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
|
首页 | 时政 | 财经 | 改革开放三十年 | 综合 | 长三角 | 港澳台 | 评论 | 人事 | 深度 | 图片 | 人物 | 看中国 | 探索 | 网记 | ||
404 Not Found |
追记邱光华机组:为了救灾,他差点和领导“翻脸”
2008年06月17日 13:21:08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
6月13日上午,成都军区某陆航团失事机组的五名烈士:机长邱光华,副驾驶李月,机械师王怀远、陈林,士官张鹏的灵柩,覆盖着鲜红的党旗被抬下灵车,在哀乐声中回到了成都凤凰山机场。 13天前,他们鲜活的生命从这里启航,走完了最后的历程。 13天后,他们化做了一座座山脉,回到自己魂牵梦萦的故土,实践了用生命去飞翔的铮铮誓言。 飞行35年,蓝天上留下闪光的航迹 在许多飞行员眼里,有着5800多小时飞行经历的邱光华不仅是全大队最年长者,也是经验最丰富、技术超一流的飞行员。 羌族汉子邱光华是周恩来总理亲切关怀下的我军第一代少数民族飞行员。 与他共赴国难的直升机是上个世纪90年代初装备部队的米—171直升机。 把这批飞机从厂家接回国的,正是邱光华。 而在国内首飞这个机型的,也是邱光华。 当年,新装备改装,团里征求飞行员们改装的意见,本来能够娴熟驾驭黑鹰机型的邱光华第一个报了名,年轻气盛的他最爱挑战自己。 改装是一个艰难的过程。虽然飞行器大同小异,但掌握大堆的航理还得从头开始。从枯燥的数据和符号中,邱光华发明了对比记忆法,把烂熟于胸的黑鹰航理与新机型对照起来,专门挑不同的地方强化记忆。规定的半年改装时间,他只用了3个月,率先成为新机型的领路人,很快担任了中队长、副大队长、大队长,成为这个机型的骨干飞行员。 邱光华在我军陆航发展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2001年9月,正是他和战友们与外籍飞行员一道对高原新机型的试飞,为某高原型直升机定型立下了汗马功劳。 边防巡逻、高原适应性训练、抢险救灾,到处都是邱光华搏击蓝天的身影。 我国发射的所有返回式卫星,都是这个团和团队前身担负回收任务的。有资料记载的,邱光华就参加过5次。 2005年8月,飞行员徐扬作为邱光华的副手,执行卫星回收任务。那天天气差、雾大能见度很低。由于天气的影响,不能很精确到一个点上,邱光华主动担负了最危险的一个区———仓山镇。返回的卫星极有可能掉下来砸在直升机上。徐扬当时不太理解,因为作为大队长,邱光华完全可以派其他人去。邱光华告诉他,老机长就要在关键时刻作表率、担重担。还勉励徐扬,只要认真准备,密切协同,胆大心细,科学实施,是很安全的。 现在回忆当时的情景,徐扬还历历在目。谨记着恩师的教诲,他在去年军区爱军精武比武竞赛活动中,一举取得了野外搜救科目的金牌。 为了救灾,他差点和团领导“翻脸” 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团党委考虑到邱光华再有半年就将停飞待退,并且家乡就在地震重灾区茂县,父母和弟妹都生死不明,并没有把他列入最早的救灾机组人员名单,而是作为地面指挥员。 但邱光华一看没有自己的名字就急了。一路小跑跑到团长余志荣的办公室,直接质问道:“团长,凭什么不让我飞行?” “你家里……” “我家里怎么了?你老家汶川还不是没有消息。”邱光华没有让余团长说完,就打断了他。 邱光华说,这一带地形复杂,我经验比较丰富,应该到最前线去,而且,我还能多带带年轻同志,让他们尽快成长起来。 磨完了团长,又去磨政委。 “再不答应我,我真要翻脸了。”邱光华憨厚的笑容里是透出的是坚决。 代表团队在外作事迹报告的政委张晓峰在电话里哽咽着告诉记者:就是经不住老邱的软磨硬缠,团党委同意了他的要求,没想到…… 这次灾难中,邱光华家中的房屋尽数被毁,年近80岁的父母住进了窝棚———这是地震发生4天之后,邱光华才得知的消息。 邱光华的儿子邱峰也在陆航团工作,任汽车修理所副所长,在这次救灾中担负物资输送的任务,经常要搭乘直升机到灾区投放救灾物资、转运伤员。5月23日,他要搭乘的直升机正好由他父亲驾驶,在完成了必要的准备工作和交接仪式后,副驾驶李月开他们的玩笑:“哎哟,这不是上阵父子兵吗?”机组成员都笑了起来,父子俩相视微微一笑,没有多说一句话,因为他们知道,灾区的群众还在等着他们。 邱光华常说,这次救灾对陆航团就像是战争一样。平时训练的时候,每次起飞前需要一个小时做准备。这一次,从拿到任务书到起飞最短5分钟,最长10分钟。机组往往是只知道飞行高度就出发,上天以后再自己观察天气和地形条件。 就是这样一个技术精湛的特级飞行员,却把生命留在了蓝天,献给了自己毕生从事的飞行事业。 