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
|
首页 | 时政 | 财经 | 改革开放三十年 | 综合 | 长三角 | 港澳台 | 评论 | 人事 | 深度 | 图片 | 人物 | 看中国 | 探索 | 网记 | ||
404 Not Found |
抗震救灾特稿:“铁军来了”
2008年06月17日 22:45:20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
新华网四川都江堰6月17日电(记者 张玉清、黄书波、张汨汨)济南军区某红军师有一个响当当的名号:“铁军”。 这是一支历史比解放军军史还要长的部队,从北伐战争中叶挺独立团接受武昌百姓赠送的“铁军”盾牌算起,已经走过了80多年的光辉岁月。 与历次参加抢险任务一样,在抗震救灾中,他们把一面面“铁军来了”的大旗,插到人民群众最需要的地方。 铁流滚滚,向着灾区开进 5月12日14时28分,当川西北的强烈震感传至中原腹地,作为济南军区距四川最近的一支野战部队,“铁军”敏锐地感受到了“大战来临”。 没有接到任何命令,师党委就召开了简短的碰头会和党委扩大会。“部队做好开进的充分准备,不出动就当成一次演练。”师长杨剑说,“一旦出动,那么早进灾区一分钟,就能多救几条人命。” 一道道指令迅速下达,全师上下一片忙碌。参谋们收集灾区的地貌、交通、天候等信息;干事们整理灾区社情、民情、风俗等资料;助理员们连夜敲开驻地各大超市的门,几乎搬空了货架…… 3000多名正分散在11个外训点上的官兵赶回来了,199名休假官兵提前归队,41名转业退伍官兵主动请缨,9名战士考生毅然放弃服役期中仅有的一次报考军校的机会,右手软骨瘤刚做手术缝了7针的装甲团三营教导员张修峰偷着跑出医院……闻令而动,闻战请缨,素来是“铁军”的传统。 13日4时41分,“秋收起义团”红一营300名官兵作为先遣队,在接到命令49分钟后,以摩托化强行军的方式越秦岭,过安康,直插都江堰。 “每辆车都是双司机双带车干部,途中除车辆加油加水外,不作任何停留。”带队的副师长闫玉川说,驾驶员困了就狠掐大腿,往太阳穴擦风油精,实在挺不住就吃大蒜、嚼辣椒,1200公里用了不到20小时,比上级规定时间提前6个小时到达。 就在先遣队出发不久,“铁军”11000名官兵采取空中、铁路和摩托化开进方式,星夜赶赴灾区。 “仅用了不到3天,万人千车人不掉皮、车不掉漆,完成了‘铁军’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跨战区远程立体机动。”杨剑说,我们把一面面“铁军来了”的大旗,插到了都江堰街头。 铁骨钢筋,在没有路的地方趟出路来 地震后数十小时,汶川、理县、茂县的灾情仍然不明,灾区群众的生命安全牵动着党中央、国务院和全国人民的心。 “都江堰至汶川的118公里道路完全瘫痪,我们到达后受领的第一个任务,就是尽快挺进映秀,前往汶川。”高炮团团长杨恩红说,他和政委张博带领全团800名官兵作为“铁军”第一梯队,5月14日徒步由都江堰向映秀镇穿插。 这是一段跨越生死的艰苦行军。“快到映秀的最后几公里,脚下是能没到小腿肚的淤泥,崖下是湍急的岷江,山上是不时滚落的飞石。”张博回忆,“最危险的一次,一块篮球大小的石头几乎擦着我的鼻子滚下去。” 尽管如此,800名官兵没有退缩,他们拉成2公里长的纵队,手扒着崖壁,身贴着山体,一步一步地挪向映秀。 12个小时跋涉50公里,7人被飞石砸中挂彩。而这,在张博眼里已是万幸,真正的硬仗,是从映秀向汶川挺进。 这段路300米以上的滑坡有56处,600米以上的陡峭山崖有11座。 “即使没有路,‘铁军’也能趟出一条路来;你们进去了,沿途上万群众就有了希望和信心。”