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
|
首页 | 时政 | 财经 | 改革开放三十年 | 综合 | 长三角 | 港澳台 | 评论 | 人事 | 深度 | 图片 | 人物 | 看中国 | 探索 | 网记 | ||
404 Not Found |
黄华华:确保大江大河、大中型水库堤围安全
2008年06月17日 09:21:11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
昨日(6月16日)上午7时,三水芦苞水闸开闸放水,迎接洪峰到来。记者邱伟荣摄 昨日(6月16日)北江西江洪峰通过时,三水段水位上升,当地河口新村洪水入街,村民划船回家。 记者 杨波 摄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同志昨天下午就我省部分地区遭受洪水袭击作出批示: “汪洋、华华同志:惊悉广东部分地区受洪水袭击,甚为挂念。请转达对灾区干部群众的亲切问候,相信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定会夺取抗洪抢险的全面胜利,把灾害的损失降到最低程度。” 16日下午,在广东省防汛抗洪的关键时刻,省长黄华华率省直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到肇庆市检查指导西江防汛抗洪工作。他先后冒雨深入景丰联围张良段和高要水文站,现场检查一线防汛措施的落实情况,在听取了肇庆市防汛抗洪工作汇报后,黄华华作了重要讲话。 黄华华首先来到西江险段——景丰联围张良段,详细询问了工程加固、巡堤查险、抢险预案等措施落实情况。当了解到张良段已有17公里的大堤全面加宽、加高、加固,防洪能力达到超50年一遇、经受住了这次洪水的考验时,黄华华称赞这项工程抓得好,他反复叮嘱肇庆市领导,剩余的30公里大堤加固工作务必要在明年汛期到来前全部完成。他对肇庆市防汛抗洪工作给予肯定,他说,肇庆对这次防汛抗洪工作认识到位,领导重视,责任落实,应急及时,措施得力,实现了“三个确保”:确保西江万亩以上堤围没有决堤,确保水库没有出现险情,确保没有造成人员伤亡,抗洪防汛取得了阶段性胜利。 黄华华指出,必须看到,目前全省特别是肇庆的防汛抗洪形势仍然十分严峻,绝不能有任何松懈。在全省大江大河堤防中,西江由于没有控制性水利工程,堤围防洪能力薄弱,其中肇庆市西江堤围线长,险工险段多,沿江堤围穿堤涵闸多,已实施除险加固的工程将在这次洪水中第一次经受考验,因此,肇庆是西江防汛抗洪的重中之重。此外,山洪地质灾害、内涝等灾害也较为突出,肇庆市防汛抗洪任务十分艰巨。肇庆各级党委、政府必须做到领导到位、人员到位、技术到位、物资到位,确保24小时有人巡堤查险,随时上堤抢险,确保西江大堤万无一失。 黄华华强调,近期以来,我省强降水持续不断,全省大部分地区遭受较为严重的洪涝灾害,西江发生超20年一遇洪水,珠三角地区出现超50年一遇洪水。目前天气情况没有明显好转迹象,特别是上游地区强降雨仍在持续,今后的防汛抗洪形势仍然严峻。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省委书记汪洋6月14日到省防总对我省做好防汛抗洪工作作了重要指示。当前,全省要认真贯彻落实汪洋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全力以赴抓好防汛抗洪工作。一要高度重视、加强领导。二要突出重点,加强防护,特别要确保大江大河、大中型水库堤围安全。各地、各部门必须克服松懈情绪,加强巡查,实行24小时值班,特别是西江景丰联围仍有30公里未实施加固,必须24小时巡查,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处置。三要以人为本,确保人员安全。四要做好受灾人员的生活安置和救济工作。五要抓紧灾后恢复生产和重建家园工作。(邓红辉、符信) 又讯昨日,记者从三水区三防办了解到,北江和西江在三水汇合后,水位开始回落,平稳通过三水,昨天中午两江洪峰已经进入珠三角地区。(记者杨波、邓柱峰、徐靖) 沙湾水道昨迎最高水位 张广宁到番禺实地检查防汛工作要求 做到“四个落实”“四个到位” 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昨日上午,广州市市长张广宁到番禺区检查防汛工作,要求各级党委、政府和部门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的指示和批示精神,及时部署,快速反应,各负其责,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夺取防汛工作的全面胜利。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苏泽群等参加了检查。 昨日上午,张广宁一行沿着顺德水道前往防汛的重点关口磨碟头水闸。在水道沿堤,不少村民、民兵和预备役人员正在有组织地灌装和搬运沙袋,对堤坝进行加固。张广宁多次下车向防汛人员表示慰问,并仔细察看汛情,鼓励大家继续对汛情保持高度警惕,通过改造和加固工程,提升堤坝的防汛能力,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在随后召开的现场办公会上,张广宁听取了番禺区和市有关部门的工作汇报后指出,5月下旬以来,广东省部分地区遭强降雨袭击,局部出现了洪涝灾害,汪洋书记、黄华华省长分别作了重要指示和批示,要求切实做好防汛抗洪工作。广州市目前有3座中型水库、7座小型水库超过汛限水位,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防汛工作,6月15日17时起全市已经启动城区防洪预案Ⅳ级应急响应,番禺区启动了Ⅲ级应急响应。(记者舒涓通讯员陈伟秋、穗府研)
来源:
新华网
作者:
编辑:
谢旭
|
404 Not Fou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