国务院的心,果断决策、紧急号令化为抗震救灾的共同行动,谱写出一曲感天动地的壮歌 山河崩陷,大地痉挛。灾难面前,人民利益高于一切。 5月12日四川汶川大地震发生。当晚,胡锦涛总书记就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全面部署抗震救灾工作。为加强对抗震救灾工作的领导,中央决定成立抗震救灾总指挥部,由温家宝同志任总指挥,全面负责抗震救灾工作。在中央的号令下,一场抗震救灾的战斗打响了。主题只有一个:一切为了灾区人民。 地震发生一个月来,搜救被困群众、及时救治伤员、解决灾区人民生活问题、恢复生产、灾后重建、对口支援……这些关系灾区人民切身利益的大事,成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和政治局多次会议研究的议题,由此形成了一项项重要决策和部署,为抗震救灾工作的顺利推进提供了坚强的保障。 汇集灾情、研究形势、下达指令……截至6月9日,国务院抗震救灾总指挥部共召开了18次会议和数十次专题会议。每一次会议都针对抗震救灾工作中的突出问题,及时制定应对的政策和措施。 地震发生后,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抗震救灾成为重要议题——5月21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对抗震救灾、恢复重建的资金作出了明确的安排。6月4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条例(草案)》,将恢复重建工作纳入了法制轨道。6月11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了地震灾区恢复生产的六条具体措施。 这些政策措施清晰地记录和反映了党和政府对生命的尊重,对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是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理念的生动实践,是抗震救灾工作顺利推进的坚强保障。 急群众之所急、解人民之所难——确保灾区群众有饭吃、有干净水喝、有住处、有病能就医……党和政府的关怀送达每一个受灾群众 众志成城,共克时艰。在中央的决策部署下,举国抗灾。 地震发生后,中国地震局立即启动一级应急预案,一支180人的救援队伍迅速集结,连夜抵达灾区投入救援。 民政部、卫生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展改革委、水利部、公安部,中宣部,总参等军地各有关方面立即启动应急预案,24小时值班,从交通运输、物资供应、通信保障等各方面,为尽快抢救伤员提供人力物力支持…… 部队官兵、公安民警、医疗人员和专业救援队伍以最快的速度,想尽各种办法,奔赴灾区。 随着救援队、救灾物资抵达灾区,被废墟掩埋的群众获救,受伤人员得到医治,灾区群众被转移到安全地带。 “只要有一线希望,只要有一点生还可能,我们就要作出百倍努力。”在灾害发生的最初阶段,一项项强有力的政策措施浓缩着对生命的无限关切和尊重。 灾难之后,如何解决灾区群众的衣、食、住、行问题,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大事情。 国务院抗震救灾总指挥部设立了9个工作组,从抢险救灾、群众生活、地震监测、卫生防疫、宣传、生产恢复、基础设施保障和灾后重建、水利和社会治安等方面,全力推进抗震救灾工作。 5月17日,国务院决定,在3个月内向灾区困难群众每人每天发放1斤口粮和10元补助金,并要求民政部和财政部立即制订具体规定。此外,对因灾死亡人员的家庭按照每位遇难者5000元的标准发放抚慰金。 5月19日,国务院抗震救灾总指挥部第十次会议议定,做好孤儿、孤老、孤残人员的救助安置工作,确保他们的基本生活。3个月内,为每人每月提供600元基本生活费。民政部要抓紧核实确定“三孤”人员身份,采取就地安置和对口支援等多种形式进行安置。 对灾区食品和交通价格采取临时干预措施,稳定市场价格;对进入灾区市场销售的食品、蔬菜等生活必需品,免收市场管理费;对直接用于救灾的物资,免征进口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消费税…… 在中央各项政策支持下,救灾物资源源不断运往灾区,首先解决了灾区群众的吃饭问题。在四川省彭州市新兴镇,因为双抢季节农活太忙,村里按10天一次的数量足额发放钱物,村民谭显碧说:“我们每天都能领到市里发的盒装牛奶和方便面,吃饭的问题解决了。” 灾区高温闷热夹杂连日阴雨。如何让灾区群众安一个临时的家,是一个棘手的问题。 为满足灾区的需要,5月20日国务院抗震救灾总指挥部第11次会议决定,再向灾区紧急调运4万顶帐篷,并要求有关部门协调有关地方和生产厂家,增加生产能力,缩短生产周期,确保从5月30日起,每天运抵灾区3万顶,一个月内新增90万顶帐篷和80万套篷布房材料。三个月内,在地震重灾区建成100万套活动板房,并相应配建集中供水点、公共卫生间、垃圾收集点,以及临时学校、医疗诊所等配套设施。