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出口企业的利润在5%左右,签订单的时侯还有利润,3个月以后交付货品时,全部是亏损,汇率变动把企业的利润全部吃掉了。”温州管理科学研究院院长周德文昨天描述温州中小企业的生存状态。
外部环境变化太大,不只是人民币升值,新劳动合同法的实行,原材料涨价,都导致中小企业面临非常艰难的状况。周德文告诉记者。我国的税收70%以上由中小企业创造,中小企业还解决了国内80%左右的就业。如果中小企业经营不下去,就会造成整个社会的不稳定。在这种特别困难的情况下,国家应给予税收优惠政策,在国外也有这样的惯例。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的陈新平博士表示,随着从紧货币政策的实施,一些金融机构贷款的大门对它们几乎是完全关上了。为了维持中小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有必要对其中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一些企业实施适度减税的政策。提出对中小企业适当减税,一者可以减轻包括利率在内的要素价格上涨带来的经营压力;二者可以通过提高最低工资水平的方式来增加企业员工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在上月举办的“陆家嘴金融论坛”上,世界银行前行长詹姆斯·沃尔芬森认为,中国应该把注意力从国有企业转移到鼓励小企业、私营投资者的快速发展上,不论在农村还是在城市都是如此。
记者就此问题,采访了国家税务总局税收研究所副所长靳东升。记者获知,新企业所得税法实行后,在实际操作中,中小企业采取的是低税率政策,就是比25%的统一税率要低,这实际上已经减税了。另外,中小企业从事各类行业,因此不具有可操作性。市场经济的基本前提是公平税负,没有必要减税。
“目前没有什么新的税收优惠政策,以前也没有过针对中小企业的减税政策出台。政策建议的提出应该是通盘考虑,不能就事论事。”靳东升说。