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
|
首页 | 时政 | 财经 | 改革开放三十年 | 综合 | 长三角 | 港澳台 | 评论 | 人事 | 深度 | 图片 | 人物 | 看中国 | 探索 | 网记 | ||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
羌族文化重建进行时 重建规划难在农村
2008年06月17日 10:15:01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
第三个文化遗产日到来之际,地震灾区的文化保护成为人们关注的话题 一名观众在由近百幅羌族人物肖像组成的照片墙前观看。近日,“四川地震灾区羌族文化展”在北京民族文化宫开幕,极具史料价值的各类图片与实物让观众领略了羌民族古老文化的深厚底蕴。龚文豹摄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千百年来,雄浑悲壮、独具韵味的羌笛传达着羌族人的命运和心声。一场地震,使得羌族人民及羌族文化的命运,成为人们关注的话题。 6月14日,我国第三个文化遗产日,来自四川的民族民间歌舞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上献技,其中有羌族演员近20名。同时,国家民委主办的“万众一心,托起羌族的明天——四川地震灾区羌族文化展”也在北京民族文化宫推出,在大地震中幸存的汶川县阿尔村羌族“端公”和民间艺术传承人来到展览现场,为人们敲响沉重的羊皮鼓,吹起哀恸的羌笛,一同悼念罹难同胞。 许多人员遇难 不少器物受损 文化传承困难重重 羌族,因喜好居住在半高山地带,被誉为“云朵上的民族”。据史料记载,早在3000多年前,殷代甲骨文中就有关于羌人的记载。羌族也由此成为我国唯一在甲骨文中有文字记载的少数民族。 羌族人口现有30.61万人,80%以上居住在这次大地震断层沿线的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的茂县、汶川县、理县、黑水县,以及绵阳市的北川羌族自治县等地。5月12日的汶川地震,不仅造成大量的人员伤亡和家园被毁,也使当地文化保护与传承面临很大的困难。 有着2000多年历史的“中国羌族第一寨”——汶川县雁门乡境内的萝卜寨,100%的房屋被毁,全村44人在地震中遇难;大禹故里——北川县禹里乡禹穴沟许多遗迹受到不同程度损毁;北川县的羌族博物馆等文化场馆倒塌,大量文物和档案文献被埋或严重毁坏;北川文化馆5名正式工作人员在地震中全部遇难,一名会吹羌笛的传人也在地震中遇难…… 西南民族大学教授侯斌的一项调查显示,大约有2万多羌族人在这次地震中丧生或失踪,约占羌族总人口的10%。大量通晓羌族语言、历史文化的羌族人遇难,大量文化器物被埋或遭严重毁损,对羌族文化的传承影响巨大。 “羌族文化的受损程度比专家们估计的还要严重得多。” 绵阳市文物局局长王锡鉴悲伤地说。 古羌族遗址萝卜寨消失了,黄泥雕群的布瓦村没有了,古色古香的阿尔村面目全非……对于今后的羌族来说,何时重闻羌笛声?还有多少人会吹羌笛?这都是令人伤心的问题。 文化保护区重建方案公布 抢救和保护渐次展开 “北川是我国唯一的羌族自治县,要保护好羌族特有的文化遗产。”5月22日,温家宝总理重返灾区,在北川接受中外记者采访时表示,我们要再造一个新北川。抢救羌族文化遗产,如同抢救大地震中的生命一样,刻不容缓,也已经成为许多人的共识。 民进中央主席严隽琪强调,紧急实施保护羌族文化遗产专项工作是北川震后重建的重要任务,也是贯彻落实民族区域自治法的一项重要举措,对再造一个新北川、重建灾区人民的精神家园具有深远的意义。 在各级政府的推动下,一系列抢救和保护行动渐次展开。 5月30日,国家民委主办的“四川地震灾区羌族文化抢救和保护座谈会”在北京召开,通报了羌族人口和羌族文化的损失情况。 6月1日,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中华文化学院联合主办“紧急保护羌族文化遗产座谈会”,并发出《紧急保护羌族文化遗产倡议书》,成立了包括23名成员的紧急保护羌族文化遗产专家调研组。 6月3日,四川省文化厅公布了《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区初步重建方案》,保护区将保持羌族原有的建筑风貌、民风习俗、祭祀礼仪,体现羌族文化的原生态环境和地质结构特点。保护区以茂县为核心,囊括了北川、汶川、理县、平武、松潘等地。 重建规划难在农村 专家建议尽量保留民族符号 在制定保护方案时,有学者担忧,地震减少了羌族人口,在灾后重建中,很多人可能会从山区搬到城镇居住,这将给羌族文化保护带来难题。如何进行灾后整体规划和保护,成了一个难题。对此,侯斌教授认为:“环境是传承民族文化很重要的因素,应原址原样进行重建。” 四川省民族研究所研究员李绍明则认为,羌族文化的核心是羌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主要是传承人的保护,因此要加强对传承人的保护并提供良好的环境。 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副所长葛全胜也提出,要选择环境条件相似、周边羌族相对集中、适合人类居住的地方,推进国家级“羌族文化保护区”的规划建设,建立羌族文化产业基地和区域性文化产业集群,形成灾区经济恢复重建新的增长点,有效保护羌族文化。 “羌族的文化形态非常复杂,在四川北川、茂县,甘肃陇南的礼县等不同地方都有很大差别。”中国艺术研究院羌族学者巫允明认为,可以综合考量,选取有幸存羌寨房屋的地方,建一个活态博物馆。 作为这次灾难的亲历者,北川文体局原副局长罗胜利建议,应尽快组织羌族文化学者参与灾后重建规划,在重建中尽可能地保留羌民族的民族符号,“县城搬迁好规划,难就难在农村。现在很多农民住在过渡房里,对于一个民族来说,一方山水养一方人,一方山水孕育一种文化。农民以后怎样安置,是全部搬走还是采取其他办法,这个问题要尽早考虑。” 点击进入专题
来源:
新华网
作者:
编辑:
谢旭
|
404 Not Fou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