活动板房建设由20个省(市)对口支援,包生产、包运输、包安装,中央财政给予金额补助。 为了鼓励和支持受灾农民因地制宜恢复自建住房,6月4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中央财政对汶川大地震房屋倒塌或严重损坏、无家可归的农户重建住房原则上按每户平均1万元的标准补助,对其他损房农户给予适当补助。仅此一项,中央财政安排资金达400亿元。 在受灾群众集中、卫生设施全面被破坏的情况下,确保大灾之后无大疫,不仅是各级政府坚定的承诺,也是灾区群众的福音。 在卫生部门指导下,灾区通过实行分片包干、“1-3人包村”、责任到人的卫生防疫责任制,实现了卫生防疫工作的全覆盖。在重点人群、重点区域、重点疾病和重点环节上,不但有人专门监测疫情,而且还采取了一些主动的强化免疫措施。目前,四川省已对灾区一些儿童和易感人群进行甲肝和乙脑的疫苗接种。 对人的关心不仅仅停留在物质层面上,更深入人们的心里。 为了解决“三孤”人员今后的生计问题,民政部与四川省政府出台了《四川省汶川大地震“三孤”人员救助安置的意见》;为了使灾区的孩子们尽快回到课堂,教育部启动《活动板房临时课堂计划》;为了落实灾区子女伤亡家庭扶助政策,国家人口计生委专门出台五项措施…… 一项项具体及时的政策措施,把党和政府的关心送到了灾区,让受灾的群众安心、暖心、放心。 灾难终将过去——着眼人民的长远生计和发展,灾区恢复重建的政策正在不断推出,将为受灾群众再造一个更加美好的家园 6月8日,《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条例》公布施行,要求各地区、各部门必须抓紧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灾后恢复重建的部署,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统筹安排各项工作,严格执行条例的各项规定,依法开展恢复重建工作。 实际上,早在灾情刚刚发生之后,在全力抗震救灾的同时,中央已经着眼长远,开始研究部署灾区恢复重建工作,并且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 5月13日,农业部发出通知,要求灾区农业部门切实做好灾情调查,为灾后恢复生产提供决策依据;要及早谋划灾后重建各项准备工作,制定农业灾后重建方案;要做好前期资金、技术、物资等各项准备,适时启动农业灾后重建和恢复生产工作。 同一天,民政部的负责人也表示,民政部将及早开展灾区群众倒房恢复重建工作,在进一步评估、核查灾情的基础上,商财政部及时下拨灾区群众倒房恢复重建补助资金,帮助灾区及早开展灾区群众倒房重建工作。 发展改革委则发出紧急通知,要求加强灾区价格监管,维护灾区市场稳定,促进救灾和灾后重建工作的顺利开展。 这些政策措施的及时出台,使抗震救灾工作既着眼现实,又兼顾长远,为解决受灾群众的长远生计问题,为灾区恢复重建打下坚实基础。 进入5月末,恢复生产、重建家园排上抗震救灾工作重要日程,中央各部门相关政策措施纷纷出台。 恢复重建,资金先行。财政部研究提出建立灾区恢复重建三年规划基金预算,已得到国务院批准。今年,中央财政先安排灾区恢复重建基金700亿元,明后两年将继续作出相应安排。有关地方财政也将相应建立灾后恢复重建基金。 恢复重建的规划安排已经提出。来自发展改革委的消息,灾后重建过程分成前期工作、编制规划和组织实施三个阶段,大体用三个月的时间完成前期工作和灾后重建的总体规划,用三年的时间基本完成灾后重建的主要任务。 此外,全国已经建立了对口支援机制,实行一个省份帮扶一个重灾县、几个省份帮助一个重灾市(州)。这些都为灾后重建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1400多万名被转移群众的妥善安置,是灾后恢复重建的重要基础性工作和紧迫任务。《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条例》对过渡性安置的方式方法、安置地点选址、配套设施建设以及资金和物资的分配使用等作出了明确的规定。 灾后重建不仅要重建家园,还要帮助受灾群众恢复生产、生活。切实解决灾区人民群众的长远生计问题,成为各部门制订灾后恢复重建政策的重点。 国务院抗震救灾总指挥部生产恢复组派出5个工作组,配合地方政府部门,分批抓紧制定复产方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发出通知,受灾企业重建中吸收就业困难人员的,可享受税费减免等优惠政策。工商总局出台政策,对于因灾情影响无法按期参加年检的企业,允许其延期参加年检。 …… 灾难,是一种洗礼;危机,孕育着重生。在危机和灾难中,党和政府始终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要位置,以有力的政策、务实的措施、坚定的行动,夺取抗震救灾的伟大胜利。 四川汶川地震抗震救灾特别专题 四川汶川地震抗震救灾图片专题 点击进入现场报道
来源:
新华网
作者:
编辑:
谢旭
|
404 Not Fou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