这一天起,平安短信将不再来 李月是个闲不住的飞行员。 他是家中的独子,今年才28岁。但他也有着丰富的任务经历。 5月12日,李月从高原完成驻训任务刚刚返回驻地。 飞行四大队的飞行员们不会忘记,这天中午,全体人员正在午休。地震发生时,房子都被摇得咔咔作响,李月不顾强烈的震感,急匆匆地跑进每个房间,一个人一个人叫醒,并安排我们十五个住在最里面的新飞行员迅速有序地离开了房间。心情还没有恢复平静的飞行员下楼后,看见李月还在楼上,挨着查看每个房间有无遗留人员。当他确定大队没有人了,才快速跑下楼来。下楼后还很幽默地说:“呆在楼上比坐飞机还不稳。” 地震后,新婚的妻子汪玉每天都会收到李月发来的平安短信,这是他们的约定。 5月31日,汪玉没有收到短信。第二天,当部队通知她,李月所在的734机组失踪时,她根本无法接受这个消息,她一遍一遍拨打李月的手机却总是无法接通。 和“王大爷”搭档飞行就像吃了定心丸 翻开烈士们的履历,记者发现,47岁的王怀远从建团之初就开始担任基层领导职务。修理厂厂长、机务大队长,这两个职务他一共干了16年。 扎根机务维护岗位近30年,王怀远能独立胜任3个不同机种、6种不同机型的直升机维护和使用,成为团队最出色的空中机械师。 团里的年轻人都喜欢称呼王怀远“王大爷”,可以想象他的威望和影响。做事严谨,为人坦诚,待人友善,宽厚仁慈,是他留给所有人的印象。 地震发生后,作为团装备处代理副处长,王怀远在第一时间赶到机场,组织机务人员迅速把直升机转移到安全地带。 随着抗震救灾全面展开,机械维护和飞行准备任务越来越重,每次飞行任务一结束,王怀远顶着停机坪上三四十摄氏度的高温,带领机务人员严密排查故障、检查设备,直到把一个个安全隐患消除在地面。 团长余志荣多次与王怀远搭档飞行。他告诉记者,王怀远业务技术精干,飞行安全意识强,飞行时视觉较宽,应急处置能力好,和机组人员协作意识也比较好,搭档飞行时就像吃了一颗定心丸。 5月31日这天,王怀远既要参加飞行,又要履行装备处副处长的职责。无线电主任王周军回忆说,上午老王还带着装备处各专业主任,对要参加任务的其他直升机维护情况进行检查,督促机组搞好直升机维护,严把放飞关,确保抗震救灾任务的安全。 地震前他被提升为副中队长,还没来得及宣布命令 28岁的陈林是个帅小伙,2001年从军校毕业后短短4年就通过考核,从地面机械师成为空勤机械师,是同批技术人员中第一个“提空”的。 地震前,陈林刚从分队长提升为副中队长,因为工作忙,一直到直升机失事时,还没来得及宣布命令。陆航团负责机务工作的副团长周万强告诉记者,陈林就是没有成为救灾的英雄,也是机务工作的楷模。 现任机务四中队指导员的牟松平是陈林的同学和亲密战友。刚分到陆航团不久,两人就在一次业务讨论中为如何避免进气道打伤的问题而吵了起来,争得面红耳赤,最后以200个俯卧撑为赌注。陈林找出大量的业务资料摊在牟松平面前面前一一解释,最后以对方做200个俯卧撑告终。 抗震救灾任务最繁重的时候,每架直升机每天都是超负荷飞行。士官高启华告诉记者,陈林每天下飞机的第一句话就是问地面机务人员,直升机的状况怎么样?然后和大家对每架直升机进行逐项检查,确认直升机都保持良好状态,才放心归队,每次都是最先到场、最后离开。 直升机失事后陪护陈林家人的政治处王干事印象最深的是陈林的女儿,“那个小宝贝啊,实在太可爱了。”卷卷的头发,超白皙的皮肤,胖乎乎的小手,娇滴滴的声音,刚刚学会说:爸爸!飞机! 5月31日上午11时,当妻子带着刚满周岁的女儿来队看望已经半个多月没有见面的陈林,谁也没有想到,这就是夫妻、父女的最后一面…… 普通战士在蓝天上书写辉煌 士官张鹏是一名司机。救灾开始后,社会各界送来许多救灾物资准备空运,张鹏在工作间隙看到战友们忙碌的身影,回想着电视里看到的灾区人民企盼救援并且无助的眼神,他毅然向连队申请,在保证自己工作的同时,参加搬运救灾物资的队伍。 接下来的日子里,这个平时话特别少的战士,似乎一下子迸发出了全部的热情:大部分官兵轮班工作,他却每天从早到晚穿梭在仓库和直升机、成都和重灾区之间;无论多晚归来,他总不忘提醒值班员,明天一定早点叫他起床,十几天里他完成了170个架次物资的装卸任务;团里交纳特殊党费,他把兜里仅有的80元,作为一个非党员的特殊党费交了出来…… 5名战友虽然离去了,但他们的英勇事迹和崇高精神正激励着这个团的官兵,全力奋战在抗震救灾第一线。截至6月10日,该团紧急飞行1950架次,成功抢运伤员1126人,运送急需物资638吨,转运被困群众2171人。其中,超常规、超气象飞行达1341架次,创造了陆航史上的纪录。(特约记者赵丕聪 通讯员 范涛 王伦娓)
来源:
新华网
作者:
编辑:
谢旭
|
404 Not Fou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