一直在映秀指挥的阿坝藏族自治州委书记侍俊说。 15日一早,杨恩红带领30名党员组成的突击队,从南线开辟“都汶通道”。紧随其后的,是“秋收起义团”团长黄长清和“叶挺独立团”团长刘豫分别率领的300名官兵。 杨恩红回忆,在桃关,一个叫冯伟的战士被滚落的石头砸断了腿,但他忍着剧痛,拄着树棍跟着部队爬到了汶川。 几乎在高炮团官兵开辟“都汶通道”的同时,“铁军”炮兵团3个摩托化梯队绕道成都、雅安、马尔康,翻越梦笔山、夹金山两座雪山,从西线插向汶川。 “把这个任务交给炮兵团,装甲团是有意见的。”“铁军”师政委刘法峰说,装甲团团长、政委一直在指挥帐篷里坐到凌晨3时多,苦苦请求把任务交给他们。 听说没把任务抢到手,装甲团两个连队的战士们咬破手指头,在白床单上写下请战书,挂到了团长、政委的帐篷前面。“团长、政委压力很大,第2天又跑来要任务,到现在见到我都带着情绪。”刘法峰说。 炮兵团走的,是一条“铁军”前辈们当年曾经走过的长征路。海拔3000多米的公路上,碎石“像雨一样”地打在车顶,一台指挥车、一台机要车被砸坏了引擎。 为了缓和紧张的气氛,带队的副团长张兆宁唱起了“铁军”的“师歌”,900名官兵齐声相和,车队在歌声中行驶780公里,打通了救援汶川的补给线。 两支部队南北对接,迅速展开了救援。一面面“铁军来了”的大旗,在汶川、理县、茂县上千平方公里的任务区上,飘扬! 铁血丹心,把人民的利益举过头顶 “不是独生子女的举手!”在都江堰一座危楼前,师政委刘法峰正在挑选进危楼搜救幸存者的突击队员。 在场的273名官兵全部举起了右手。 刘法峰以为大家没听清,又提高嗓门喊道:“我说的是,不是独生子女的,举手!” 273只胳膊举得更高。无奈,刘法峰只好挑出了7名确实不是独生子女的战士来担当突击队员。 “‘铁军’面前无困难,困难面前有‘铁军’。”刘法峰说,“为了人民的利益,‘铁军’官兵敢于啃最硬的骨头,承担最危险的任务。” 在银杏乡,一位叫李贵学的司机被滚石砸伤了腰椎,卡在石缝里不能动弹。“叶挺独立团”红一连20名战士抬他到驻地抢救。 “为了减轻伤员的痛苦,过陡坡的时候,我们4名战士趴在地上,把伤员平躺固定在自己身上,手脚并用爬过3座山崖。”“叶挺独立团”团长刘豫说。 在“铁军”采访,听到一则“不听命令”的故事——在运送物资的山路上,一名战士一脚踏空滑向深谷。危急时刻,他一手抓住一棵小树,一手仍紧紧拽着背囊不放。旁边的连长大喊:“快扔掉背囊!”他依然不肯松手,直到大家把他拉上来。 战友埋怨他:这个时候怎么还不把东西扔掉。那名战士说:“这是受灾群众的救命粮,好不容易背到这里,说什么也不能扔!” 寻找这个故事的主人公,不同的部队有不同的“版本”。炮兵团说,这是他们的战士李戈都;“叶挺独立团”说,这是他们的战士谢玉勇;“秋收起义团”说,这是他们的战士王跃华…… “也就是说,这样的战士太多了,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刘法峰说。 抢运物资时,官兵们宁可吃群众用来喂猪的野菜,也没人动身上背的粮食。炊事班天天到山上捡柴,也不碰已是废墟的群众家中的木头。桃关村10多户村民给“秋收起义团”官兵送去的10斤腊肉,一直在他们和官兵间推来挡去…… 参加抗震救灾以来,“铁军”从废墟中搜救幸存者76人,解救转移受灾群众5万多人,运送物资21900多吨,抢修道路700多公里,在4个县市50多个乡镇300多个村庄展开了救灾救助。 “铁军来了”的大旗插到哪里,就把希望和信心带到哪里。在“铁军托老所”住了12天的79岁老人王川说,“‘铁军’,似当年,更胜当年。”
来源:
新华网
作者:
编辑:
谢旭
|
404 Not Fou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