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6月14日电 今年6月14日是中国第三个“文化遗产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当天在北京参观了国家珍贵古籍特展。
刘延东说,中国古代文明典籍作为中华民族在数千年历史发展进程中创造的重要文明成果之一,蕴涵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和想象力、创造力,既是中华民族一脉相承的历史见证和文化遗产,也是人类文明的瑰宝。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下,经过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和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中国的古籍保护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
刘延东指出,保护中华古籍在内的文化遗产,传承弘扬中华文化,是增进民族感情、增强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和社会稳定的重要文化基础,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内容,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切实做好中华古籍的抢救、保护、管理和合理利用工作,具有十分深远的历史意义和重大的现实意义。
刘延东强调,古籍保护是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重要内容,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继续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基本方针,加强科学规划,采取有力措施,不断推动古籍保护工作全面、有序、健康、持续地发展。一要加强领导,完善工作机制,注重人才培养,增加资金投入,改善设备设施,努力为古籍保护工作创造良好条件。二要加强管理,完善保护制度,开展普查登记,推进古籍修复、整理出版和研究利用,全面、科学、规范地开展古籍保护工作。三要加强宣传,通过讲座、展览等形式,利用广播电视、报刊、互联网等媒体,普及知识,展示成果,教育并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在全社会营造古籍保护的良好氛围。同时,要积极开展古籍保护的国际交流与合作。
2008年3月,国务院批准并公布了文化部确定的第一批2392种国家珍贵古籍名录和51家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此次国家珍贵古籍特展由文化部主办,重点介绍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近十年来的古籍保护工作成就,展出了国家珍贵古籍名录中的部分古籍原件和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的工作成果。
刘延东活动报道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